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2011-12-29孟英斌

成才之路 2011年25期

  一、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环境问题在现代社会越来越严重,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环境问题,增强环境意识,探究解决方法,我们试图探讨将环境教育贯穿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环境观察、实践、调查、分析、归纳,获取环境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走出长期以来只在课堂上大量灌输知识概念,忽视实践技能,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贯彻四个“必须”
  (1)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紧扣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时代要求我们培养一代素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学生情意、操作技能和认知协调发展。
  (2)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紧密联系乡土地理内容。第一,各区域都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必然采用不同措施。结合学校所在的具体区域进行研究,能培养学生严谨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第二,乡土地理是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平台。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研究的能力。
  (3)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管理好外出调查的学生。为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与课改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间取得可行的转化措施。其次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以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学校的关系网、学校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学生生源的分布,制定对学生外出调查的管理措施、学校的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等情况,这些方面都是必须考虑和做好准备的。
  (4)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构建一个可行的模式。开展好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章法和模式会出现乱糟糟的现象,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和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设计出切合实际的学习活动方案和模式。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