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动态变化特征

2011-12-28李学君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体格胸围差值

李学君

(重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47)

全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动态变化特征

李学君

(重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47)

用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典型生长指标作为研究我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的指标,借助1985年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动态分析20年间全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变化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学生体格发育优于乡村学生;身高发育的城乡差距缩小;体重和胸围发育的城乡差距拉大。除了受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之外,城乡经济、饮食结构、卫生保健以及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不均衡,也是形成我国学生体格发育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

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城乡差异;变化特征

体格是人体纵向与横行生长维度综合发育水平的总称,表现为人体的高、矮、胖、瘦等外部特征,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生理参数。研究表明[1],体格是遗传和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人体的体格发育与遗传因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条件、经济水平、地域文化等可变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着直接关系,也与地理及气候自然环境等不变因素有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全国各地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差别较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下,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鉴于此,本文选用全国体质调研中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典型生长指标,作为研究我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的指标,借助1985年和2005年学生体质调研数据[2-3],对近20年我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水平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分析我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学生生长发育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全国7—22岁汉族学生,按城乡男女生共分为4类。分别统计4类学生1985年、2005年2个时期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城乡差值,并进行统计学U检验。

2 结果

表1 全国汉族学生各年代城乡同龄人身高比较一览表 cm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生长水平的指标,也是反映人体体格发育特征的重要指标。在1985年和2005年2个时期,城市7—22岁汉族学生各年龄组身高发育水平均高于同龄的乡村学生。且各年龄组皆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水平的典型指标,也是观察儿童少年体格发育最灵敏的指标。1985年除了乡村女生16—22岁7个年龄组体重发育水平高于同龄城市女生之外,其他年龄组城市学生体重发育水平均高于同龄乡村学生;2005年,城市学生7—22岁各年龄组体重生长水平均高于同龄的乡村学生。并且除了1985年19岁女生体重城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所有年龄组城乡学生体重差异性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全国汉族学生各年代城乡同龄人体重比较一览表 kg

两个时期城乡学生胸围生长水平比较结果显示,除了1985年乡村女生14—22岁9个年龄组胸围发育水平高于城市同龄女生之外,在其他年龄组胸围生长水平均为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并且除了1985年城乡男生18岁和20—21岁、城乡女生8岁和13岁5个年龄组的差异不明显 (p>0.05)外,其他年龄组城乡差异十分地明显,p<0.01或p<0.05,见表3。

表3 全国汉族学生各年代城乡同龄人胸围比较一览表 cm

3 讨论

3.1 城市学生体格发育优于乡村学生

表1—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在1985年和2005年2个时期,除了1985乡村女生体重16—22岁、胸围14—22岁共计16个年龄组生长水平高于城市女生外,在7—22岁其他年龄组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生长水平均高出乡村学生,表明城市学生体格整体发育水平优于乡村学生。这一研究结果又一次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对我国学生体格发育的作用和影响较大。进一步剖析认为,城市经济是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是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讯、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这种城乡二元经济机构所形成的城乡差别,使得城乡经济、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等发展不均衡,从而使我国学生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且这种差别对我国城乡学生体格发育的作用和影响较大,是导致我国学生体格发育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城乡学生的饮食习惯、营养结构、劳动及体育锻炼的差异性,以及城乡文化差异等也都是影响城乡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的主要因素[4]。另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人口身高,还常表现为沿海比内陆高,平原比山区高,城市比农村高,以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人群的身高较高[5-7]。这些研究也说明,城乡学生生长环境因素的差异性,对城乡学生体格发育的影响较大。因此,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卫生、教育发展的速度,减小我国城乡学生生长环境的差异性,才能实现我国城乡学生体格的均衡发展。

