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教育特色 实现学校文化发展
2011-12-29伍学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7期
学校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未来学校的竞争亦是文化的竞争。要赢得学校未来的发展高度,学校必须注重文化积淀和引领。近年来,八宝中学着力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阳光教育特色、实现学校文化发展”的目标,学校文化初具形态。
阳光教育的提出,并非移花接木,而是教育现实的呼唤。社会的急速发展带给人们精神的众多不适应,给基础教育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作为受教育的孩子,尤其处于懵懂成长的农村初中孩子,他们叛逆、消极,学习上容易遇到障碍,多数人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父母离异或者家庭贫困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在他们的内心里,是一片灰色的天空。作为学校,首要的是弥补他们缺失的关爱,用阳光照耀他们的内心,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信心。一个人只要具有了阳光心态,就会正视并积极解决遇到的困难,就会具有热情和活力,也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因此,我们要努力塑造学生的阳光之心。另一方面,作为实施教育的教师,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教育中极易产生功利思想。过分地追求分数,容易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自觉地对优生关爱有加,对学困生产生冷落。教育的全面性、公平性在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中都大打折扣,怎样引导教师走出观念的误区,我们认为通过阳光的寓意能给予很好的阐释。
理念构建。打造阳光教育文化
学校提出阳光教育构想,其本义就是让教育像阳光一样,具有光明、多彩、生机、普照的特点,还原教育本色,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1、丰富阳光教育内涵,形成学校文化影响力。阳光教育内涵包含两个方面:①让阳光照耀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教师比做阳光,要求教师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也就是要用爱心和责任心来关怀、理解、激励每个学生,用开放和包容心看待学生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的身心与知识能力都能和谐发展。②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一方面要求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学校用教师所长、避教师所短,给每个教师搭建提高自己的舞台,提供教师成就自我的机会,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相信学生,树立成功教育思想,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围绕阳光教育思想,学校设计了具有阳光内涵的校徽,谱写了名为“因为阳光”的校歌,提炼出“崇尚和谐,履行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制定了“健康人、规范人、道德人、智慧人、能力人”阳光少年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和思路更加清晰。
2、提出学校办学理念,形成共同教育价值观。阳光教育是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落实在教师的行为上,学校提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让每个同学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教育的阳光。围绕这一理念,提出了学校教育宗旨——用爱心和包容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德育宗旨——让学生每天走进阳光;教学宗旨——让学生每天都有进步;对校训、校风、教风的含义进行了阐释。为了增强教师对这一观念的认同,学校分别组织两批教师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江苏洋思中学和实施成功教育的河南兴华学校学习,这两所学校都是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上成为了全国的特色学校,通过学习,达到洗脑、富脑、换脑的效果。
精神引领。塑造阳光教师团队
教师的阳光决定着学生的阳光,教师的幸福影响着学生的幸福。塑造阳光教师,学校制定了阳光教师评价标准,从“身体有活力、师德有口碑、事业有追求、学习有劲头、生活有特长”五个方面量化评分。2010年教师节学校评选出首届十佳阳光教师,由校长精心拟写颁奖词,隆重表彰,让有为的教师获得了尊重和感动,弘扬了校园正气。
