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呃逆35例

2012-01-23李晓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
关键词:氯丙嗪进针情志

李晓静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轻者有几分钟、几小时即自愈,重者数日、数月不止,可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科自2009~2010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呃逆,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30~68岁,病程最短5 d,最长30 d。

1.2 方法

1.2.1 穴位注射 选用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5 mg/ml。选穴:双侧足三里。方法:用5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氯丙嗪注射液1 ml;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后有针感回抽无血,将药物缓慢注入,每穴为0.5 ml;注射后拔出针头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以防出血。1次/d,3次即可痊愈。

1.2.2 针刺治疗 穴位以膈腧、内关、足三里、中脘为主,再辅以相应的穴位。胃寒积滞加胃俞、建里,肝气郁滞加期门、太冲。具体操作:嘱患者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不锈钢毫针,以快速手法进针,进针约1~3寸,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治疗时让患者深呼吸3~5次,留针30 min,1次/d,一般针3~5次即可痊愈。

1.3 疗效标准[2]痊愈:呃逆消失,半个月后无复发;好转:呃逆持续时间及次数明显减少,或半月内偶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 护理

2.1 情志护理 呃逆之症缠绵难愈,患者难免有紧张、焦虑、恐惧等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情志调护,耐心疏导患者,设法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教会患者调节自我心理,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使心情平静,让其宣泄,从而达到气畅呃止。

2.2 饮食护理 应针对病因采用相应的饮食施护。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而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冷热适宜为宜。对于气机郁滞患者饮食上可食用具有疏肝理气之效食品,如绿豆百合汤、橘皮饮、陈皮[1]等,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对于胃阴不足患者饮食上忌烟酒、葱、姜、韭菜、辣椒等辛温之品,宜多食清淡寒凉、养阴之品,如梨汁、绿豆汤、山药粥等。

2.3 健康教育 定期给患者介绍疾病常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做到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3 结果

本组35例中,治愈28例,占80%;好转7例,占20%;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本病病位在膈,膈肌为重要的呼吸肌,任何疾病或情志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刺激横膈膜,进而影响膈肌,造成膈肌痉挛[3]。药物穴位注射,利用氯丙嗪镇静作用及足三里穴的经络传注,可以起到药物与针刺的协同作用。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使膈肌和辅助呼吸肌的张力下降,从而起到宽胸利膈、调整气机和胃止逆之效。不论何种呃逆,均可用膈腧、利膈止呃;中脘、足三里和胃降逆,不论胃腑寒热虚实所致胃气上逆动膈者用之均宜[4]。总之运用针刺手法可以转移注意力,降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兴奋性。药物穴位注射可以发挥针刺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与中医经络穴位的特异性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同时加上中医护理的健康教育、情志、饮食护理,数法合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赖娟红,廖瑞熹,刘益群,等.顽固性呃逆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0,25(6):88-90.

[2] 李虹.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2例.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57-58.

[3] 孙艳.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21

[4] 石学敏,丛书.针灸学.(新世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1.

猜你喜欢

氯丙嗪进针情志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猪肉中有安眠药?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