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1-12-29王瑞双
成才之路 2011年25期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关系到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思想道德是劳动力素质的灵魂。目前我国中等职业生存在着理想信仰庸俗化,个人品格自私,漠视诚信,心中空虚等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角度,准确把握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劳动力素质;中等职业教育;思想道德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正从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其中劳动力的素质是核心,职业教育是关键。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仅包括劳动技能及相应的科技知识结构的提高,也包括其灵魂——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中等职业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堪忧。本文试从现状及原因两方面进行解剖,以更好地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道德工作,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合格的劳动者。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中职生除了思路敏捷、眼界开阔、个性鲜明、重视自我、富有朝气等青少年普遍具有的特点外,主要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理想信仰庸俗,价值选择向“钱”看,唯“近”是“途”。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与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许多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比不上大学生,国家、社会、民族的未来是大学生们的事,自己做不了“大”事,将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至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民族复兴大业对自己都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这种思想只从狭隘的个人家庭、眼前利益出发,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在他们看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社会公德、祖国振兴等都是空洞无用的说教。人们做事总是先权衡利弊,然后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就是价值取向与选择。当今许多中职生不是从自己及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及长远需要出发,而是时刻涌动着强劲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浮躁之风盛行。学不学哪门课看有没有“用”,学什么专业看钱能挣多少,活动参不参加看是否有利可图,到处追寻成功“秘诀”“近路”,企盼一夜暴富或走红。
(2)在微观的个人品格上,许多中职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谈不上社会公德与责任,漠视诚信。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他人与社会,他人与社会为“我”而存在,作为个体的“我”也为他人与社会而生活,三者是有机统一的。人们常听许多中职生抱怨父母、老师、亲朋没有为他做什么,社会如何对他不好,然而他们却无视父母生活实际能力,手机、MP3、名牌衣服一件不能少。因母亲不能满足其要求,上海留日学生在机场当众连刺其母九刀的愚蠢行为是何等自私与冷漠!不排队,拥挤公交车,对老弱病孕熟视无睹,公共场所大声哄笑,上课不关手机,男女生当众亲热见怪不怪;公开交流考试如何作弊,如何做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他们看来,诚实守信俨然成了“落伍”“愚昧”的代名词。
(3)从个人心理上看,许多中职生空虚无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病患。近年来,“郁闷”一词成为包括中职学生在内的流行语。“郁闷”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出问题的笼统反映。“郁闷”之下无法应对生活的磨炼和挫折,在得不到及时疏导情况下容易走向极端和偏激,为了一点小事残暴地手刃同伴,为了些许委屈而不负责任轻生自贱,离家出走……如今,中职校园里公认有两件大事——上网、“恋爱”。网络是信息时代的标志,爱情本人生之美,然而众多中职生在这两个方面却是精神疾患的真实写照。上网就是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网恋……长期迷恋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离了网络整个人就是丢了魂一样空虚无聊。其所谓之“恋爱”,就是赶时髦,找刺激,打发时光,无聊之极,实在无事可做而仅能做之事。这样一来,滋生众多社会问题也司空见惯了。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职生毕竟是青少年,他们在思想道德上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责任更多地在于社会、学校及家庭。
(1)社会整体客观环境是中职生思想道德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意识上来。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优点反映在人们思想上是平等、效率等观念,而它的弱点与缺陷也必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引发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丑陋现象,其又不可避免地被传导到中职学生身上。其次,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为保证其在经济、科技上长期优势,利用全球化把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到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统治和文化侵略。再加上敌对势力的兴风作浪,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文化思潮、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对缺少鉴别能力和批判力中职生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最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不可避免地“遗传”给中职学生而不时显现出来。
(2)学校教育在德育上的重大失误是中职生思想道德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一直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情况。二是课程设计理想化,在内容上泛政治化。三是思想道德教育手段方法陈旧,简单灌输,易在学生中滋生厌恶之风。四是学校受社会影响,泛经济效益化。五是有些教师有素质缺陷,不能起到德高为范作用。
(3)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中职生思想道德产生问题的直接原因。父母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持久深远。许多家庭在教育中存着些许问题:一是“重智轻德”现象严重,只要求“主科”高分,其他品德行为均是“小”问题。二是部分家长本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有些残缺家庭易导致孩子性格缺失。四是部分家长偏激失控,对待孩子简单粗暴,对孩子失误动辄就打骂,易造成他们自卑封闭、性格孤傲和心理逆反。五是许多家长外出打工或忙于生意,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听之任之等。这些都是中职生思想道德产生问题的最初、最直接的原因。
综上,我国中职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是现实的,究其原因,虽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最根本的在于社会、学校、家庭。明白了这些,面对无辜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心态、方法都会有根本转变,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治病救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信阳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