1、高扬职业理想,让每个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爱事业的人才是充满阳光的人。怎样帮助教师从职业的倦怠中走出来,继续保持昂扬的创业精神,是学校当前思考的重点。我们认为这种职业理想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用强校的理想激发教师创业。学校反复分析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去除了教师沉浸在过去荣耀中的夜郎自大。只有学校有品牌,教师才有位置;只有教育教学高质量,才能换来教师生活高质量。二是用追求职业幸福的理想启示教师乐业。教师是平凡人,教书可以是不平凡的工作。每学期开学,学校将师德培训活动当做砍柴先磨刀的功夫,虚功做实,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观看了魏书生、李镇西、霍懋征、周弘等大师的报告视频,让教师思想得到引领。我们认为教育的境界首先是人生的境界,所以在教师中首先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生、热爱职业。三是用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理想督促教师善业。为了执行“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学校引导教师从情感上认识,教好一个学生就是帮助一个家庭,放弃一个学生就是毁掉一个家庭;从能力上认识,好学生教好了是规律,差学生教好了才是能力。所以,学校特别强化了学困生的教育管理,在质量评价、班级建设、教师评比等方面都给那些转差成功的教师以倾斜。
2、倡导读书文化,让每个教师提升自己的境界。爱学习的人才是充满阳光的人。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所校园最好的氛围。学校像学校,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的书香气。我们认为教师就是读书人,读书才能适应岗位,才能提升境界,才能高尚伟大,才能培养真正的文化人。学校开展定期赠书活动,一年来,我们送给教师的图书有《人民教育》专版魏书生“科学民主教育专辑”和郭思乐“生本教育专辑”、李金战《学习哪有那么难》、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等,这些书籍观念前卫,方法实用,成为解开教师当前教育困惑的最佳食粮。学校还自编了教师阅读刊物《八中阳光·教师文摘》,学生阅读刊物《八中阳光》,以奖励的形式鼓励教师订阅教育和人文期刊。同时,为了师生互相促动,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了一口图书柜,为每个班赠送一条读书名言,每天设置了半个小时的静校阅读时间,学校确定每年的四月和十月为学生读书活动月,通过同读一本书征文、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校园读书氛围。在阅读中校园更加宁静,师生的意志更加专注。
氛围影响。营造阳光文化气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环境与人的关系。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走进校园,我们着力给师生传递一种信息:这是一所阳光的校园,让人感觉到温暖,处处激励着人上进。校园文化环境设计选择了暖色调的主旋律。
1、校园文化形成序列。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以阳光教育为主题设计,形成了多个系列。进入教学楼,设计的主题是“阳光走廊”,学校阳光教育特色宣传栏和100个师生笑脸迎接着来校嘉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横幅居于醒目位置,时时提醒激励着师生。教学楼一楼走廊是励志文化,一组励志的图片直击当前学生的弱点,给人心灵震撼;一百句励志名言制作成中英文宣传牌,分布在了校园各个角落。办公楼区域,学校精选当代教育大师的经典语录,集中介绍了全国八个特色名校、大家风范,给教师智慧的启迪。运动场上40多平米的道德墙阐释着道德的内涵,彰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给师生一种无形的影响;餐厅里书香特色和饮食文化相得益彰,学生进餐之余还可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校园的其他地方如甬道、学生公寓、运动场周围等地方,或是文化站牌,或是标语横幅,营造了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增添了校园美感,涵养了师生的灵性。
2、班级文化彰显个性。学校文化必须渗透到班级,也只有当学校文化演变为班级文化时,文化才能产生切实的影响力。班级文化追求主题化和个性化,由学校统一要求,各班自行设计和制作。首先从班级个性命名入手,全校22个班级全部以“励志班”“阳光班”“弘毅班”“雷锋班”“刘翔班”“英才班”等个性班名代替,个性的命名从一定意义上产生了凝聚班级意志的作用。其次,凝练班级管理文化,各班拟定有班训、有班号、有治班格言、有班级目标、有班级全家福、有班主任寄语、有寝室名、有寝室宣言等等,班级文化来源于学生,成为约束、提升学生的精神平台。最后,搭建班级个性展台。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艺节,以班级为单位制作艺术展牌,从主题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版面的设计等,既凝聚着班级智慧,又展示着班级的风采。几十块展牌在校园“一”字展开,异彩纷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工具,体现着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先进的文化一旦形成,不但可以产生巨大的道德力量,也可以激发出群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八宝中学的阳光教育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位师生内心,我们相信,只要心中的阳光在,学校的阳光在,教育的阳光在,我们的教育和人生一定会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