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2012-01-22吴芳芳祝丽华官凤云
吴芳芳,祝丽华,官凤云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1)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与中医文献记载的“肺风粉刺”、“面皰”、“酒刺”相类似,是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损害。痤疮多由肺热血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肾阴不足等引起的热、湿、毒、瘀所致。其中由于肺胃热盛而患病者占据多数。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生通常与遗传、性腺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管口角化异常及局部痤疮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有关。根据对778名16~35岁健康男女调查,发病率为26.7%[1]。笔者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青春期患者来源于大庆油田总医院针灸科,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因有2例患者未进行后期的睾酮检测而脱落,故有效病例为28例。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轻重比较参照表1、表2。表1、表2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以及临床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表1 两组年龄、病程、性别比较(s)
表1 两组年龄、病程、性别比较(s)
?
表2 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轻重分级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2]制定。①青春期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②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黑头粉刺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3]。①多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②主症:皮疹以红色丘疹为主,偶见脓头、结节、囊肿,油脂较多;③次症:有面红,便秘,尿黄,腹胀,鼻息气热,口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具备以上主证及次证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肺胃热盛型痤疮。
1.2.3 分级标准 参照Pillsbury四级改良分级法[4]制定。Ⅰ级(轻度):粉刺为主要皮损,可有少量皮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Ⅱ级(中度):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之间;Ⅲ级(中重度):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之间,结节小于3个;Ⅳ级(重度):结节、囊肿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个以上,结节或囊肿在3个以上。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痤疮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上述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③入组前7天停服上述病症为主要适应症的中西药物及停止采用针对上述病症的其他治疗方法;④未服过避孕药及其他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的药物;⑤年龄在15~25岁;⑥知情同意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穴:肺俞、心俞、脾俞、胃俞、肝俞、肾俞。方法:嘱患者俯卧位,暴露后背,选取上述背部穴位,均为双侧取穴,取穴顺序:按“实则泻其子”的原则,第1次治疗取肺俞、第2次治疗取肾俞、第3次治疗取肝俞、第4次治疗取心俞、第5次治疗取脾俞、第6次治疗取胃俞。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华佗牌针灸针)点刺出血,然后在点刺处拔真空罐10~15 min,取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即可。5~7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2.2 对照组
口服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110),每日3次,每次1 g,温开水送服,饭后半小时服用,疗程1.5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安全性观测指标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观察拔罐局部是否有水疱,针刺局部是否有红肿、感染现象。
3.2 实验室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清睾酮含量的测定。令女患者于月经后3~7天,男患者于治疗前用放免法空腹查血1次,检测两组患者激素血清睾酮水平,治疗1个疗程后(女患者于月经后3~7天),用同样方法再查空腹血。每次检测均在清晨空腹抽5 ml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部分2℃ ~8℃储存,试剂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生产的睾酮放射免疫测定试剂盒(批号:17324503),操作步骤严格按放射免疫分析药盒说明书要求执行,并由大庆油田总医院核医学化验室专门人员操作。
3.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临床治愈:皮损消退,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70%≤积分值减少<95%;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50%≤积分值减少<7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加重,积分值减少<50%。
3.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3.5 治疗结果
3.5.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s)
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s)
?
由表3可见,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前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皮损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5.2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例(%)
由表4可见,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5.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水平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T值变化的比较 (nmol/l)
由表5可见,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8岁以上男性比较,t=0.6991,P >0.05;18 岁以上女性比较,t=1.9645,P >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值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说明治疗组降低血清睾酮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18岁以上男性比较,t=2.4342,P <0.01;18 岁以上女性比较,t=2.9912,P <0.01。且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18 岁以上男性比较,t=6.6105,P <0.01;治疗组治疗前后18岁以上女性比较t=8.0504,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18岁以上男性比较,t=2.4178,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18岁以上女性比较t=2.7961,P<0.05。说明对照组血清睾酮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清睾酮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痤疮,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5]。本次研究以辨证选穴为取穴原则,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大体上依脏腑所处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背俞穴的内容首载于《灵枢·背腧》,经后世不断补充完备。背俞穴与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6]。
《内经》提出“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的刺血原则,刺络出血可排出瘀血从而达到祛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协调人体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配以拔罐,可增强养血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西医认为,刺络拔罐时,由于血液的排出及局部温热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有利于消散炎症。拔罐作用于局部,产生的类组织胺物质刺激各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能改善血管机能,促使有害有毒物质的排出[7]。背俞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可明显改善血激素分泌水平,疗效显著优于口服丹参酮胶囊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金起凤,周德瑛.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7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3] 陈达灿,禤国维.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6-346
[4]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841
[5] 杨洸.辨证取刺背俞穴放血治疗痤疮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5):69
[6] 吴新贵,何源浩,背俞穴的主治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43(11):182
[7] 杨兆民.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