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ATⅡ Biology:对细胞呼吸内容的解析

2011-12-29谢友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5期

  摘 要:在SATⅡ Biology中,细胞呼吸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这和必修内容很相似,它主要包括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具体的场所、反应,无氧呼吸等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有氧呼吸;糖酵解;克雷布斯循环;电子传递链和化学渗透作用;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在SATⅡ Biology考试的内容很多和高中必修课本内容重合,但有些又难于高中必修要求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出现后要仔细对待。笔者通过几年的SATⅡ Biology教学来解析这部分
  内容。
  1.对于呼吸的总概述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氧化葡萄糖的过程,逐步释放能量,合成ATP,这些ATP贮存的能量释放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比如肌肉收缩、神经冲动传导和主动运输等。
  2.ATP
  ATP是高能分子,储存的能量立刻就可以释放出来用于生命活动,ATP中含有三个磷酸基团,一分子adenosine腺苷(adenine腺嘌呤+ribose核糖)。ATP释放能量之后,就变成更为稳定的ADP和Pi,当ADP吸收能量之后,又变成了ATP。
  3.细胞呼吸的类型
  3.1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糖酵解(glycolysis),克雷布斯循环(the krebs cycle)和电子传递链(ETC)
  第一阶段:糖酵解——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ytoplasm)
  反应式为:C6H12O6+2ATP+2NAD+■2pyruvate+4ATP+2NADH
  注意:①葡萄糖比较稳定,需要2ATP提供活化能,在反应中释放4ATP,所以总的来说释放了2ATP。ATP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的(吸收的能量是化学能),2分子NAD+被还原,产生了2分子的NADH;②本阶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属于有氧呼吸的无氧阶段。
  第二阶段:克雷布斯循环(the krebs cycle)——发生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matrix)
  本阶段分为两步:Part1: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辅酶A的
  产生
  Part2:克雷布斯循环
  注意:①每一轮三羧酸循环会生成一个ATP,3个NADH和1个FADH2,一个葡萄糖产生两个HS-coA,所以1分子葡萄糖共产生2ATP,6NADH和2 FADH2;②产生的从气孔里逸出或者通过呼吸作用呼出体外。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和化学渗透作用——发生场所:线粒体内膜上cristae
  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上创造质子梯度,这个梯度通过化学渗透作用产生ATP。
  Part1:质子梯度
  Part2:化学渗透作用
  在发生电子传递时释放出的能量使ETC的蛋白质复合体将质子由内膜的内侧通过主动运输到达外侧,造成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外侧浓度高而内侧浓度低,这样就造就了一个跨膜的质子梯度。电子传递链使得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了质子梯度,但质子不能通过内膜,只有通过ATP合成酶的质子通道才进入膜内,膜两侧的质子梯度是一种势能,一旦质子通过通道,这种势能通过ATP合成酶合成ATP。
  注意:①一分子NADH释放的质子的能量可以合成3ATP,每分子FADH2释放的质子的能量可以合成2ATP。②ATP合成的途径为氧化磷酸化。③第三阶段共形成32分子ATP。④电子传递链不仅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而且还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总结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总结2:有氧呼吸的能量流动
  Glucose——NAD and FAD——ETC(chemiosmosis)——ATP
  3.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第一阶段是糖酵解(glycolysis),第二阶段酒精发酵(alcohol
  fermentation)或者乳酸发酵(lactic fermentation)。
  ①酒精发酵过程包括糖酵解把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pyruvate),后又继续变为酒精和CO2,面包中加入酵母粉,通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CO2,使面包膨松,啤酒、葡萄酒和白酒都要依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②乳酸发酵经常发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当机体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气,丙酮酸就变成乳酸,从而引起肌肉收缩疲劳和疼痛。正如所说的:“no pains no gains”当氧气充足时,乳酸就会从骨骼肌上移走,在肝脏(liver)又变回了丙酮酸(pyruvate)。
  由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呼吸包含以上三部分内容,细胞呼吸类型中的有氧呼吸无疑是SATⅡBiology考查的重点,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要结合必修内容学习记忆,一定要重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Deborah T.goldberg.M.S,Barron’s SATⅡ生物[E/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09.
  [2]Judene W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