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伴我一路花雨

2011-12-29李丽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0期

  小时候看过一场电影,名字、内容记不得了,唯有一个慢镜头印象至深:漫山遍野的桃花呀,那真叫美。一位白衣蓝裤的大姐姐领着一群孩子在花间飘飘悠悠、飘飘悠悠地奔跑着,欢笑着,快乐得像神仙一样!那时就想:我长大了,也有这样的快乐吗?长大后,我真的站到了讲台上。可是,面前抹着鼻涕、叽叽喳喳不会安静的孩子,却让我发愁了:整天和这些连手脏了都不知道洗的毛孩子在一起,教他们1加1等于几,还有那些鸡毛蒜皮永远打不完的官司,天哪,完了,我的一生成了鸡妈妈了!烦躁的心态,教育教学技巧的不成熟,使忙碌的工作成了压在心头的重负。于是,每天拉长着脸进教室,吼一嗓子让教室安静下来,三下五除二地判着官司……哪有鸟语花香,哪有欢声笑语,只感觉路漫漫的沉重与无望。
  偶然读到了陶行知老师《四颗糖果》的故事,让我如沐春风: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陶老师的正面引导,深深触动王友的心灵,使王友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教育,原来如此美妙,如此动人!大师的风采,让我闻到了教育领域的一缕花香,沁人心脾,产生尝试的欲望!
  从此,我不再拉长着脸进教室,而是满面春风,笑意荡漾。看到笤帚扔得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我会说:“你们是一群文明的孩子,从今天起,也会让咱班的笤帚文明地排好队,是吧?”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回应我:“放心吧老师,看我们的,保证没问题!”果然,笤帚们从此文明起来。看到地上的一片废纸,我弯腰捡起,随意说一声:“可不能让这小东西坏了咱文明班的大声誉。”孩子们纷纷弯腰,检查自己的周围……在融洽的氛围中,孩子们眼神中的胆怯少了,快乐多了,特别喜欢围在我周围给我当小助手,有时还拉着我的手邀请:“老师,跟我们玩跳绳吧!”看着眼前小鹿般活泼的孩子们,快乐涌上我的心头:谢谢大师,让我看到了桃李的绽放,浸润到浓郁的花香!
  书,因此成了我的心灵挚友。书桌上,沙发上,枕头边,随处可见。节假日,打扫完卫生,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便开始了我幸福的书香之旅;晚上,家人看足球,沙发上的书便给我带来一份宁静;睡觉前,枕边的书送给我一份精美的小餐……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陶行知老师嘱咐我: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告诉我: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累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倒,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爬起来,那他会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教育是慢的艺术,平时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些等待。在我管理班级遇到困难的时候,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为我答疑解难……书的精华滋养着我,我的工作也悄悄发生着质的变化:少了些烦躁,多了些平和;少了些埋怨,多了些快乐;少了些责罚,多了些宽容;少了些专制,多了些民主;少了些猜忌,多了些信任;少了些批评,多了些鼓励;少了些冷漠疏远,多了些温馨亲情。沉浸在书里,如沐浴着花雨,智慧在生长,心灵在清澈,情感在升华,快乐在飞翔!孩子们童真的眸子,花儿般灿烂的笑脸,常常使我仿佛来到那个遍野鲜花的意境里。你不妨跟我来欣赏工作中的几片花絮吧:
  “老师好!”晨光中,一声声清脆的问候,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让我心里的快乐荡漾。啊,愉悦的早晨,是孩子们送给我的。
  “老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