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堂+比赛”篮球教学系统设计
2011-12-28张学领
张学领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郑州 450044)
“网络+课堂+比赛”篮球教学系统设计
张学领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郑州 450044)
通过对篮球传统教学的反思,结合计算机网络和篮球项目特点,构建了“网络+课堂+比赛”的篮球教学系统。论述了网络教学体系的构成,提出篮球技术和战术网络课件是篮球网络教学设计的关键,并阐述了详细的设计方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根据“首因-近因”效应着重分析了学习情景的时间保持,进行了篮球课堂教学结构的重建。设计了开展正式比赛的目标设定、规则选取及角色分配方法。以网络为依托,以课堂练习为核心,以开展正式比赛为辅助,形成了新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环境。
篮球;教学;设计;网络;课堂;比赛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与获取,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读书学习的效率[1]。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篮球运动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最为常见的一门课程,是专业体育院校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篮球教学中,虽然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是却没有在教学设计方面有太大的改观,长期以来,由教师在课堂上示范、讲解,学生在球场上进行练习仍是教学的唯一模式。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知识的自主意义构建。利用网络创设全新的篮球教学系统,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开展学生之间的正式比赛,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篮球教学的目的。
1 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框架
1.1 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
篮球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和学与教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篮球教学问题,为优化篮球教学过程进行理性计划,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手段为技术支柱,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开展正式比赛,创设多元化篮球学习环境的过程。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指明解决系统问题的步骤、程序和方法。
1.2 “网络+课堂+比赛”篮球教学系统的理论框架
篮球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篮球教学内容和媒体四个主要元素构成[2]。但这个构成只是从空间结构来认识的,是一种静态的结构,从静态的结构对篮球教学进行设计是非常困难的,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篮球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时间流程的维度来分析篮球教学系统,它应该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构成的,只有通过学习活动,才能达到篮球教学的目标。因此,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认知、练习和能力生成。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设计三个对应的学习环境 (网络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和真实比赛环境),为学生创设多方位的学习通道,并且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形成“三元一体”的篮球教学模式,整个理论框架如图1。
“三元”是指三种不同的学习场景,包括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正式比赛。网络教学是一种虚拟情境的教学方式,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依然是我们常规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篮球教学的主要内容;正式比赛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的、以正规比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互相结合出现。
“一体”指的是篮球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由学习小组构成,小组内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和协商,共同学习,取得进步。篮球是一种集体性运动项目,成立学习共同体,符合篮球的项目特征,同时又能体现目前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
学习动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伴随着学习的发生而出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3]。因此,学习动力维持系统设计应“嵌入”到篮球教学设计的其他系统之中,以便使教学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主动性。
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做”是统一的[4]。网络教学、课堂练习和开展正式比赛构成了全新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模式,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独立存在的,其中课堂练习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网络教学和比赛起到辅助和支撑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图1 “网络+课堂+比赛”篮球教学系统的理论框架
1.3 “网络+课堂+比赛”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
1.3.1 教学设计的连续体
连续体是指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空间上紧密关联、性质上相互交融的统合整体。应用连续体思维是为了合理安排统一体各部分之间的比重,也就是处理好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在篮球教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与学、个人和集体、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技术与战术、进攻与防守、运动技能与运动智能。
1.3.2 教学组织的共同体
教学共同体就是指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 (包括专家、教师及学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境脉的动态结构[5]。
篮球运动是一种以技、战术对抗为主要特征的集体项目,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整个队伍通力合作、协调一致,所以它的教学与训练也必须突出集体性[6]。组织篮球学习共同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实践场所,体现学习的社会建构性。组建篮球学习共同体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新型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发挥集体效能的作用。
2 篮球教学网站的设计
2.1 篮球网络教学系统构成
篮球网络教学是通过具有特定教学功能的网站实现的,它需要同时关注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体现优化教学的思想。该系统主要由四个子系统构成:一,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教师、学生、课程、权限认证等教务管理功能;二,网络教学子系统,提供一系列网络教学支持工具,如多媒体教学、网上答疑、网上作业、网上交流工具等;三,网络课程开发工具,提供强大的网络课程开发功能;四,教学资源系统,以教学内容为单位,集中安排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测验试题、文献资料等等。
