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中假劣中药饮片的快速鉴别
2012-01-23徐艳红王冬梅
徐艳红 ,郭 琳 ,陆 君 ,王冬梅
(1.辽宁省锦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 锦州 121000; 2.辽宁建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23)
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等方法处理后满足临床配方、调制和用于中成药生产的药物。近几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身的特殊性,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一直比较混乱,假劣药材鱼目混珠,中药饮片不合格率居高不下。部分药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对中药掺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极其高明,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劣药品。在未使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采用简单方法便可使部分掺假或造假的中药原形毕露,既可节约检验经费,又能快速准确地查出假劣药品。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在中药饮片快速鉴别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1]。
1 几种快速鉴别方法
1.1 杂质检查法
市场上,常见金银花中掺有叶,大青叶中掺有叶柄,细辛中掺有叶,皂角刺中掺有树枝,女贞子中掺有枝叶,青葙子中掺有果穗,山茱萸中掺有果核、果梗,吴茱萸中掺有果梗。药典对药用部位所占比例有明确规定,如薄荷中含叶不得少于30%,广藿香中含叶不得少于20%。按杂质检查法[2]计算杂质含量,如酸枣仁或炒酸枣仁中杂质为核壳等,制穿山甲中杂质为明矾,山茱萸中杂质为果核、果梗,分别称量杂质质量和总质量,可求得杂质所占的比重。
1.2 灰分测定法
总灰分测定法:红花标准规定总灰分不得过15.0%。在检验过程中发现,90%的红花总灰分项不合格,有的批次总灰分严重超标,达假劣40% ~50%。将假劣红花经水浸泡后有白色沉淀物,进一步验证该沉淀物是总灰分超标的重要来源。可以用此法区分优劣的中药饮片有:金银花(掺有白色物)、菟丝子(含砂石)、地龙(未除内脏含大量泥土)、细辛(含有泥土)、鸡内金(含有少量细砂石)、穿山甲(含有明矾)。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蒲黄为植物花粉入药,掺伪品但在酸不溶性灰分测定中严重超标,用手捻之较粗糙,随掺伪比例的不同,可感到不同程度的发涩。在显微镜下观察掺伪品,除花粉粒外,还可见到较多不规则的矿物颗粒。荧光试验掺伪品,显金黄色或亮黄绿色荧光。碳酸盐试验(取样品0.5 g,加乙醇约1 mL使湿润,加稀盐酸4 mL,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
1.3 水煮法
取假劣菟丝子少量,加水适量,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计算吐丝率的多少可知菟丝子中含有的其他植物种子所占比例。
1.4 浸出物测定法
连翘为果实入药,分为“青翘”和“老翘”,青翘在果实初熟时采收,老翘在果实熟透时采收,二者在性状上可以区分。在检验中发现,将二者相混,难以判断质量优劣。通过醇溶性浸出物的冷浸法测定,若青翘占50%以上者,所测数值高于青翘标准(不得少于30.0%);若老翘占50%以上者,所测数值介于青翘与老翘标准之间(16.0% ~30.0%)。优劣沉香、丹参也可以使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加以区分。
1.5 荧光法
取大黄粉末0.2 g,加甲醇2 mL,温浸10 min,放冷,取上清液10 μL,点于滤纸上,以 95% 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 10 min,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若有持久的亮紫色荧光,证明质次(含有土大黄苷)。
1.6 水浸法
红花、金银花经水浸泡后有白色沉淀物为假劣品;五味子在水中立即产生一条红线为染色五味子。有些药材通过染色的方法翻新,色泽鲜亮。
1.7 铁盐和锌盐检查
某些矿物药如芒硝、明矾按铁盐和锌盐检查,若溶液立即或在1 h内显蓝色,可证明为劣质药材。
1.8 水分检查法
可采用水分测定法第二法测定不易挥发中药饮片的干燥程度。中药饮片含水量过高,易发生霉烂、变质。在检验中发现麦冬、五倍子有水分超标现象。
1.9 酸败度测定法
酸败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特殊臭味,从而影响药材的感官和内在质量。如苦杏仁、桃仁通过测定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以检查药材的酸败程度,可以判断质量优劣。
2 讨论
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用到真正的中药饮片,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应从源头抓起,做好投料前的饮片质量检验;驻厂监督员应加强管理,应杜绝劣质中药饮片流入生产环节,以免影响中成药的质量。药品的经营企业应实行准入制度,由具有中药师资格的人员负责采购,严把质量关;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贮藏、保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掌握有关中药鉴别知识以胜任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把药品流通领域的进出环节,从源头堵住假劣中药饮片的流入对辖区内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负责人进行培训,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多种形式的药品基本知识和识别假劣药品常识的宣传,提高对假劣药品的警惕。广大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和掌握正品和假劣品的性状区别,发现假劣药品及时与监督管理部门联系,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高玉芳,朱永红,吴 艳.浅谈“水试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3(3):280 -28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