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研究

2012-01-10陈海英崔文波

终身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信任度人际信任

陈海英,崔文波

一、问题提出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大学生网上学习、娱乐等活动不断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进行虚拟交往。据调查显示,72.34%的大学生使用QQ等进行通信,41.49%的大学生上网聊天目的的是交友[1]。虚拟交往是指原本陌生的人在虚拟空间里的相识、相知和相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可能会有如电话、视频等现实意义上的交往,但主要的交往是在虚拟空间,双方的关系可能会不断深入并有可能进入现实。[2]虚拟交往使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多的变成“非接触型”社交,它弥补了现实交往中地域范围受限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但是,虚拟交往对象的虚拟性、交往动机的复杂性使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面对一系列挑战。如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的影响及对现实交往情感平衡的影响等,这对于全面分析大学生交往状况,引导大学生健康交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虚拟交往影响了正常的现实交往,网络的使用减少了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另一种观点认为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总体来看,大多研究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看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当前,国内研究多为理论研究,欠缺实证支持,不能很好反映大学生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实际状况。另外,大学生的地域、性别、性格的差异都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大学生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现状进行考察,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探讨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人际信任度和情感平衡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省鲁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为94.87%。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本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研究工具

(1)大学生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人际信任问卷。问卷的前12题是从Rotter人际信任量表中抽取的适合本研究的题目组成现实交往人际信任问卷;后12题是根据前面题目,自编的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问卷。本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间隔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8。

(2)情感平衡问卷。情感平衡源自“主观幸福感”,它包括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概括评价。此问卷是Bradburn于1969年编制的,分为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两个维度。

3.研究程序

(1)施测方式。随机发放问卷,问卷为纸笔自陈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和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

(2)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的影响

(1)不同网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影响

以网龄作为控制变量对量表各个维度做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考察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影响的网龄特点。不同网龄大学生在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网龄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2年及2年以下网龄的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得分上都高于其他网龄的学生。这说明,2年及2年以下网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要好于其他网龄的大学生。同时,各维度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不同网龄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影响

以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对量表各个维度做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考察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影响的性别特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现实交往还是虚拟交往,在人际信任度方面,女生普遍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人际信任度要好于男生。同时,各因素之间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虚拟交往、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影响

以年级作为控制变量对量表各个维度做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考察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影响的年级特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虚拟交往还是现实交往,大一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最低,随着年级的增长,人际信任度逐渐增高。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表示P<0.01,*表示P<0.05。

2.大学生情感平衡的得分情况

(1)不同网龄大学生情感平衡的得分情况

表5 不同网龄大学生情感平衡的得分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就平均数而言,5-6年的情感平衡得分最高,其次是2年及以下,最后是7年及以上,且从标准差来看,大学生情感平衡的个体差异较小。

(2)不同性别大学生情感平衡的得分情况

表6 不同性别大学生情感平衡的得分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男生得分普遍比女生高,同时大学生情感平衡的个体差异较小。

(3)不同年级大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情况

表7 不同年级大学生情感平衡的得分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大一年级情感平衡分数最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递减的趋势。同时,大学生情感平衡的个体差异较小。

3.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现实人际信任与情感平衡的相关分析

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情感平衡进行相关分析,其结果结果见表8。

表8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现实人际信任与情感平衡的相关性

注:**表示P<0.01,*表示P<0.05。

从表8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情感平衡与现实人际信任呈负相关,情感平衡与网络人际信任呈正相关。

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情感平衡对现实人际信任的回归分析

为了了解情感平衡、网络人际信任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的预测作用,以现实人际信任为因变量,以网络人际信任、情感平衡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有预测作用的因素。其结果见表9。

表9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情感平衡对现实人际信任的回归

注:R=0.434,R2=0.189,F=44.891,**表示P<0.01。

从表9中可以看出,以现实人际信任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网络人际信任、情感平衡两个因素,其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82、-0.118,这些因素可解释现实人际信任18.9%的变异量。网络人际信任在现实人际信任上有显著差异,F值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预测作用。情感平衡在现实人际信任上没有显著差异。

