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2012-01-23周永军魏尊喜
周永军,魏尊喜
(1.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中药科,安徽 淮北 235000;2.安徽省淮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 淮北 235000)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又名牡丹根皮、丹皮或丹根,始载于《本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近年来,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开发了牡丹皮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能,同时也出现了牡丹皮的混淆代用品。笔者就牡丹皮的源用历史、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综合介绍。
1 源用历史
牡丹作为观赏花卉,已有几千年历史,有“白术”“花王”之称。作为药物使用,在药物书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医方书中,马王堆出土文物就有关于牡丹药用的最早记载。后汉末期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对牡丹的药用作了更进一步的论述。之后的《名医别录》《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等书也竞相载入。宋代出版的《图经本草》详细记载了牡丹的药性、形态及产地,并附有牡丹图,叫做“滁州牡丹”,是本草书中现有最早的牡丹图,《本草纲目》也借引了此图。牡丹皮作为常用中药材,主产于安徽铜陵、重庆垫江及山东荷泽等地,是重庆的主要传统道地药材之一。垫江药用牡丹有红花牡丹和白花牡丹2个栽培品种,以红花品种为主,为当地传统品种,又称“太平红”;白花牡丹从安徽引种,亦称“凤丹白”。
2 化学成分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有酚及酚苷类,单萜及苷类化合物,三萜、甾醇及其苷类、其他成分。其中,酚及酚苷类是含量较高的一类化合物,主要是以丹皮酚为母核所衍生的一系列苷类化合物[1],丹皮酚是牡丹皮主要活性成分,为其主要提取物。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是主要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到近20个该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主要是芍药苷元及其类似物与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单萜苷类,葡萄糖上还可以连接苯甲酰基和没食子酰基。该类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容易形成互变异构体,如牡丹缩酮就以互变异构体(3∶1)形式存在[2]。三萜、甾醇类成分不多,目前只报道了7个化合物。其他成分包括槲皮素[3]、6-羟基香豆素[4]、没食子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咖啡酸硬脂酸酯及腺苷等。
3 提取工艺
3.1 煎煮法
王立等[5]将牡丹皮药材50 g,加入到10倍量的沸水中,煎煮5 min,滤过。药渣同法再煎煮1次,滤过,合并滤液并测定体积。计算可得总提取物收率7.56%;丹皮酚的提取率为1.15%,转移率为41.1%。
3.2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王立等[5]将牡丹皮350 g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萃取。条件如下: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2 MPa,解析温度38℃,解析压力22 MPa,萃取时间3 h,CO2流量27 L/h。提取物为淡红棕色液体,重25.48 g,总收率为7.28%。提取物加适量乙醇,使其溶解成均一溶液,转入100 mL量瓶中,乙醇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该溶液 1 mL,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量,提取率为0.31%,转移率为 1.11%。
3.3 醇提法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40℃下回流提取[6]或乙醇渗漉提取[7]即可将丹皮酚提取出来。醇提法提取工艺简单,有效成分提取多,是目前提取丹皮酚的最佳方法。醇提液的后处理困难,因为丹皮酚熔点低、挥发性强,实际生产中难以仅除去乙醇而不损失较多的丹皮酚,且提取过程中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丹皮酚的含量和收率就越低。
3.4 直接水蒸气蒸馏法
此法是目前最普遍的方法[8]。段晓颖等[9]以牡丹皮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加水量、蒸馏时间、蒸馏液流速3个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加水量和蒸馏液流速均对丹皮酚提取量有显著影响,对蒸馏时间有极显著性影响。说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为加14倍水量,控制蒸馏液流速按每100 g药材为3 mL/min,蒸馏5 h。
4 药理作用
4.1 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试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煎剂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牡丹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1 ∶2 000,1 ∶5 000,1 ∶5 000,牡丹皮浸剂在试管内对铁锈色小芽孢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鸡胚试验证明牡丹皮有一定抗流感病毒作用[10]。
4.2 抗心肌缺血
牡丹皮可减轻试验性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流量。故认为,牡丹皮有调节血行、疏通血脉作用,因而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11]。
4.3 抗菌消炎
汤文璐等[12]的试验结果表明,丹皮总苷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急性足爪肿胀,以及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片水肿,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丹皮酚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性大鼠足肿、二甲苯性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和内毒素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牡丹皮的抗炎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对抗炎症介质、抑制白细胞游走及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物合成等。
4.4 保肝
Hu等[13]考察了丹皮酚对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丹皮酚可显著拮抗酒精性肝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与对抗肝细胞凋亡、降低血清、肝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及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
4.5 降血糖
用丹皮多糖粗品100,400 mg/kg灌胃给药,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显著降低;200,400 mg/kg灌胃给药,对葡萄糖诱发的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低作用[14]。
4.6 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
