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PA与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01-20胡晓峰邢静王晓寅聂双发郭飞梁峰

河北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生长因子阳性率

胡晓峰 邢静 王晓寅 聂双发 郭飞 梁峰

近年来,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而肿瘤侵袭转移有赖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肿瘤血管形成。研究表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cultivator,uPA)介导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血管形成作用,都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播散[1]。故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uPA和VEGF蛋白的表达状况,以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张家口市三所市级医院2006至2009年间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7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8岁,均未接受术前化疗。

1.2 主要试剂 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AB显色试剂盒,鼠抗人uPA单克隆抗体,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将存档的石蜡标本重新制备5 μm厚度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进行,阳性对照采用已知乳腺癌阳性组织切片,阴性对照用PBS代替Ⅰ抗。

1.4 结果判定 在光镜(×400)取10个视野平均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病例,<10%为阴性病例。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四格列联表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VEGF和uPA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57%(48/70)和60%(42/70)二者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见表1。UPA与VEGF表达的关系见表2。

3 讨论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过程,其中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破坏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前提[1]。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基因定位于 10q24,长度 6.5 kB[2]。UPA通过与uPAR特异性结合,而与受体结合的uPA又对纤溶酶原有很强的催化能力,使纤溶酶原活化成纤溶酶,从而非特异性地溶解基质中的多种成分如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蛋白多糖,板层素等,促进肿瘤浸润转移[3]。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又一种重要因素,VEGF是一种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增强血管通透性的功能[4]。Mandriota 等[5,6]研究认为 VEGF-C 还可能介导淋巴管的形成。因此,uPA与VEGF的水平高低,可能直接影响着乳腺癌的预后。

表1 UPA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例(%)

表2 UPA与VEGF表达的关系 例

本实验结果显示uPA和VEGF均与乳腺癌组织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但均与年龄及肿瘤发生位置无关,其中uPA和VEGF在浸润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02%和62.71%明显高于非浸润癌中的阳性率18.18%和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他们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uPA和VEGF均可促进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与前人报道一致。另外提示对于uPA和/或VEGF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即使无淋巴结转移也应扩大切除,并做好术后放化疗和定期检查工作。

另外,实验结果还显示40例VEGF阳性患者中uPA阳性者27例,阳性一致率为67.5%,30例VEGF阴性患者中uPA阴性者19例,阴性一致率为63.3%,总一致率为65.7%,提示uPA与VEGF表达有关,与本实验结果(r=0.3063)相一致。

UPA和VEGF是影响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有报告认为高水平的EGFR、uPA等基因可能通过上调VEGF水平,在细胞外基质降解同时,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癌细胞血管侵袭作用,这样通过两者各自的作用以及相互促进作用,最终可引起肿瘤进展和出现远处转移[7]。因此检测uPA和VEGF水平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大意义,另外近年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制以uPA和VEGF为靶点的合成抑制剂[8-10]。相信不久会为人类的抗癌治疗开辟一条令人鼓舞的新途径。

1 程伟华,黎才海.uPA系统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实用癌症杂志,2008,23:310-315.

2 Giannopoulou I,Mylona E,Kapranou A,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uPAR expression in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s.Cancer Lett,2007,246:262-267.

3 沈倩雯,金冶宁.UPA系统在肿瘤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及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08,12:2207-2209.

4 张瑞鹏,郭平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最新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8,14:2258-2260.

5 Mandriota SJ,Jussila L,Jeltsch M,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mediated lymphaugiogensis prmotes tumor metastasis.EMBO J,2001,20:672-682.

6 Jussila L,Alitalc K.Vascular growth factors and lymphangiogenesis.Physial Rev,2002,82:673-700.

7 丁佩剑,杨阳,王波,等.脂氧合酶-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疑难病杂志,2011,10:278-281.

8 Gerber HP,Ferrara N.Phanuacology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beacizumab as monotherapy or in ambination with cytotoxic therapy in preclinical studies.Cancer Res,2005,65:671-680.

9 黄金凤,何志明,李炜霞.乳腺癌组织uPA和nm2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1:829-831.

10 丁友成,朱正纲.uPA合成抑制剂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31:8-11.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生长因子阳性率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水螅细胞外基质及其在发生和再生中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