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训练对实现田径教学目标的作用研究

2011-12-28史俊梅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实验班田径教学效果

史俊梅

(太原工业学院,太原 030008)

拓展训练对实现田径教学目标的作用研究

史俊梅

(太原工业学院,太原 030008)

针对当前田径课教学的困境,提出将拓展训练引入田径课教学的思路,并通过教学实验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田径考试成绩,还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效果,实验班都优于对照班。进一步分析认为,拓展训练对于丰富田径课教学内容、提高“非正式组织教学模式”和“小集团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竞争和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拓展训练;田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态度;情感体验

1 问题的提出

田径教学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体育项目的不断涌现,高校体育中的田径选修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加强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探究”课题组曾调查了厦门大学、福建师大、集美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1000名学生,其中有800名学生表示不喜欢田径运动[1]。“北京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和改革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也认为,田径选修课出现了开课难的困境[2]。笔者调查,在太原工业学院开设的14项选修课中,田径选项课的选课率排在最后三名。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是人类从走、跑、跳、投等自然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它对于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有明显作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体运动能力;可以培养竞争意识、果断意识、勇往直前的精神,可以练就吃苦耐劳、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奋力拼搏的品质,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无论从健身性还是全面素质的培养上,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拓展训练是二战之后出现并流行开来的户外活动形式,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精心设计各种活动,使受训者身心两方面得到锻炼,实现“磨练意志,熔炼团队”的目的。这些精神不仅与田径运动对人的要求是一致的,也与田径运动的育人目的有一定的契合度。另据调查显示,“从事拓展训练的教师中,56%的有田径的专项教育背景,田径与拓展训练在项目内容、训练方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3]因而,完全可以尝试在田径选修课中引入拓展训练,帮助优化田径课教学效果。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太原工业学院09级田径专选班,选取2个班并随机分为实验班 (34人)和对照班 (36人),2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和对田径课的兴趣方面,经测定和访谈均无明显差异,具备试验条件。

2.2 研究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法和分析方法。根据太原工业学院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田径选修教学内容包括素质练习测试1000米 (男)、800米 (女)、俯卧撑 (男)、立卧撑 (女),专项学习内容包括100米、4×100米接力跑、跳远、铅球,介绍内容包括跨栏、跳高、标枪、4×400米接力跑、健身走、跑、跳、投,考核内容包括4×100米接力跑和跳远。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班在准备活动中和专项练习前增加了拓展训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组织、方法、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上均相同。实验时间为2010年3月—6月。

3 研究结果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对照表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一学期的教学,两个班在完成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效果上明显不同。体育课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明显好于对照班 (表1),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实验班的教学效果也好于对照班 (表2)。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关于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 (多选)

两个班考试成绩对照显示,专项教学中,考试成绩90分以上的,实验班高出对照班近10个百分点,且经过卡方检验,p<0.05,显示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80分以上高出对照班7.2个百分点;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下的,实验班都低于对照班。特别是在70—80分成绩段,两者呈显著性差异 (p<0.05)。在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的六项调查中,认为两项教学目标都有提高的学生人数比例,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

另外的调查也显示,实验班学生喜欢田径课的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把田径作为锻炼手段的人数比例两个班都有增加,但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验班学生对教学理念的掌握和自我组织的积极性,以及对新事物的求知欲也都好于对照班。

4 结果分析

4.1 拓展训练丰富了田径课教学内容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陈旧枯燥是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4]。拓展训练内容的加入,对改革田径课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积极影响。实验班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每一项拓展训练活动,其实是为实现某些预期的目标而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的参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拓展项目主要是“破冰”热身项目和“低风险、低要素”的室外项目。“破冰”是一种比喻,主要是为了缓解教学活动开始时参与者彼此间的冷漠和紧张,同时也营造了温暖和融洽的学习气氛[5]。“低风险、低要素”的室外项目是指条件要求不高且相对安全的室外项目,这些活动主要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器材甚至不需要任何道具,通常在2m以下的高度进行。当然,没有风险的活动不能称为拓展训练,风险包括身体风险、心理风险和行为风险[6],我们设计的“低风险”项目,主要指向学生所承受的心理风险,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风险并将其克服之后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可以激发田径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验班增加拓展训练内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田径整堂课中长时间的专项技能学习所导致的兴趣疲劳、学习动机减弱的问题,符合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新兴项目充满好奇和乐于尝试的心理特征。

