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

2011-12-29李玉华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5期

  新课程标准中“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新课程把估算内容穿插在各年级各阶段的学习中,尤其是乘、除法运算中更显得突出,估算优势作用明显较大,与估算有关的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和怎样进行估算。(例如:一是方便、二是接近生活、三是实际应用广泛。)其次了解估算的价值、目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兴趣和动力;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方法,知道什么时候要精确计算,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估大,什么时候要估小,什么时候要应用“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等;把书本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沟通并联系起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情境形式让学生进行判断练习,巩固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基本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基本的数学意识,是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的途径。再者,兴趣是做事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推动下学会估算,巧用估算,乐于估算。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估算,还要特别诱发学生的估算兴趣,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广泛应用估算。
  一、重视估算方法的指导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用一种简便的方法知道答案的范围。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估算能力的基础。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估算的方法。小学数学中的估算主要是围绕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的。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取近似数估算、看数位估算、结合规律估算、联系实际生活估算等。
  当然,估算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方法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不断去发现和总结,从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估算能力。
  二、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估算方法后,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训练,在教学中时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估算。
  1.在计算前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计算前进行估算,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估算的方法。在计算前多问:得数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在计算前估算,知道了得数的大致范围,为下面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
  2.在计算后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师经常在计算后,问一问学生:计算结果对吗?为什么错了?是否符合在计算前的估算范围,是否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等。平时也要求学生自己在计算后估算,在发现问题后,做到及时改正。经常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估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估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简单地认为估算结果越精确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方法。
  这样,学生在运用估算时体会到估算的数学价值,相信估算是有用的,如果长时间坚持在计算后估算,学生肯定会尝到估算的“甜头”,就会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当然,估算习惯的培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提供给学生估算的机会和多指导一些估算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实现估算在数学能力培养中的价值。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太平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