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偶发事件的艺术处理

2011-12-29陈相君

成才之路 2011年25期

  偶发事件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发的、意料不到的事件。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都较差,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十分钟,都有可能发生偶发事件,让教师难以预料和预防。去年的一次偶发事件,使我受益不浅。
  记得那天下午,我正在上课,班里挺安静的,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突然,有个后排的男生粗声地说了一声:“扔什么扔!”大家都转过去看着那个男生,我走到他的身边,他说:“李林(化名)朝我扔橡皮!”李林是班里个头最大,体重最重的一个男孩,他体育非常好,是学校体训队的,平时在班里也挺有权威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是人却不错,下课经常会主动和我说话。我走到他的桌旁,看见他的课桌上的确有一些切碎的橡皮,我不想终止我的课堂教学,我就轻轻地对他说:“李林,你不要再扔橡皮了。”可没想到,他却态度强硬地说:“我没扔!”我就说:“扔没扔,你心里总清楚吧。”他不吱声了。我也没和他争辩,继续微笑着上语文课了。没想到,下课后,我正整理着我的教学用书准备离开教室时,教室的后角落里一阵嘈杂声。原来,李林正把刚才那位同学摁在墙角使劲地揍他,我赶紧过去大声地喝住了李林,李林放开手走开了。他情绪比较激动,我没有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去,我暂时也不去找他谈话。之后我也不和他说话,上课也不提问他,而他总是低着头,有时偷偷地看我的表情,这样持续了两天。有一次,我去班里时,坐在他周围的女同学对我说:“李林这几天可烦了,老是对我们说吴老师不理他了。”有一位男生也跑过来对我说:“吴老师,李林说你不理他了。”我笑笑不答,我想该是找他谈话的时候了。我就对那位同学说:“你帮我叫他到办公室来。”李林到办公室时,见到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搬了个凳子让他坐下,对他说:“李林,我们今天就很随意地很平等地谈谈心。我觉得你平时也挺主持正义的,班里其他同学打架,都是你去把他们拉开的。我们就暂且不追究你那天到底有没有扔橡皮了,但是如果你觉得打架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你平时为什么还要去劝别人不要打架呢?”他说:“老师,这几天,我觉得过得挺不舒服的,我用打架处理问题是错的,对不起!”我笑着说,“你不用和我说对不起的,而应该对那位同学说才对。”他点头答应了。当我下午去教室上课时,他早就和那位同学有说有笑了。孩子毕竟是孩子!
  师生之间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个性和见识也随之增长,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自尊心特别强。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能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现代教育理念更推崇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教师更多地贴近学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目标。
  总之,偶发事件千形万状,教师在处理时要把握好控制的艺术、调查的艺术、感化的艺术,把难以处理的事件处理得“化险为夷”,真正把教育方法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让偶发事件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宁安市镜泊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