教学网站主页面中,设计有教学内容模块和教学功能模块。教学内容模块包括篮球概论、基本技术、基础配合、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攻守转换、特殊情况战术、身体练习和篮球规则。每一菜单还隐含细化本部分内容的下拉菜单,点击相应内容可以进入到下一级页面进行学习。教学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的登录和管理、搜索、教学互动、教师信箱、网上办公、博客等功能。功能模块主要是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包括日志、网上答疑、作业提交和问题测试系统。另外还设计有公告栏、最近更新、头条文章等,以利于学生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
篮球网络教学平台中,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开发是实现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各种学习资源和开发工具整合后,把篮球教学内容在教学网站和网页上呈现,支持和帮助学生学习。
2.2 篮球网络技术课件设计
篮球技术主要由移动、接球、传球、运球和投篮等动作组成[7]。篮球技术是整个篮球运用的基础,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动作结构和动作顺序。设计篮球技术课件时要利用文字、动画、视频等说明和表现某项技术的动作结构、动作顺序及动作要点。本文以Flash8为制作软件,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介绍一下它的设计方法。
2.2.1 主界面设计
主界面是课件的开始页,中间部分简单介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优点;右侧设计四个导航按钮,分别是演示、分析、组图和小结的导航链接,如图2。
图2 篮球投篮技术课件主界面
2.2.2 演示界面设计
点击演示按钮进入完整动作的演示界面,在此界面中点击按钮,将会演示从持球到投篮入筐的整个投篮动作。在界面的下方有返回按钮,点击返回按钮将会回到主界面。
2.2.3 分析界面设计
这里主要介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要素。界面的主要部分详细叙述了投篮的技术要领;右侧又设计了投篮动作7要素的导航链接:持球姿势、持球手型、投篮动作、出手动作、瞄篮点、抛物线和球的旋转。
2.2.4 分解动作组图设计
本分支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连续显示从拿球、持球、举球,到提肘、压腕、拨指的各个动作,以分解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静态的连续图像 (图3),突出动作的规范性和易学习性。
图3 篮球投篮技术分解动作组图
2.3 篮球网络战术课件设计
篮球战术在执行时是连续不断变化的,课本中的战术讲解只能以静态的形式来描述这种变化过程,不能体现战术的动态性。篮球Flash课件可以通过文字讲解和动画演示,表现出动态的、整体的战术行动过程。这里以对位联防为例介绍篮球战术课件的设计思路。
2.3.1 主界面设计
主界面的上方,用文字简单介绍对位联防的基本特征,给学生以初步的了解;主界面的下方是导航链接,内容包括对位联防简介、2-1-2落位、1-3-1落位、1-2-2落位、防守1-4高位进攻、防守1-4低位进攻和以1-3-1对位联防,介绍各种情况下的防守方法,如图4所示。在各个部分前面有进入的导航按钮,单击进入相应的页面。右下角设计有向后按钮,点击可进入下一页面。
图4 篮球对位联防战术课件主界面
2.3.2 战术演示设计
在战术演示中,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标示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让学生容易区分;演示界面的左侧设计球场演示场景,用来演示队员的移动路线;右侧设计文本解释场景,用来解释各个队员的动作要求,并用红色字体突出本界面演示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注意,如图5所示。在动态的演示中,先用实线和箭头标出队员的移动方向和位置,然后点击向前按钮显示队员的移动过程,再进入下一页面。某一片段结束后,在下方设计“再看一遍”按钮,如图6。
图5 篮球对位联防战术课件
图6 篮球对位联防战术课件
2.3.3 播放控制栏设计
课件的最大优点就是要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控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播放控制栏,见图5、图6左下角,学生可以控制动画演示的快慢,进行回放和前进,比较自由和快捷地选择学习内容。
2.4 篮球教学网站功能模块设计
2.4.1 博客系统
博客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在篮球教学中,博客可以作为师生个人学习和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工具,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电子档案:记录学生完成学习的情况,包括学生自己创作的内容,提供的篮球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与篮球学习有关的资源链接等,反映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不同阶段的情况,作为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学习日志:学生以网络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问题的探索过程,学习后的总结等,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团体的组织: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团体,分配不同的任务,共同设计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计划,互相交流、互相协作,进行协作型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2.4.2 网上答疑系统
学生无论在网络学习还是课堂练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疑惑,或者对某一问题认识不深刻、不能明白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又没有及时向教师请教,课后就可以通过bbs或Email给教师留言以得到解答。
2.4.3 作业提交系统
作业是学生学习后,及时巩固学习内容的一种练习形式。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篮球运动技能练习时的要求,可以很好地加深运动表象;同时,作业也是检查学习效果和教师获得学生学习信息的一种形式。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4.4 问题测试系统
问题测试系统主要是篮球理论的测试或测验。设计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这些试题的设计可以通过数据库技术设计,也可以借助一些软件进行开发。测验后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对学生学习进行强化。
3 篮球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整个篮球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途径。篮球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提供的却是真实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既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整合的运动实践过程,又是教与学、外部输入和内部生成的统一过程。由于课堂教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这里仅以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案例做出分析。
3.1 传统“三段式”教学结构分析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提出了三个部分的体育课结构,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学校基本都是采用这种课程结构,篮球课的教学亦是如此。篮球课的教学中,很多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设置的时间长度为90分钟,这样基本部分分配的时间跨度就相应比较大,在这段较长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练习时间和练习内容,就很难保证学生练习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
