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2012-01-20王宇王炯
王宇 王炯
脑卒中俗称中风,已成为我国第一致病死因,致死者占死亡总数的22.45%[1]。世卫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球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1人因卒中永久残疾[2]。我国卒中发病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到5倍,是日本的3.5倍[3]。随着慢性病发病年龄的提前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我国脑卒中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在社区中老年人占很大比例,在社区医院中提供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方便可靠的简易的检查手段,筛查出高危患者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市安华西里社区2011年8月至10月期间参加北京市脑卒中筛查及防控项目、≥50岁的女性患者1 048例,年龄50~88岁,平均年龄65.4岁,≥65岁555例,<65岁493例。
1.2 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严格按照课题工作手册统一要求进行。调查人员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人员均经统一培训合格后上岗。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吸烟及饮酒史、饮食情况、本人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包括体重和血压等,生化检查内容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型半胱氨酸等。
1.3 分析指标定义 颈动脉超声检查严格遵循课题组设立的统一方案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为内膜增厚,局限性内-中膜厚度≥1.5 mm定义为斑块。斑块性质依据声学特性、形态学特征分为均质性和不均质性、规则和不规则斑块;狭窄判定标准采用2003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直径狭窄率≥50%、PSV >125 cm/s、EDV >40 cm/s、PSVICA/PSVCCA>2.0;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显示,亦无血流频谱查见。脑管危险因素定义: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为高血压;体重指数(BMI)≥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TC≥6.2 mmol/L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为高胆固醇血症,LDL-C≥4.1 mmol/L为高LDL-C血症,HDL-C<1.0 mmol/L为低 HDLC血症,TG≥1.7 mmol/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空腹血糖≥6.1 mmol/L或正在应用降血糖药物者为糖尿病;正在吸烟者且每日吸烟量≥1支为吸烟。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见表1。
表1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例(%)
2.2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见表2。
表2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2.3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见表3。
表3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例(%)
2.4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见表4。
表4 <65岁老年女性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3 讨论
这次筛查颈动脉内膜和斑块人群分布特征:参加脑卒中筛查50~88岁女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约41.5%,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约45.6%。病变分布存在年龄差异,≥65岁女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54.77%。<65岁颈动脉斑块检出率26.57%;≥65岁女性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56.03%。<65岁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33.87%。说明年龄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是有意义的。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均质性,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均质性,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数量,超重与肥胖与颈动脉斑块规则性有显著意义。
根据此次脑卒中筛查及防控项目工作手册要求,对安华西里地区中老年女性基本情况调查和颈动脉彩超筛查,得出的结果是,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等对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均有影响(P<0.05)。
针对高危人群早期治疗可以逆转或防治病情进展,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及再次发生[4]。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饮酒等,开展健康教育,进行饮食运动干预,如营养指导,戒烟限酒,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慢骑自行车,跳绳,爬楼梯等[5-7]。对于存在颈动脉病变,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房颤等疾病予以相应的治疗建议及营养指导和进行适度的运动[8]。
故在本社区需加强监控和健康教育,加强慢病随访工作。女性是家庭中的主导,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女性负责家中的厨房,饮食,故需加强对女性的健康教育,如何烹调食物,肉类,蔬菜,奶类如何搭配,从源头抓,吃出建康,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饮食健康,进而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1 刘娜,任中秀,历国艳,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423-424.
2 杨宝华,胡亚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颈动脉硬化检测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2,34:880.
3 韦兰春.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新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684-685.
4 朱雪红.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临床关系探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36-137.
6 吴晓燕.急性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的观察.疑难病杂志,2011,10:258-259.
7 柳菁,徐厚谦.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11,7:191-193.
8 李晶,冯涛,李凯利,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比较.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