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课文素

2011-12-29吕晓斌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5期

  考场作文中,常看到:有些考生材料缺乏,有些考生材料不合题意,有些考生材料陈旧,由于考试时间有限,情绪紧张,纵然考生们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结果也难得佳作。
  殊不知,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鲜活新颖的材料俯拾皆是,尤其是课文中的诗词妙句,可谓字字珠玑,只是我们舍近求远、熟视无睹罢了。一个聪明的考生,总是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如何善用课文素材,为高考作文增光添彩?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对课文相关事例进行归纳整理式概述,让考场作文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围绕话题,对课内相关事例进行归纳整理,密集有序的进行组合,会让考场作文语句流畅、意蕴深刻。先看一优秀作文片断:
  翻开《史记》,看秦王统一天下,项王乌江自刎,廉颇负荆请罪,屈子怀石投江……每当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眼前,那些故事也仿佛昨天刚刚发生过。时间只能销毁一本又一本《史记》的版本,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写道,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本书能传之后世,绽放其应有光辉。而今,他的梦想已然实现。时间风化掉了那些卑俗的记忆,却让一位史官的不朽愈发凸显。
  这是2007年山东省高考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作文的优秀片段。品读这些文字,我们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倍感亲切,这是因为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来源于我们的课文。
  建议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课本与读本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围绕几个专题进行专题整理归纳。如以“在逆境中成长”为话题,可将教材中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谢坤山在画布中搏斗的人生等身残志坚并有所成就的优秀人物事迹、名言归类整理,并高于课本,对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用自己的语言铺写课文事例,让考场作文新鲜、富有个性
  比如下面的例子:
  围绕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课内事例进行铺写,从中透露出自己的见识,显示自己的文采,如:
  远离世俗,走近田园。我再也不必去看世俗的种种丑恶,我看到的是暧暧的远人的村庄,看到的是依依的墟里的炊烟。东篱下,我悠然采菊;南山中,我游目骋怀……
  人是渺小的,身在江湖,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人生路上的沉浮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为什么要为不可能的事撞得头破血流呢?如果距离能带给你轻松,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
  以一颗平淡的心体味田园风光,品味农家乐趣,你会发现,距离的变化令你欣喜,在这里,你能找回自我,你能找回人生的真谛,找到灵魂的家园。
  我站在田园中,绿草的气息夹杂在阵阵微风中,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朵朵菊花上。我微笑着,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距离》片段
  这篇文章的片段完全取材于课文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得灵动智慧,思想深刻。对陶渊明远离官场,回归田园,回归自我本性的分析颇见功力。
  建议学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背诵经典篇目的时候,要吃透挖掘课文,一篇《归园田居》道出了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轻松和喜悦,老师在讲解文章时必然会补充一些背景材料,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贯穿起来,深入思考,灵活运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学习中的有心人,从课本中可以开掘出很多这样的材料。
  三、调动课文妙句,让考场作文熠熠生辉
  围绕话题,旁征博引经典古诗词、名篇佳句,印证主旨,营造丰厚的意蕴。如: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望月》片段
  建议学生对课文中的古诗词名句可按托物抒情、思乡念亲、羁旅情怀、春思秋愁、佳节感怀、江山游踪、田园闲适、知己友情、壮志豪情、爱情咏怀等分类归纳整理,熟读成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为做好古诗词鉴赏题与名句默写题奠定基础,又能为写作文提供充足的材料,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课文材料的运用,大多为取其一点,或截取一个片段,或挖掘一种意蕴,或提炼一个观点,全靠考生驾轻就熟、运用自如。事实证明,善用课文素材,的确能让考场作文切合题意,突出中心;显得丰富,意蕴深远;显得新鲜,富有个性,为高考作文增光添彩。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