马玉玲等[15]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的方法观察了牡丹皮提取液对培养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皮提取液对动作电位幅度(AP)、时程(DT)及0相最大上升速度(Vmax)均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于Na+通道的结果。此外,牡丹皮给药前后细胞收缩力减弱,从而使细胞能量消耗减轻、心肌耗氧量降低。
4.7 调节免疫细胞
丹皮总苷对由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以及由脂多糖(LPS)诱导B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具有浓度依赖性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还可机能依赖性调节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16]。
4.8 其他
牡丹皮还有镇痛、镇静、解痉、退热等中枢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利尿作用,抗早孕作用,抑制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5 临床应用
5.1 皮肤病
有人使用肌肉注射丹皮酚注射液治疗皮肤瘙痒症34例,每次4 mL,每日2次,用药2周后治愈26例,好转4例。吴思泽等[17]用5%丹皮酚霜外搽治疗湿疹、瘙痒症及接触性皮炎102例,总有效率为84.3%。
5.2 原发性高血压[18]
将丹皮30~45 g水煎至120~150 mL,治疗高血压20例,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8~15 g,如无不良反应增至30 g。一般服药5 d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与服药前6~33 d比较,舒张压平均下降 1.15 ~2.15kPa,收缩压下降 2.15 ~4.15kPa。
5.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杨玉兰[19]用增板汤(生地、丹皮、当归、女贞子、枸杞、丹参、制首乌各 20 g,旱莲草 30 g,仙鹤草 30~50 g,灵芝草 15 g,川牛膝10 g,炙甘草6~10 g,大枣5枚)水煎服,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0例,每日1剂,每日2次,总有效率为80.4%。
5.4 抗过敏性鼻炎
邵禄生等[20]使用驱风、清热、通鼻窍的中药配伍牡丹皮15 g,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结果19例痊愈,11例明显好转,2例无效。
5.5 毒性试验
小鼠静脉注射牡丹酚,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96,178,3430mg/kg。牡丹酚磺钠 30,60,100,200 mg/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 15~100倍)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犬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丹皮酚,对妊娠小鼠心、肝、肾和生殖系统毒性很小。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牡丹酚磺酸钠250,500,750 mg/kg,连续30 d,对肝、肾功能均无影响;各脏器病理检查除大剂量组(750 mg/kg)个别大鼠胃黏膜有水肿(未见溃疡)外,其余无异常改变。200,400 mg/kg剂量对胚胎存活数及其骨髓发育无明显影响。家兔腹腔注射牡丹酚磺酸盐钠60~200 mg/kg,连续30 d,除大剂量组胃黏膜增生、假膜水肿外,各脏器未见异常病理改变[21-22]。
6 结语
综上所述,牡丹皮的药用研究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牡丹皮是一个药理活性广泛、高效、低毒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镇静、抗惊厥、保肝等作用已被试验研究所证实,但对消痈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Yoshikawa M,Uchida E,Kawaguchi A,et al.Galloyl-oxypaeoniflorin,suffruticosides A,B,C,and D,five new antioxidative glycosides,and suffruticoside E,A paeonol glycoside,from Chinese moutan cortex[J].Chem Pharm Bull,1992,40(8):2 248 - 2 250.
[2]王祝举,唐力英,赫 炎.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21(4):155 -159.
[3]Lin HC,Ding HY,Wu YC.Two novel compounds from Paeonia suffruticosa[J].J Nat Prod,1998,61(3):343 - 346.
[4]吴少华,马云保,罗晓东,等.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2,33(8):679 -680.
[5]王 立,侯世祥,胡 平,等.牡丹皮药材的最适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8):569-571.
[6]龚明贵,张巧明,秦翠丽,等.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09 -711.
[7]张云升,成晓迅,和 健,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2005,22(3):49-51.
[8]付起凤,孟凡佳,苗 青,等.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27(6):108 -109.
[9]段晓颖,高卫芳,周淑娟,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7):41-42.
[10]中药辞海编写组.中药辞海(第二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社,1996:282-285.
[11]马玉玲,刘建勋,孙 卫,等.牡丹皮心对犬心肌缺血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1984,13(4):212-214.
[12]汤文璐,李 俊,徐叔云,等.丹皮总苷抗炎作用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34(1):11 -13.
[13]Hu S,Shen G,Zhao W,et al.Paeonol,the main active principles of Paeonia moutan,ameliorates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J].J Ethnopharmacolgy,2010,128(1):100 - 106.
[14]刘 超,陈光亮,赵帜平,等.丹皮多糖对正常及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6):45-47.
[15]马玉玲,李连达,李文彬,等.牡丹皮及奎尼丁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5):292-293.
[16]吴思泽.丹皮酚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102例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1988,17(5):274.
[17]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42-345.
[18]李方军.牡丹皮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4,8(1):9 -10.
[19]杨玉兰.增板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J].陕西中医,2000,23(2):82 -83.
[20]邵禄生,黄为真.牡丹皮的临床新用途[J].海峡医学,1995,7(1):45-46.
[21]李群爱.牡丹皮的药理研究[J].中草药,1988,19(6):36.
[22]章灵华,肖培根,黄 艺,等.丹皮酚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杂志,1996,16(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