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13例痤疮临床研究

2012-01-24魏焕华魏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7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脓疱痤疮

魏焕华 魏梅

痤疮(pimple)为青春期少男少女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又可称为粉刺或青春痘等。其为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因为毛孔堵塞所致。患者的上臂、肩膀、胸背部、颈部、面部等部位均可发病,临床可表现为囊肿、结节、脓肿、脓疱、黑头、丘疹等[1-2]。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1年9月治疗26例痤疮患者,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患者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1年9月治疗26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6版《皮肤性病学》[1]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5~33岁,平均(21.5±2.8)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3±0.4)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面颊等部位出现脓疱、丘疹、粉刺等,数量不等。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男9例,女4例,年龄15~30岁,平均(20.5±2.2)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5±0.3)年。对照组男8例,女5例,年龄17~33岁,平均(22.5±2.9)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2±0.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应用替硝唑、伊曲康唑、克林霉素等药物,并选择应用布替奈芬霜、复方硫磺乳膏等药物进行外用涂抹[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药物组成:黄芩12 g,柴胡15 g,黄连12 g,黄柏12 g,连翘12 g,枇杷叶15 g,木香10 g,桑白皮15 g,山楂10 g,甘草10 g。上述药物水煎服,2次/d。

1.3 观察指标 2周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诊,随诊时间半年左右,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皮损消退或减少≥90%。显效:患者的皮损消退在60%~90%左右。有效:患者的皮损消退20%~59%。无效:患者的皮损消退<20%或出现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复发1例(7.7%);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6.9%,复发3例(23.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痤疮可由众多的原因所引起,其可由激素分泌过多、遗传等因素所引起。此疾病在青少年高发,患者的上臂、肩膀、胸背部、颈部、面部等部位均可发病,临床可表现为囊肿、结节、脓肿、脓疱、黑头、丘疹等。此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中“肺风粉刺”的范畴,其多因为肺经血热而引起。故在治疗中应以宣肺清热为主,本组资料中应用的方剂主要发挥解郁、疏肝、清散脾胃湿热的功效,方中枇杷叶、柴胡为君药,解郁泻肺热,黄柏、黄芩可清热、燥湿,黄连清肠胃湿热,连翘为疮家圣药[4]。诸药合用起到了清肺经血热的功效。

本组资料显示,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疗效确切,且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另外,应用中药方剂治疗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痤疮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166.

[2] 罗健.他扎罗汀凝胶与克林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6):51.

[3] 韩子华.浅谈对痤疮的辨证施治[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126.

[4] 罗维丹,邬成霖.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女性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35.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脓疱痤疮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无菌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微波治疗120例皮肤性病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经验体会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脓疱症早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