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体破裂1例误诊原因分析

2012-01-23梁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3期
关键词:弱阳性剖腹下腹

梁波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孕2产1,因停经36 d,下腹坠痛7 h于2010年4月12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3月7日,早孕反应不明显,自测尿HCG弱阳性,入院当日突然出现剧烈下腹坠痛,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宫外孕,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自行转至我院。入院查体:T:36.5℃,P:95次/min,R:22次/min,Bp:90/60 mm Hg。心肺叩听无异常,专科检查:腹部稍隆起,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以右侧为著,移动性浊音(-),妇检后穹隆触痛,宫颈摇举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6 ml,尿HCG弱阳性,B超提示,盆腔积液,右侧附件区包块,宫外孕待排除。拟诊为宫外孕破裂,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腹腔内积血约700 ml,凝血块150 mg,清除出血后可见右侧卵巢有一约3 cm的破裂口,活动性出血,遂行黄体剔除,卵巢修补术,又经病理证实为黄体破裂。后经住院一周痊愈出院。出院诊断:黄体破裂。

2 讨论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可发生于各个育龄阶段。临床症状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可能仅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流出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笔者甚至遇到过一名患者,反复发作下腹痛约半年之久,一直诊为盆腔积液,于第四次就诊才确定为黄体破裂,后经手术治疗痊愈。有的患者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严重者可因此发生出血性休克,表现为大汗淋漓、头昏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在临床上,因黄体破裂不很常见,极易被误诊为宫外孕,甚至“急性阑尾炎”、“尿路结石”等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酿成不良后果。回顾此病例,可以总结的教训如下:不可盲目相信超声诊断;病史询问不够详细,宫外孕一般有阴道流血症状,而本病却没有;该患者尿HCG弱阳性,误导了医者;也因患者有剖腹探查指征,所以行此手术。值得强调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还应有保守治疗的意识,早诊断,早治疗,以为患者减少痛苦。

猜你喜欢

弱阳性剖腹下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的检测分析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分析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剖腹分娩护理中运用的效果观察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价值及弱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华利康可吸收合成线用于妇产科剖腹手术皮内美容缝合护理观察
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室内质控的可行性探讨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结果分析与报告
下腹疼痛可能患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