四、分析与讨论

1.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网龄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人际信任度的影响,发现2年及2年以下网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要好于其他网龄的大学生。其原因可能是:首先,由于社会上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有逐年增加之势,导致人们对网络的信任度降低,因此,上网时间越长人际信任度也越低。其次,网龄越低,对网络负面信息接触越少,在个人观念中认为网络是可信的,因此,这类人的人际信任度要高于网龄较高者。

在性别因素上,发现女生的人际信任度普遍高于男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女生涉猎社会不深,对社会抱有很大的期待。其次,由于女生感性思维要高于理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对人际信任的判断与男生存在着不同的判别标准。

在年级因素上,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的人际信任度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并且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人际信任度会逐渐升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首先,这与个体的生理成熟有关,大一学生还处于高中生辩证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10]因此,大一学生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环境中,自身实践较少,对周围的环境持谨慎态度,并影响到对人际信任度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逐渐成熟,出现主动性、多维性和持久性的特点,[11]对人际信任能够全面正确地把握,人际信任度会升高。其次,大学生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面和社交面不断拓宽,对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辩证地看待人际关系,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基于这些因素,随着年级增长,无论虚拟交往还是现实交往的人际信任度都较高。

2.大学生的情感平衡

通过比较不同网龄大学生情感平衡状况,可以发现7年及7年以上网龄的大学生情感得分最低,情感不平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有些学生最初上网的原因就是为了摆脱现实的烦恼而沉溺于网络,并且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封闭自我,情感失衡越来越重。其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受到网络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也影响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出现不平衡的内心体验,导致情感失衡。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学生情感平衡的状况,可以看出男生在情感调节平衡方面更占优势,现实交往的情感平衡能力更强。这与男生的逻辑理性思维能力较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有关系。对比不同年级学生情感平衡的状况,可以得知大一学生的情感平衡能力最强,这与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生活,对校园生活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激情,因此在面对短暂的情感失衡时,也能很快调整过来并保持乐观态度;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情感平衡得分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通过几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开始对社会有了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并且随着毕业的临近,就业压力开始影响到大学生,导致正性情绪逐渐降低,经常产生郁闷心情,从大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烦死了”,也是可以看出的。

3.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人际信任度、情感平衡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度越高,现实人际信任度也越高。人际信任度主要受个体的内在因素如个体的认知特点、人格特点、行为风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的内在心理风格决定了对他人是否信任,而较少受环境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个体对人际信任的认识不受是否虚拟还是现实的影响,从而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同时,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预测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人际信任情况来预测一个人的现实人际信任度。而大学生的虚拟交往对于现实交往的情感平衡影响不大。

五、结论

1.虚拟交往对现实人际信任度的影响

第一,2年及2年以下网龄的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得分上都高于其他网龄的学生,说明2年及2年以下网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要好于其他网龄的大学生。第二,在人际信任度方面,无论是现实交往还是虚拟交往,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人际信任度要好于男生。第三,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

2.大学生的情感平衡状况

第一,7年及7年以上网龄的大学生情感得分最低,情感失衡最严重。第二,男生比女生分数高,说明男生在情感调节平衡方面更占优势。第三,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分数最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递减的趋势。说明大一学生情感平衡最好。

3.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人际信任度、情感平衡的关系

第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第二,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三,大学生的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的情感平衡影响不大。

[1]赵会民,赵西敏.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5):136-137.

[2]王德芳.大学生虚拟交往心理的探索性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7:3-4.

[3]Gustavo S Mesch, Ilan Talmud.Making friends online: Personal needs and social compensation[J].Computer Networks and Social Network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3:25-27.

[4]贾淑芳.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9-75.

[5]李义军.浅谈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正确引导[J].河南社会科学,2008(2):163-165.

[6]何仕.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2):180-184.

[7]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征、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300-303.

[8]池思晓,龚文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94-96.

[9]王青.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教育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83-87.

[10]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85,404.

猜你喜欢

信任度人际信任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汽车养护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及提高客户信任度的途径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信任
2014,如何获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