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

2011-12-29陈向红

成才之路 2011年25期

  十几年来,我一直带大班的孩子,去年带的是最活泼的一个班,今年带的却是最“温顺”的一个班,老师问一个问题举手的寥寥无几。班里有个特别的孩子叫QQ,活泼就写在脸上,课上东张西望,做鬼脸给同伴看;课后在室内室外追逐打闹,伸出腿勾倒别人后,欣喜不已。小朋友们很不喜欢他,常常告他的状。
  面对这种“另类”,我得对他“刮目相看”了。这样的孩子,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游戏,没有规则,不讲纪律。
  如何才能让他有纪律性,讲规则呢?我首先把他从坐了两年的最后角落位置调到最前中间。每天用目光和他交流。课上,我发现他一走神,就用腿碰碰他,听课认真了,我就对他悄悄地竖起大拇指。集体活动时,简单的问题,我就把目光投向他。记得开学初,他总是很快地低下头或移开目光。我就直接喊他的名字,并投向他鼓励的目光,他只好站起来,用很低、很不自信的声音回答。他的目光仿佛在对我说:“我说不好,老师,饶了我吧。”只要他开口了,我就让小朋友为他鼓掌。他总是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看看大家。渐渐地,我会用目光示意他举手,他会会意地举手,大声地回答。不管答得对与错,参与了,就是一次努力、一次进步。当听到来自同伴的夸奖时,幸福总是洋溢在他的小脸上。
  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的”,可塑性很强。
  下课了,我先把他拉在手上对小朋友们说:“你们去小便吧,我和QQ小老师在观察小朋友是怎样慢慢走的。”我主动去拉他的手,他那不知所措的样子,真可爱。小朋友们羡慕极了。等大家都出来了,我再让他去,然后让自制力强的孩子和他游戏,让他逐渐改掉追跑的习惯。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你给他阳光,他就能回报你温暖;你给予他雨露,他会用甘泉来回报你。我继续用我的方式悄悄地去影响他。早上,在做操前,我会先提醒他要学会排队,做操要有精神;喝豆浆、发点心时,我让他做老师的小帮手;课上,给他鼓励、期盼的目光;游戏中,送他肯定的微笑;午睡时,抚摸他的头,告诉阿姨让他第一个起床……工夫不负有心人,QQ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一天,他的奶奶很晚才来接孩子,抱歉地说;“我忙忘了。”并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QQ的爸爸妈妈都在打工,早出晚归,管不了孩子;爷爷奶奶忙于家务和农活,管不住孩子。奶奶坦诚地说:“这孩子好调皮,回到家,疯玩。爸爸妈妈节假日,发现孩子做错了事,就会狠狠地打他。他呀,被打油了。自从上了大班,孩子变懂事了,还会帮我做事,做作业也不用我们提醒了……”
  我悄悄地告诉她:“好孩子是引导出来的。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就要告诉他错在哪里了,好孩子应该怎么做……”然后,我又和她交流了“尿床”的事情。
  那是不久前的下午,我去午睡室接孩子回教室,阿姨正在问他:“为什么你的裤子不湿,被子和床单却湿了?”他看看我,轻轻地说:“是我流的汗。”我闻了闻,眼睛一直不温不火地看着他,他还是不开口,我示意他先回教室。几天后,我又想到了这件事,就悄悄地问他:“上次床上是你尿的尿吗?”他看看我摇摇头。又一次午饭后,他正在和小朋友开心地玩,我把他拉到一边问:“上次床上为什么湿了,我相信,你一定愿意告诉老师。”他很诚恳地说:“我尿的。”“为什么?”“我有意尿在床上,让和我一起睡的小朋友笑笑,玩的……我给阿姨添麻烦了。”孩子轻轻地舒了口气,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一声不响地给他贴了朵红花。
  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发现,QQ头上还贴着那朵小红花。奶奶说,QQ昨天可开心了,晚上都不敢睡觉,生怕小红花掉了。他的举动表明,他太在乎这朵小红花了。我突然觉得他很可爱。从那以后,我就常表扬他聪明,可爱,又不剩饭。渐渐的,QQ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爱说话,爱表现,抢着举手,成了老师每天必夸的孩子。真的,好孩子就是夸出来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揣摩儿童的心理,只要耐心等待,总能找到让幼儿乐于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们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切的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幼小心灵对我们的一言一行很敏感,把我们老师对他们的态度看得很重。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应该热情对待每一个孩子,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关心,老师多一份爱抚,孩子就多一份温暖,多一点进步。
  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需要耐心。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幼儿阶段不是通向成人的必经之路,幼儿是与成人平行共同成长的,我们成人应该向幼儿学习,幼儿有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每一名幼儿都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作为老师,关心幼儿、热爱幼儿是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最基本的承诺。促进每名幼儿富有个性地、充分健康地发展,这也是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作为老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社会的成员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负责,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我们老师要给那些所谓“另类”的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充满阳光的集体里。给他们空间的同时也要给他们时间,老师也要学会等待。
   (如东县岔河童乐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