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说咖啡文化

2012-01-17张豆

餐饮世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方糖咖啡杯神父

文/张豆

咖啡屋里吐着烟圈的Espresso、冬日午后朋友手中递过来一杯暖手暖心的浓黑浆液,甚或忙碌规则的日子里,凌乱的办公桌上放一杯悄悄释放温存的咖啡。每天,形形色色的人,在世界不同的角落里,都在等待着一杯咖啡。数百年来,咖啡以最沉静的温柔,最无从设防的方式,改变着历史。

一说起咖啡,最常提到的就是牧羊人的故事:约在公元600年左右,有一个牧羊人,发现他的羊群每到夜晚就会异常地兴奋嘶叫,他在惊怕之下,向教堂的神父求助,神父在细心地观察羊群几天后,发现羊群是吃了一种不知名的果实,神父自己吃了一点 ,发现这种果实可以令人兴奋,自此神父将此一果实称为“去除睡意、清净心灵的神圣物品”,此后咖啡便成了药品、食物及饮料。

咖啡文化的渊源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它摇摆在天使羽翼与魔鬼沦陷之间,人们为它疯狂,为它作书、写诗、甚至打仗,犹如维亚纳谚语所说:欧洲人挡得住土耳其的弓刀,却挡不住土耳其的咖啡。

1654年,威尼斯街头出现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往后数十年间,释放香气的咖啡屋招牌,纷纷在伦敦、巴黎、维也纳相继亮起,在CoCo Chanel、Gianni Versace的流行神话还来不及侵犯改装欧洲橱窗以前,咖啡屋以一种最不招摇张狂的姿态,安安静静地席卷世界。

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在许多城市,它曾是最早的市民可以自由聚会的公共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读报、辩论、玩牌、打桌球……“咖啡馆作家”们宣称自己的终身职业首先是咖啡馆常客,其次才是作家,去咖啡馆并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他们的一种存在的方式。从个性解放的自由旗帜卢梭、伏尔泰到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都有自己固定聚会的咖啡馆。如现实派小说的奠基人狄更斯、以批判风格著称的作家巴尔扎克和左拉、画家毕加索、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一连串辉煌的名字,则把欧洲近代数百年的文化发展史大写在不同咖啡馆的常客簿上。

感受咖啡魅力

清晨起床后喝一杯醒脑,白天工作时轻咽一口提神,更有闲暇里饮一杯咖啡、吃几块蛋糕,和朋友聊天小聚。咖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也缩短了你我之间的距离。美餐之后,泡上一杯咖啡,读一份报纸,或是和恋人、朋友及家人在一起共享温馨舒适、乐趣无穷的咖啡时光,是一种幸福。

仿佛从最初开始,人们已经从咖啡里,找到了心灵飞翔的方式。

“我们咖啡馆见!”这是在欧洲流行了300多年的社交方式,咖啡是欧洲人的一种需要;除了空气和水,美国人认为,咖啡是第三位生活必需品,咖啡是美国人的一种需要。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咖啡将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需要。

“一杯苦咖啡”是对咖啡最简洁的阐释,它如同未经过修饰的钻石,自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在那其中你才会明白真正的苦尽甘来;你才会体味人生与自然的结合。太多的时候没有加过糖的咖啡就像生活一般,苦涩过后是醇而恬静的甘甜,躁动后是平静的享受,忍耐后是广阔的天空。

如果只是把咖啡当作一种饮料饮用,其实是对咖啡最不公平的待遇。像中国的茶一样,咖啡也有属于它自己的灵魂。在西方国家,诗人总会用咖啡来比喻生活、爱情和人生。

咖啡礼仪

1.怎样拿咖啡杯

咖啡杯的正确拿法,应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儿将杯子端起,不要用手指穿过杯耳再端杯子。

2.怎样给咖啡加糖

给咖啡加糖时,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也可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有时可能会使咖啡溅出,弄脏衣服或台布。

3.怎样用咖啡匙

咖啡匙是专门用来搅咖啡的,饮用咖啡时应当把它取出来。不要用咖啡匙舀着咖啡一匙一匙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来捣碎杯中的方糖。

4.咖啡太热怎么办

刚刚煮好的咖啡太热,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却,然后再饮用,不要用嘴去把咖啡吹凉。

5.杯碟的使用

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制的。它们应当放在饮用者的正面或者右侧,杯耳应指向右方。饮咖啡时,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喝咖啡时,不要发出声响。添加咖啡时,不要把咖啡杯从咖啡碟中拿起来。

6.喝咖啡与用点心

饮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放下咖啡杯。

7.如何品咖啡

咖啡的味道有浓淡之分,所以,不能像喝茶或可乐一样,连续喝三、四杯。普通喝咖啡以80~100℃为适量,有时候若想连续喝三、四杯,就该将咖啡的浓度冲淡,或加入大量的牛奶,以满足生理承受程度。趁热喝是品美味咖啡的必要条件,即使是在夏季的大热天饮热咖啡,也是一样的。

作为一种饮料,咖啡带给人们的是享受、健康、振奋;作为一种文化,咖啡熏陶出人们独有的优雅浪漫、凝重有力的品质。

猜你喜欢

方糖咖啡杯神父
玩转咖啡杯
冬日咖啡杯
咖啡杯的日常
摔跟头
火烧方糖
火烧方糖
祈祷
咖啡杯里的“视”界
忏悔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