3.2 课堂学习中的“首因—近因”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首因—近因”效应,指在记忆情境中,我们对最先出现的那些刺激记忆效果最好,其次是最后出现的那些刺激,对在中间位置出现的刺激记忆效果最差[8]。如图7所示,第一次出现的波峰称为“第1高效期”,第二次出现的波峰称为“第2高效期”,中间这段时期称为“低沉期”。
图7 学习中的低沉期和高效期
另外,“首因—近因”效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随着教学时间长短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显示,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两次高效期一共30分钟,低沉期仅为10分钟,占总时间的25%。如果将学习时间加倍到80分钟,那么低沉期增加到30分钟,占总时间的38%,如图8。
图8 不同时间长度中高效期和低沉期的比例
3.3 篮球课堂教学结构的重建
随着课时长度的增加,低沉期增长的百分比大于高效期。那么怎样才能在较长的教学时间内,使高效期的时间得到较长时间的维持呢?以篮球专修教学为例,它的课时长度为90分钟。一般情况,准备活动占用10分钟,放松活动占用10分钟,那么基本部分就有70分钟的学习时间,可以把基本部分“切割”为三个20分钟的单元时间,用于篮球技术、篮球战术和身体练习,余下的10分钟用于它们之间的休息,把原本的三部分分解为五部分,如图9。在基本部分的三个20分钟的单元课时内,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第1高效期传授新教材、低沉期进行练习,第2高效期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缩短学习的低沉期,有效地调节学生身体和注意力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图9 篮球教学结构的合理“分割”
4 篮球正式比赛设计
篮球运动虽然最早是一种游戏活动,但真正使它发扬光大、经久不衰的正是比赛,比赛是篮球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其动作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单纯的教和练是不符合篮球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必须经过比赛的“磨练”,才能把技术、战术运用到实际中,产生“自己的经验”,获得自身发展。因此,给学生提供比赛机会,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提高,是篮球运动能力提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1 目标设定
利用目标的导向功能,设定具体的目标,用于引导学生技战术的运用。也就是说,在比赛中,设定学生应该能够运用什么样的技术、战术、策略等等;比赛后,学生的体能、技术、战术、协作能力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4.2 选定规则
篮球规则是篮球比赛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规则。中小学生的比赛可以适当简化规则,降低比赛难度;大学生则可以应用国际篮联的规则或进行简单修改。
4.3 角色分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角色并认真履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组织篮球正式比赛的角色有以下几个。教练员:主管球队的训练和日常安排,设计比赛战术,指挥比赛,确定比赛出场阵容,要求暂停和换人等。助理教练员:辅助教练员训练和侦察对手,比赛中记录队员的各种技术情况。队长:球队的精神领袖,听从教练员的安排,行使比赛中队长的权利。队员:热情地参与比赛,与同伴密切协作,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为球队争取比赛胜利。裁判员:篮球比赛的执法者,执法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准确。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数据,控制比赛时间,出示暂停、换人、犯规次数等信号。记者:宣传比赛,扩大比赛影响,引起他人对比赛的关注。成绩公告:比赛结束后,在比赛场地或学校网络上发布比赛结果。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在建设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虽然可以通过设计的动画、视频、文字、声音等加深学生的表象认识和技能理解,但是,在运动技能领域单单通过网络教学是无法进行的,网络不能给学生提供练习的场景。所以篮球网络教学必须结合篮球项目的运动规律,以课堂练习为教学核心,以开展正式比赛为辅助,只有“三元一体”的教学才能顺应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1] 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华凤岩.篮球项目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67-70.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张勃,王丽娜,周金利,等.组合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5):41-44.
[5] 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43-45.
[6] 冯春辉,刘剑洁.我国职业女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76-79.
[7]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8]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Web+Classroom+Game”M odel Basketball Teaching System Design
ZHANG Xue-l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The paper constructs a“Web+Classroom+Game”basketball instruction system by rethinking p rofoundly about the traditional basketball teaching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of web and basketball game.It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of webbased basketball teaching,puts forward the idea that basketball technique and tactics internet courseware are the key in basketball internet teaching design,and expounds the detailed design method.In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it paysmo re attention to the timemaintainance of learning situation acco rding to the theory of“the p rimary cause-p roximate cause”and reconstructs the basketball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It also designs the way of goal-setting,rule-selecting,and role assginment in fo rmal game.Based on teaching by web,p racticing in the classroom as the core,carrying out fo rmal games as auxiliary,this teaching model p rovides new basketball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ketball;teaching;design;internet;classroom;game
G841
A
1008-3596(2011)04-0036-05
2011-01-30
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09A 630113)
张学领 (1973-),男,河南项城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体育教育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