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2011-12-29陈建红朱涧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5期

  摘 要:“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参与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率低的现状,认为教师应该从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精心备课、活用各种教学方法、巧用软件加强调控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课堂
  参与。
  关键词:课堂参与;民主平等;软件调控
  
  学生参与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是课堂的主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促进学生参与[1]。信息技术课堂中,一些学生迷恋聊天、游戏,还有些学生是因为基础差,对上课失去兴趣。信息技术教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学生参与的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谈一些看法。
  一、民主平等,启发鼓励
  马斯洛的需要阶层论认为,只有尊重等需要满足后,才能发展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客观、公正,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习变得富有吸引力。师生情感交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心里踏实,这将会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群体也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和蔼的教学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二、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在备课时,教师除了要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如:给学生提供教学素材、电子作品范例,检查教师机、学生机工作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教学控制系统是否可用……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即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操作。这样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会有心理准备,讲课时内容会更丰富,也能体会到学生完成任务后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成就感。[2]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但要有自己的上课教案,还应给学生提供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以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强互动,全员参与
  1.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喜欢参与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教师可创设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3]。如讲授《建立软件资料库》这节课,可创设情境:
  ①平时同学们用电脑都会做哪些事?②请同学们下载“大鱼吃小鱼”小游戏并安装,看谁能先玩起来。然后,教师很自然地引入软件这个概念。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促使学生自觉参与
  教师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学生的兴趣是暂时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维趣”。合理利用“任务驱动”能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建立软件资料库》一课中,教师布置学生下载游戏软件安装应用,学生发现下载速度很慢。教师顺势给学生安排任务,任务一:下载“迅雷”保存并正确安装,尝试使用“迅雷”。任务二:使用“迅雷”下载“光影魔术手”,保存并正afa5866487f367bb5bb0b40c88484652f41c17dfff240194f930d56ddcb0f4e2确安装。拓展延伸:请利用安装好的“光影魔术手”软件修改自己班级的照片……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参与课堂教学。
  3.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全员参与
  由于社会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很大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法”。首先,对学生进行适度分组,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同质分组等分组方式,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其次,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评价学习效果、设计学习媒体、布置作业等方面应增加可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法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适合的条件下求得最佳发展。
  四、巧用软件,加强调控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加以监控,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信息技术课,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如果缺乏必要的监控,学生就会随意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信息技术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软件资源为教学服务,如教学管理软件“极域电子教室”,是一种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该系统功能齐全,能够覆盖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各功能个性化配置丰富,便于各种教学情况的灵活应用,非常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特色的发挥。
  良好的信息素养不仅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柯贞莲.如何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J].广西教育,2005(12):40.
  [2]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07.
  [3]余玲娅.优化教学情景实现师生互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95-97.
  (作者单位 陈建红:浙江省丽水莲都区碧湖中学 朱涧阳:浙江省丽水莲都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