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结构”研究
2012-01-08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杜 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总是由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驱动力作用下发生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同样需要相应的驱动力来驱动。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是创新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包含着核心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等多重驱动力,各种驱动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1.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驱动力
Joseph Alois Schumpeter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取得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者不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而是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又有组织实干才能的企业家[1]。在Schumpeter之后,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备受学者们一致推崇和进一步完善。Frank Rnight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2]。E.G.Freema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国家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3]。Michael E.Porter强调将一批组织集中到一起进行创新,并把这种形式称为Cluster(集群)[4]。Miller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并把创新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内容[5]。Peter F.Drucker明确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我们社会需要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与变革是正常的、健康的、稳定的与连续不断的需要”[6]。通过对突飞猛进的20世纪90年代的观察,Peter F.Drucker得出结论: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构成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特殊工具。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学会系统化的创新思考,这种思考首先建立在对创新来源的研究基础之上[6]。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Joseph Alois Schumpeter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1]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能,企业家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1]。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满意度,试图将“一种物质”转换成一种“资源”,或将已有资源组成新颖、生产力更大的结构[1]。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企业家与其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空前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所有的创新活动都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才能完成。没有创新精神,创新活动就难以产生或坚持下去。企业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者、引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努力程度与意志强弱。所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其驱动结构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新产品→新市场→实现企业家价值。
2.创新的企业文化驱动力
Peter F.Drucker认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6]。而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有了一次超常规的突破。创新不是那种浮夸的东西,它要做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否则,所谓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创新不一定是“以大为美”[6],却不能掉以轻心于企业活动中的既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每一个细节。“管理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中的一个过程。”[7]“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8]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创新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创新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文化是协调成本最低的一种合作方式,创新的企业文化能够不断引导创新,适应变革和鼓励改进,使每一个人突显自己的才华,驱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因此,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其驱动结构为: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创新价值观念→创新的环境→企业成员普遍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新产品→新市场→实现企业自主创新。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研究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源于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企业是创新的投资主体、是创新的活动主体、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是创新的风险承担主体四个方面。在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上则分别表现为创新的收益驱动力、创新的资源驱动力、创新的成功期望驱动力、创新的失败风险驱动力四种。
1.创新的投资收益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投资主体,追逐投资收益是企业的天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所追求的投资收益最大化,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与组织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企业创新的投资收益取向,决定了其进行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同时能做到既关注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其创新的可行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企业对创新投资收益追求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创新收益目标实现的过程。当自主创新成功后,巨大的收益会驱动企业持续自主创新,同时,也会驱动其他企业加入自主创新的行列,其驱动结构为:创新的投资收益→自主创新→新产品→新市场→高收益。
2.创新的资源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活动主体,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的先天优势,具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具有实现不断持续创新的条件。自主创新活动需具备创新所必要的资源投入,包括财力、技术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自主创新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技术资源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否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其驱动结构为:创新的资源→自主创新→新产品→新市场→资源有效利用。
3.创新的成功期望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获得创新收益是每个企业的本能。企业自主创新不仅仅在于企业能产生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期望科研成果能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能转化为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因为企业的利益分配导向,决定了其既清楚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点,又能把握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严格控制成本。当一项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之前,对技术创新成功的期望会驱动企业是否选择这项创新[9],其驱动结构为:创新的成功期望→自主创新→新产品→新市场→实现期望。
4.创新的失败风险驱动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风险承担主体。创新作为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它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风险客观存在于每项创新活动之中。自主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另一面,则是它的高投入、高不确定性与收益滞后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创新的失败风险是企业自主创新不可忽视的驱动力。
构成创新风险的因素非常多,并复杂地体现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各个环节与各个方面。归根结底,创新风险最终都将集中反映在创新的投入的损失上,而对创新投入的损失则可以用“创新投入量”与“创新失败可能”这两个指标的乘积作出定量评价,故:创新的失败风险=创新投入量×创新失败可能。
通过上述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主要为创新的收益、资源投入、成功期望与失败风险。
三、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结构”研究
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中,包含着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创新的企业文化构成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的投资收益、创新的资源、创新的成功期望、创新的失败风险构成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核心驱动力、内部驱动力构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二重内驱动力。
1.内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Core Driving CD)
在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驱动力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Core Driving CD)。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决定着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努力程度与意志强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驱动力对其他各重驱动力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失去了企业家创新精神这一核心驱动力,就无从探讨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的本质内涵和属性。故企业家的创新精神(Spirit of innovation SI)应取平方值。创新的企业文化(Enterprise Culture CE) 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软实力”,能够营造一种创新的环境,不断引导创新,适应变革和鼓励改进,使每一个人突显自己的才华,驱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由于创新的企业文化(Enterprise Culture CE)是企业内部自主创新的“软实力”,在某种意义上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甚至超过企业的资源等“硬实力”,即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不理想的情况下,若有优秀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也即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仍然充足。故创新的企业文化(Enterprise Culture CE)应取2倍值。综上所述,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Core Driving CD)的内环驱动机制为:CD=2×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的平方,即:CD=2CE×SI。
2.外环——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Inner Driving ID)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驱动力。企业内在的驱动力从企业内部促进、推动企业主动创新,这种主动性不仅使企业在创新时间上领先,而且还能在创新技术上领先,从而形成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自主创新的收益(Income I)与成功期望(Expect E)的乘积为企业自主创新收益预期IE,资源投入(Cost C)与失败风险(Risk R)的乘积为企业自主创新损失预期CR。企业自主创新往往会同时考虑创新收益预期IE与创新损失预期CR这两个因素。通常情况下,企业自主创新的收益预期与创新损失预期之比必须大于或等于“1”,即IE/CR≥1,企业才会感觉到此项创新是有利可图的或不会亏本,才会产生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如果创新的收益预期与创新的损失预期之比小于“1”,即IE/CR<1,则不管创新成功概率如何变化,自主创新的内部驱动力都将会趋于极小,表现在创新行为上,则是对此项创新活动的中止或放弃[9]。故企业自主创新内部驱动力(Inner Driving ID)的外环驱动机制为 ID =创新收益预期/创新损失预期=创新的收益(I)×成功期望(E)/资源投入(C)×失败风险(R)。即:ID=IE/CR。
综合以上的研究分析,提出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的“二环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企业技术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结构”
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力的“二环结构”犹如一个细胞,核心驱动力是细胞核,内在驱动力是细胞质与细胞膜。由核心驱动力、内在驱动力组成一个独立有序的、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企业自主创新内驱动系统,驱动企业持续自主创新。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 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美)奈 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王 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英)克利斯·弗里曼,(英)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Miller D.Enterpreneuship correlates in three types of firms[J].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70-791.
[6](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赵 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美)威廉·A·哈维兰. 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 张 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9]许小东.技术创新内驱动力机制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2,(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