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双肩挑两胜任”的教师
2011-12-29孙清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0期
从“过多关注学科教学的应试教育”转向“开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双肩挑两胜任”——既能胜任常规课堂教学,又能带领学生开展实践研究。培养“双肩挑两胜任”的教师,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执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学校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制定了量化指标。例如,《京源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考核标准》规定中学高级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主动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或班主任工作,出勤率95%以上;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解决学生学习、思想、心理问题的能力强,学生满意度90%以上;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成绩突出。积极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或指导一个学生社团,成效显著。围绕专业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独立主持一个研究课题,每学年写一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或教育、教学论文。
2.启动“阶梯计划”,加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学校启动“京源学校教师专业成长阶梯计划”,共有5个项目: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运动”;针对区级教学能手的“后备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针对市区骨干教师的“骨干教师加固工程”;针对市学带、市骨干的“名师卓越工程”;传承老教师教育思想的“老教师工作室”。
3.构建多元高效课堂模式,提升教师学科课程执行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模块以及个性教学风格,积极构建多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学习课型教学模式为:依据教学分析(教材、学生、条件)确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找话题→话题案例化→案例问题化→问题系列化→寻找问题解决策略→反馈矫正。
4.开展本体知识测试,夯实教师专业基础。教师的“专业本体知识”是教师学科身份证明,也是教师专业基础,扎实的“本体知识”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为了夯实教师专业基础,完善教师学科本体知识,我们定期开展教师学科能力测试,包括本体知识考试与课标解读,不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同步参加学科考试,全体教师每年要参加一次高考题的测试。
5.改变教学认知模式,建立发展的金字塔型认知结构。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有效避免题海战术,必须改变教师教学认知模式,即“上位归纳、下位演绎”。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对有限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归纳出一个共性且有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并且能够进一步探索更高层次的有效方法——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