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导练”促学生写好英语作文
2011-12-29张文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0期
英语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写作过程中,用词是否贴切,文法是否正确,句式是否多变,文采是否有生气,与写作者的语言功底和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教师的“点拨导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重要意义。以下,我借助两个片段来阐述自己是怎样运用“点拨导练”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希望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有参考价值。
教学回放
[片段一]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his is my sister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写作的: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全家福,画面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等人物。在进行写作训练前,我并没有提出让学生写一段话的要求,那样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是先让学生说出简单的一句话。随后,我引导学生加入一两句介绍人物个性特色的句子,如兴趣爱好、职业等,从而形成丰富的段落语句。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说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最后,我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梳理好的句子连贯地口述,并书写出来。很快,一篇篇语句连贯通顺,富有情趣的文章就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片段二]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我让学生写My father。人物描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但从以往学生的文章来看,学生表达的内容常常散而乱,层次感差。究其原因是他们不会为文章构建一个好的框架,即拟定提纲。基于这种状况,我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人My father为切入口引导学生:“I know you love your father.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ther?”(我知道你们喜欢自己的父亲,你能谈谈你的父亲吗?)面对这样一个熟悉的话题,学生们想表达的内容很多,我首先让学生分组口头描述。我发现学生所提到的内容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在这些描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归纳自己着重想说父亲的哪些方面。在点拨引导、讨论总结中,我板书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框架。课堂的教学步骤也顺利转入下一个环节——如何让文章丰满起来?通过师生互动形式的讨论,我根据其中的一点,如父亲的job方面再加以展开,让学生列举一些描写人物工作的句型。有了这一环节的示范,学生们根据自己选择的不同角度再次进行分组,就自己所选人物的某一方面展开讨论。学生经历了小组的思维碰撞与口头表达后,我再让学生进入书写环节。
最后,作文的讲评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挑选了两份投影出来给予比较和讲评。在讲评完基本的句式后,我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同时,观察有没有好词好句。学生边说我边用红笔加以勾勒,师生共同探讨文章的框架与句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路,当他们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不再无从下手。
教学反思
以说促写巧点拨。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害怕英语写作,缺乏自信心。我避重就轻,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挂钩,经常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产生一种想把自己意思表达出来的愿望。此时,我巧妙点拨,让学生围绕题意造句,培养他们的口头作文能力。最后,我引导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由说到写,以说促写”的学习过程,消除了学生表达的紧张感,充分的讨论环节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句段成篇分层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构建写作提纲的意识,无论写任何主题的文章,都应该构建一个写作提纲。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写文章要围绕中心句,要有层次,要用一些好句型使文章更丰满,要用连接词来使自己的作文更有条理。
讲评修改讲时效。选择有典型讲评意义的一篇或几篇习作集体分析,然后师生共同就其形式和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讲,改正不妥之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基本方法,又能使学生及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再加工,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文,达到主题明确、内容翔实、层次分明的要求。
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采用多样化训练方法,遵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创设写作环境,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导练训练”,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使写练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