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11-12-29姚利霞

成才之路 2011年25期

  摘要: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自暴自弃,给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才可以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发现大量的中职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不感兴趣,望而生畏,怯而止步,有的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自暴自弃,导致成绩低下,形成了数学学习障碍,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数学其实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来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应该先改变学生“数学枯燥无味”这一观念,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性和求知欲。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因而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有关资源,进行课前引入,先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其次,可以适时开展活动,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或教学游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推导、计算活泼生动;可以引用生活、生产实例,使数学的理论知识易学、易懂、易记;给学生们讲当今世界闻名的数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的传奇故事来引入数学的过去和未来,从他们的成长道路中,渗入数学的发展史。再次,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来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二、加强数学课与专业课和实际生活的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传统的升学导向转变成了就业导向。所以,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应该与专业课紧密相结合,达到数学技能与专业技能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数学在生活和专业方面的应用,要紧扣中职学校专业教育的特点,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收集大量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实例,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不断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的作用,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时,引入最近股市行情中几种股票的走势图,让学生去分析哪段时间上升,哪段时间下降,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亲身体现到了学习函数单调性的作用。又如,在学习了“函数”这一章节的知识以后,我要求学生就常接触到的手机上网收费问题,做一个调查并总结,然后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学生调查如下:
  手机上网实行包月制度,有两种包月套餐,一种是每月6元,5M的流量上限;还有一种是每月15元,20M的流量上限。如果每个月超过包月套餐允许的流量范围,则每5K收费为0.02元。依此,列出了手机上网费用y(元)与流量x(K)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根据列出的关系式,有一位学生就对照自己某月上网浏览了8M的流量,算出当月手机上网的费用为18.36元,因此采取第二种包月制度更划算。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数学无用论”的思想,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的目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教育。”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和用途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因为这些思想方法有时在生活中也会用到,要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比如: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科学上突破、技术上创新等发明创造往往是从猜想开始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忽视了猜想等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不好学、总是在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想。要想法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感受到学数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数学的教学任重道远,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教师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每个教师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充分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中文.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