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2011-12-29刘建枫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5期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匹配主题活动内容,是孩子一百种语言的体现,是孩子创造性表现的有力支撑,更有利于孩子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采取争取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活动中去,通过积极的指导使区域活动更加深入有效,并使区域活动的内涵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主题背景;区域活动;有效性
  
  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较好地满足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有力推动主题活动目标的达成。但由于区域活动对教师而言,没有固定的教材,需靠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教育智慧生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的现象,如区域活动主要作为集体活动的延伸或补充;区域活动有时成了一种点缀或装饰;区域活动的材料单一,缺乏层次性和丰富性;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缺乏足够的内在有机联系;区域活动的安排顾此失彼,难以平衡幼儿此阶段所应获得的基本经验;教师缺乏把主题活动素材点转为小组、个别化区域活动的能力;教师缺乏观察指导的能力等等,反思这些现象,我认为,要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多维分析主题,优化活动内容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顾名思义,区域活动的设置应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来进行。包括创设的活动氛围以及投放的活动材料等。主题涉及的内容和具体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多元的,但所能表现的主旨必须是一致的。例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背景下,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美术呈现、小小菜场等多种方式来表现秋天的多姿多彩。如在娃娃家可投放一些秋季穿的衣服让幼儿给娃娃穿衣,从而让幼儿在体验中了解秋季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穿脱衣服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美工区,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彩纸、树叶、蔬菜印章等,让他们表达对秋天的感知,可以剪出一些枯黄的落叶或即将褪去绿色的枝干等来以景物衬托秋天。同时表达一个主题,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这样就极大地适应了幼儿的思维方式,可以根据其选择表达方式不同让幼儿来自主选择,满足其思维定向和表达喜好的差异。无论是从活动材料的准备和活动场景的布置上,还是在活动开展的组别划分上,都要在兼顾幼儿兴趣的同时,紧贴活动主题来推动区域活动开展。主题是固定的,但活动形式必须丰富多样,以多元的形式来表达共同的主题应当是开展区域活动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二、合理配置区间,注重区域平衡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秩序的维持是很重要的因素。而要保证秩序井然,就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分配活动区域,使得活动中动静皆宜、各得其所、各取其乐。一方面要保证区域活动配置的全面性,区域活动包含内容的全面性不是说形式多就是全面,不但要形式多,内容也要丰富,能够涵盖主题的方方面面,并且能够生动有效地体现主题。不但要严格避免形式多样而内容片面,而且也要避免内容全面而形式单一。另一方面要保证区域活动配置的合理性。尤其在对区域空间位置设置时,要将区域设置的内外因素考虑全面,既要保持相关联区域的链接,也要避免无关区域的互相干扰。
  三、适时介入指导,提升活动效益
  区域活动通过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推进主题目标的达成。但要提高区域活动的效果,教师的适时介入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介入指导必须要适时,这种指导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例如在幼儿没有开展或正在开展活动中,根据主题需要,在适当时候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投放一些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是教师的隐性介入指导。另外,教师在适当时候要与幼儿一齐动手,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培养孩子的活动兴趣,通过拓展幼儿的思维等,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介入指导要求教师必须细心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状态,思考幼儿的心理意愿和行为方式,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活动构想,促进幼儿活动能力的不断提高,这才能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活动主题的把握是引导区域活动方向的依据,合理设置活动区域则是活动过程的重要保障,而教师的指导是保证活动成效的关键,因此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必须要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有效作用,才能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柳焕.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作用的一些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06(8).
  [2]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