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2012-01-24李翠兵宋欣颖周晓峰
李 敏,李翠兵,宋欣颖,周晓峰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湘潭 411101)
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李 敏,李翠兵,宋欣颖,周晓峰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湘潭 411101)
目的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一诊断为乳腺纤维瘤行乳腺切除术的110例病例,按照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时间分为4组。五水头孢唑林钠不大于24 h组(27例),五水头孢唑啉钠大于24 h组(30例),头孢硫脒不大于24 h组(25例),头孢硫脒大于24 h组(28例),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4组预防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不大于24 h组相比,五水头孢唑林钠大于24 h组有效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需的成本为697.00元,而头孢硫脒大于24 h组则需要364.21元;与头孢硫脒不大于24 h组相比,五水头孢唑林钠不大于24 h组有效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需成本为341.00元。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证明,术后24 h内停药为佳,头孢硫脒不大于24 h组为较佳预防用药方案。
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药物经济学
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青年女性多见。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或局部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基因改变、某些药物影响、某些病毒感染等有关[1-3]。长期以来,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非常普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合理用药包括安全、有效、经济3个方面,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节约卫生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某医院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情况及入选标准
选取某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患者110例,调查患者年龄,体重,过敏史,主要诊断,住院天数,手术名称,所用抗菌药物名称,给药途径、剂量、次数,溶剂品种与用量,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联合用药与更换药品,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切口情况,继发(医院)感染等情况。
入选标准为,第一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的病例;需要进行乳腺切除术(部分、次全、全)治疗;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的患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迹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均为预防性用药;所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均只为头孢硫脒或无水头孢唑林,用药方式为全身用药;手术切口均为Ⅰ类切口,甲级愈合。诊断依据和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应遵从《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排除临床已有感染症状并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患者,具有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例。
1.2 用药方案
11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均为术前0.5~2 h内给予1剂(2.0 g,静脉滴注),术后给予 2.0 g,2 次 /d,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林钠术后24 h内停药27例,术后24~48 h内停药19例,术后48~72 h停药11例;头孢硫脒术后24 h内停药25例,术后24~48 h内停药18例,术后48~72 h停药10例。
1.3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病程描述伤口是否有红肿、发炎、渗液等分为有效和无效。
1.4 成本计算
成本系指某药物或特定治疗方案所耗费资源的价值,它包括直接、间接以及隐性3种成本。直接成本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全部费用,间接成本指失去劳动力或失去工作日所付出的成本,隐性成本指那些无法用金钱确切表示的费用(如疼痛)[4]。成本-效果分析(CEA)是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一特定治疗目的来衡量指标。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经济评价形式之一,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5]。此次调查对象均为预防用药,故只计算抗菌药物费用。药品成本按2010年该医院的零售价计算(五水头孢唑林 2.0 g/支,91.8 元 /支;头孢硫脒 2.0 g/支,57.7元 /支)。
五水头孢唑林钠(A)组:不大于24 h组,术前1支,术后2支,人均成本为 3×91.8=275.40元。大于 24 h组,48 h内 19例,术前各 1支,术后各 4 支,共 5×91.8×19=8 721.00 元;48~72 h内11例,术前各 1支,术后各6支,共7×91.8×11=7 068.60 元,人均成本为(8 721.00+7 068.60)/30=526.32 元。
头孢硫脒(B)组:不大于24 h组,术前1支,术后2支,人均成本 =3×57.7=173.10元。大于 24 h组,48 h内 18例,术前各1支,术后各 4支,共 5×57.7×18=5 193.00元;48~72 h内 10例,术前各 1支,术后各 6支,共 7×57.7×10=4039.00元,人均成本为(5 193.00+4 039.00)/28=329.71 元。
组间病例相关情况及预防有效率结果采用 χ2检验,组间成本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资料比较
4组患者资料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4组病例资料比较
2.2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并进行增量成本-效果(ΔC/ΔE)分析[6]。从表2 可见,4 组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但成本-效果比有一定差异。A组中综合分析,不大于24 h头孢硫脒组为较佳预防用药方案。
表2 4组的成本-效果分析
2.3 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较难准确地测量出来,因而必须评价假设和估量值随可能变化值而变化,从而影响结果和结论的方法[7]。假设药价下降20%,再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未发生变化,见表3。
表3 敏感度分析
3 讨论
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
本研究比较了该医院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五水头孢唑林钠及头孢硫脒的效果,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寻找到某一预防效果时成本较低的方案。但CEA的最佳治疗方案不一定是成本最小的,而应是费用最合理的,所以CEA目的不仅是节省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药品得到合理使用,减少部分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把合理和经济融为一体。
随着抗菌药物在手术领域的预防性应用范围的扩展,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的临床有效性,但往往对这些药物的经济性和使用合理性重视不够。该院乳腺纤维瘤手术都全部在洁净手术室内完成,手术过程中有完善的预防感染的措施和制度,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这类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以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在选择预防用药方案时,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还要考虑其经济性、适用性,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不合理地过长时间及过量使用抗菌药物,并没有大幅提高抗菌疗效,且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高,院内感染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增加。
[1]Rizou H,Bardi G,Arnaourti M,et al.Metaphase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 in fibroadenomasofthe breast[J].In Vivo,2004,18(6):703-711.
[2]Seo YL,Choi CS,Yoon DY,et al.Benign breast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cyclosporine therapy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J].Transplant Proc,2005,37(10):4 315 -4 319.
[3]Tsai JH,Tsai CH,Cheng MH,et al.Association of viral factors with non-familial breast cancer in Taiwan by comparison with noncancerous,fibroadenoma,and thyroid tumor tissues[J].J Med Virol,2005,75(2):276-281.
[4]詹海容.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促进临床经济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07,19(2):89 -90.
[5]孙树华,蔡 宁.药物经济学与医药产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1-85.
[6]何亦溪,郑 颖.两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成本-效果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4):432 -433.
[7]顾爱兵.4种急性尿路感染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安徽医药,2007,11(3):282 -283.
[8]姚 晖,张继平,黄志红.3种高血压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9):126-129.
The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s of Prophylactic Antibacterial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Mammary Gland Fibroma
Li Min,Li Cuibing,Song Xinying,Zhou Xiaof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Xiangtan,Hunan,China 411101)
ObjectiveTo research pharmacoeconomy of prophylactic antibacterial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mammary gland fibroma and improve clinic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The 110 cases of mastectomy patients with mammary gland fibroma were surveyed from January in 2009 to December in 2010.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kinds and time of prophylactic antibacterials: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group(27 cases)and exceeding 24 h group(30 cases)with cefazolin sodium pentahydrate、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group(25 cases)and exceeding 24 h group(28 cases)with cefathiamidine.The method of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s was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Results The prophylactic effective rate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our groups(P >0.05).The cost of effective rate improving one percent respectively needed 697.00 yuan and 364.21 yuan of exceeding 24 h group with cefazolin sodium pentahydrate and cefathiamidine compared with 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group.The cost of effective rate improving one percent needed 341.00 yuan of 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group with cefazolin sodium pentahydrate compared with 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group with cefathiamidine.Conclusion The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s proved that drug withdrawal 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after surgery was well and less than or equal to 24 h group with cefathiamidine was better schedule.
mammary gland fibroma;perioperative period;antibacterials;pharmacoeconomy
R969.3;R978
A
1006-4931(2012)11-0046-02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