4.2 拓展训练提高了“非正式组织教学模式”和“小集团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实验班和对照班都采用了“非正式组织教学模式”和“小集团教学方法”。“非正式组织”是对因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而言的[7]。非正式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其成员关系不在组织的规划之中,成员之间由于兴趣、爱好、能力、观点等相近,或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成员的不同要求而自发组成小群体,组织成员不是固定的,但对组织的功能发挥却是必不可少的[8]。“非正式组织”的划分打破了原来以自然班为单位的“正式组织”,这种划分是以田径教学内容为依据的,可以是一次课也可以是几次课短期的组合。由于各个“非正式组织”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适合采用“小集团教学方法”。拓展训练内容简单,游戏性强,但又充满挑战,适应了“小集团”成员之间一致性或互补性的特点:由于一致性,学生可以从其他同伴那里获取鼓励和帮助,进而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由于互补性,学生之间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无论是对于田径中的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是必需的。在实验教学中,对照班和实验班虽然都运用了“小集团教学方法”,但对照班直接运用于专项,而实验班先运用于拓展训练,再应用到专项中,从而在拓展训练和田径学习任务之间形成了正向迁移,即拓展训练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对田径专项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进展得更顺利,教学效果也更好。

4.3 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积极态度

田径选修班大部分学生并不具有优秀的田径素质,要在课堂上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获得田径专项技术和能力,就更需要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去挑战,这种积极态度的基础就是成功的情感体验。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方法特点之一就是情感体验,它的最高境界是“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以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成功的体验。实验班拓展训练选用一些让学生感到压力的活动,有些任务甚至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在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后,这种成就感将更为强烈,甚至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获取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学生将这种成就感和自信心带入到田径课教学中,就会转化成克服田径学习困难的巨大动力,努力挑战自己的潜能,更有助于完成田径课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效果。

4.4 拓展训练培养了学生竞争、协作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的体验式学习是提高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因之一,体验式学习淡化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担任了“助产士”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从接受任务、开始挑战直到完成挑战,所有的困难都需要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解决,这些资源包括可用的场地、器材和道具,更包括学生的身体、智慧和团队协作,这些资源的运用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安全监控之外,这一过程几乎不受教师的任何干扰,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有别于直接进行田径技术讲解的课堂教学,相对于知识的传授,它更注重学生体验过程中动手、动脑、相互协作等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竞争精神和协作意识是拓展训练的目的,也同样是田径运动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一些田径项目可以在十几秒钟决出胜负,可以在一跳后比出高低,竞争发生在个人和个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团队之间;田径集体项目需要协作,成员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启迪的过程中,互助互补,既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又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田径专项课程教学既利用了拓展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这些意志品质,又不断结合具体项目特点进行强化和提高,因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具有显著效果。

5 结论和建议

田径运动和拓展训练在项目内容、训练方法,特别是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要求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成为拓展训练引入到田径教学中的前提条件。实验证明,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田径教学效果,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实验班都好于对照班。

拓展训练在我国体育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学体系,所以在选择内容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受地域气候、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学生特点等因素影响,各学校应对拓展训练项目进行合理选择和安排,通过反复实践与总结,最终确认适合的项目。

拓展训练的时间长短并无特殊要求,应视项目的难度、同学们情感体验的程度而灵活掌控。但要明确拓展训练是为提高田径教学效果服务的,所以不能喧宾夺主。拓展训练项目要选择风险低、体力消耗少、条件要求低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因为是初次体验,缺乏经验,所以难以准确判断活动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教师要通过拓展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背后的价值,让学生有所体会和感受。特别是在拓展训练的经验总结环节,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提升,便于学生深入地反思和分享,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从活动中感悟真知、获取信息和充满希望,从而为指导行动提供帮助。

[1] 吴有凯.对加强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2):96-97.

[2] 张华,张智新.北京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38-40

[3] 邱少茹.福建省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6):151-152.

[4] 巢小春.理性功能在田径课程中的发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54-56.

[5] 王慧丽.高校体育教育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133-134.

[6] 钱永健.拓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张秋亚,葛青,范焕文.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6):47-49.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rack and Field by Outward Train ing

SH IJun-mei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08,China)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field and track class teaching,this paper puts fo rward the idea to bring outward training into field and track class teaching and confirms the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teaching experiment.The result show s:the experiment class is better than the comparative class in track and field testmarks,students’psycholoy and social adap tation.Further analysis finds that outward training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related skills in the field and track class and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be interested in the class,but also be helpful to the“informal organizational teaching mode”and“the small group teaching method”and p romote students’competitive and coo rdinate abilities.

outward training;track and field;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attitude;emotional experience

G807.04

A

1008-3596(2011)04-0056-03

2011-04-05

史俊梅 (1976-),女,山西太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实验班田径教学效果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