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个性发展的舞台

2011-12-29邢晓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0期

  社团招募会——尊重个性,自主选择
   “我终于加入机器人社团了!”伴着兴奋的喊声,一名学生从拥挤的人群中冲出来,热烈的气氛笼罩着学校的小广场,社团招募现场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天文社”、 “数字图书馆”、“西语社团”、 “民乐团”、 “篮球社”等40多个社团,用精心设计的海报、宣传画和精彩纷呈的表演展现着社团的风采。动漫社、陶艺社、机器人社团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社团负责人与报名者进行着双向选择,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招聘会”……
  社团实践——拓展学识,感悟体验
  “这是我们种植的花生,请您品尝。”开心园艺社团的学生们捧着一盘水煮花生,请老师品尝,他们的眼睛里闪耀着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自豪。
  学生有理由自豪。学校西北角的小菜园是他们自己开垦的,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实践基地。菜园里有玉米、白菜、大豆、韭菜、青椒、番茄等二十多种蔬菜。从春到秋,学生们在这里打垄、播种、浇灌、除草、收割……
   校园生态社团的同学们正在实验室制作蝴蝶、甲虫的标本,他们小心翼翼地传递着昆虫样本,像是怕惊扰了“睡梦中”的蝴蝶。一位学生说:“我会精心制作标本,因为它曾经是一个美丽的生命。我要让它们的生命还以另一种美丽的方式延续下去。”
  我的社团我做主——自我管理,自主创新
   “杀!”“闪!”“桃园结义!”……顺着声音走进初二(1)班的教室,学生自主创办的“三国杀”社团正在进行实战演习。 一名男生向我介绍:“我是团长,也是‘指导教师’,刚给他们讲完课,教材是我和其他两名同学编的,我们还研发了一套学校师生的‘三国杀’牌,我要把这个游戏转变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工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学生智慧的光芒和自律的信念。自主管理使社团活动更贴近学生。刘睿祺是学校天文台的第一任台长,他组建了学校的天文社,组织同学观测天象、记录数据、举办讲座、进行社区科普宣传,假期到坝上、青岛等地进行天文观测。社团从人员招聘、活动组织到日常管理、考核奖惩,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社团节——汇报展示,交流分享
   社团节是同学们快乐的节日。大礼堂的舞台上,合唱、舞蹈、民乐、朗诵等表演赢得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剧团自编自导的校园剧成为每年的压轴大戏!各活动场地上,其他社团也绞尽脑汁,展现着各自的风采:机器人正在灭火,模型舰队正在起航,历史社团复原了古建筑模型,摄影小组拍摄了精彩照片,陶艺社展示着他们的软陶泥塑作品,魔幻化学社团的同学在表演化学魔术,创新思维社团在讲解各种益智游戏……
   社团节是学生们展示交流和张扬个性的舞台,在这里,你会看到自信、欢乐、和谐、创新。
  让爱好延伸——社团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我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我做的船模,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动力船模。”获得北京市青少年金帆奖的窦天宇正侃侃而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获得了国际航模锦标赛金牌。做船模不但没有耽误我的学业,反而让我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学习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成绩也不断提高。我刚刚收到了北京四中的录取通知。”这个曾经腼腆的男孩已经变得成熟而自信。
   社团能带给学生什么?是创造、是发展、是信心、是执着。新鲜生动的学生社团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开辟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