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2011-12-29陶彦平
成才之路 2011年25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智能的开发者。教师在从事崇高而神圣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则,调节着教师与学生、教师集体及社会的相互关系。这种教师职业道德是全体教师顺利地进行教育工作,履行崇高职责的重要保证。然而,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呢?
一、热爱教育,无私奉献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规范就是热爱教育,教书育人,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和思想基础。教师职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识、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荣誉感,才能热爱教师职业,投身于教育事业,把热爱教育之心落实到行动中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这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宗旨,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内容。
二、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作为教育活动主要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职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1)教师应热爱学生,这是教师应具有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热爱学生,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是教师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必须有一颗爱护学生之心,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才能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方法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爱护学生,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温暖之情,cXsA3w4aGG4+UDB560kQkQ==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强烈,就会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学习的效果也就更好。
(2)教师应具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素养,这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言行,不仅会使学生油然而生敬意,而且还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根据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心理特征,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等等,“以身立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做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