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治疗外科厌氧菌感染34例
2012-01-24张宜兵潘柏良
张宜兵,潘柏良
(1.安徽省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 阜阳 236000; 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1)
替硝唑治疗外科厌氧菌感染34例
张宜兵1,潘柏良2
(1.安徽省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 阜阳 236000; 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1)
目的观察替硝唑治疗外科厌氧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外科术后厌氧菌感染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1.0 g,每日2次;对照组32例,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1.0 g,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厌氧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81.25%(P<0.05),厌氧菌清除率分别为91.18%和71.8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8% 和12.50%(P<0.05)。结论替硝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厌氧菌感染药物。
替硝唑;厌氧菌感染;疗效
替硝唑是一种硝咪唑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厌氧菌所致的感染,与甲硝唑相比,具有疗效好、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等优点[1]。笔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对34例厌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术后感染住院患者66例,年龄18~65岁;细菌学检查证实均为厌氧菌感染;心、肝、肾功能均正常;无药物过敏史;非妊娠、哺乳妇女;术前用药甲硝唑7例(均为轻度感染),青霉素20例,氨苄青霉素23例,庆大霉素10例,环丙沙星6例;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1~9 d。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给药方法
治疗组给予替硝唑注射液(商品名普司立,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101115,规格为每支5 mL)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以7~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C101218J1,规格为 0.5 g ∶100 mL)1.0 g,缓慢静脉滴注,每日 1次,以7~10 d为1个疗程。逐日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用药前连续2次送脓液标本进行厌氧菌培养,有阳性致病菌生长作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者方可入选,并保留菌种按照国际标准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2];停药后第l天再次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判定厌氧菌清除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细菌学疗效判定按4级评定。消失:停药后第1天所取标本无致病厌氧菌生长;部分消失:停药后标本中致病厌氧菌减少但仍有生长,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菌群交替为治疗后原致病厌氧菌消失,又有新致病厌氧菌生长;不变:治疗后仍有致病厌氧菌生长。
临床疗效判定依照我国《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4级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4项均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上述4项指标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好转,但上述4项指标变化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加重。以痊愈与显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送检标本 73份,厌氧菌检出率为90.41%。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见表3。可见,治疗组厌氧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替硝唑和甲硝唑对厌氧菌的 MIC分别为 0.05 ~6.25 μg/mL 和 0.1 ~12.5 μg/mL,结果均在敏感范围内,细菌对替硝唑的敏感性较甲硝唑高l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治疗组发生 2例(5.88%),症状较轻,对照组发生 4 例(12.5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
3 讨论
替硝唑即甲硝磺酰咪唑,是在甲硝唑分子结构上进行改进的5-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脆弱拟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形杆菌、吉氏拟杆菌、消化球菌等大多数厌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抗厌氧菌的作用机理是药物透过细胞膜后,破坏DNA链或抑制DNA合成,体外抗菌试验表明,替硝唑抗厌氧菌的活性约为甲硝唑的2~4倍。替硝唑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2%,在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均能达到临床有效浓度,并能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虽然主要经肾脏排泄,但中、重度肾损伤患者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志愿者相似,故应用于肾功能不全者无需减量[3]。替硝唑不但疗效好,而且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头孢类抗生素配伍性能稳定,因此临床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并有多种剂型(片剂、栓剂、膜剂、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观察结果证实,替硝唑对多种厌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P<0.05),且副作用少而轻。替硝唑可破坏DNA链或抑制DNA合成,虽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无致畸作用,但临床应慎用于妊娠及哺乳妇女。
[1]王少红,温预关,杨水源.替硝唑结肠定位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14.
[2]李 兴.细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9.
[3]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1.
R969.4;R639
A
1006-4931(2012)11-0098-02
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