3.2 身高发育的城乡差距缩小

在1985年和2005年2个时期,7—22岁城市男女生身高生长水平持续高于乡村学生。其中,城乡男生在7—12岁(小学生)、13—18岁 (中学生)和19—22岁 (大学生)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1985年分别为24.78 cm、26.04 cm和8.84 cm,2005年分别为21.86 cm、18.62 cm和7.35 cm,2005年比1985年的城乡差值在这三个年龄段分别缩小了2.92 cm、7.42 cm和 1.49 cm;城乡女生在 7—12岁、13—18岁和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由1985年的27.44 cm、17.15 cm和6.48 cm,到2005年的19.84 cm、12.77 cm和6.11 cm,2005年在1985年基础上3个年龄段分别缩小了7.60 cm、4.38 cm和0.37 cm。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认为,近20年我国学生身高发育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同时说明:①近20年乡村学生身高生长速度较快于城市学生,着重表现在乡村男生在13—18岁、乡村女生在7—12岁身高生长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②1985年男生身高在13—18岁年龄段、女生身高在7—12岁年龄段的城乡差值最大;③2005年男女生身高均在7—12岁年龄段的城乡差值最为明显;④男生身高在1985年和2005年2个时期的城乡差值较明显于女生;⑤1985—2005年20年间,19—22岁学生身高发育的城乡差值缩小幅度最小。我国城乡学生身高发育差距的缩小,折射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居住条件及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城市与农村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为农村学生的身高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农村学生身高发育也出现了“追赶”城市学生的趋势。

3.3 体重和胸围发育的城乡差距拉大

从表2和表3的统计结果不难看出,1985年乡村女生16—22岁体重、14—22岁胸围发育水平高于城市同龄女生。2005年,城市女生在上述年龄段的体重和胸围生长水平反超乡村女生,其他年龄段均为城市学生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持续优于乡村学生。其中,1985年城乡男生体重在7—12岁、13—18岁和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分别为 10.06 kg、12.00 kg和 2.63 kg;2005年,城乡男生体重在 7—12岁、13—18岁和 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分别为23.66 kg、28.92 kg和11.78 kg;1985—2005年20年间,城乡学生体重在7—12岁、13—18岁和19—22岁 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分别扩大了13.60 kg、16.92 kg和9.15 kg。城乡女生体重在7—12岁、13—18岁和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由1985年的10.56 kg、1.07 kg和 -2.53 kg到 2005年的16.66 kg、12.14 kg和4.11 kg,20年间城乡学生体重在7—12岁、13—18岁和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分别提高了6.10 kg、11.07 kg和6.64 kg。以上统计数据表明,近20年我国学生体重发育的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着重表现在城市男生7—22岁年龄段、城市女生7—15岁年龄段体重生长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学生。

城乡男生胸围在7—12岁、13—18岁和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由1985年的2.87cm、4.89 cm和0.66 cm到2005年的18.34 cm、17.74 cm和6.61 cm,20年间城乡男生胸围分别在7—12岁提高了15.47 cm、13—18岁提高了12.85 cm、19—22岁提高了5.50 cm。城乡女生胸围在7—12岁、13—18岁和19—22岁3个年龄段的总差值,由1985年的2.80 cm、-5.74 cm和-5.77 cm到2005年的12.64 cm、6.84 cm和2.06 cm,20年间城乡女生胸围差值7—12岁提高了9.84 cm、13—18岁提高了12.58 cm、19—22岁提高了7.83 cm。以上分析表明,城乡学生胸围发育差距整体呈现拉大的趋势,着重表现在2005年城市男生在7—17岁、城市女生在7—15岁胸围生长水平较大幅度的提高。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学生在体格、发育方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除了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人体体格发育的影响较大外,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饮食结构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形成我国学生体格发育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近20年我国学生体格发育变化的总格局是,身高发育的城乡差距缩小,体重和胸围发育的城乡差距拉大。这一现象值得思考,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1] 马立广,曹彦荣,徐玫瑾,等.中国102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8,27(3):223-231.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1.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4] 孙涛.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2):30-31.

[5] 唐锡麟,王志强,王冬妹,等.中国汉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J].人类学学报,1994,13(2):143-148.

[6] 许良.全国城乡学生体质20年动态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2):1-4.

[7] 宋琰,王鹏伟,张志刚.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评现状的分析研究综述[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3):32-34.

[8]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1-68.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Students’Physical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L IXue-ju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Using three typical grow th parameters that are height,weight,and chest measurement to study the students’bod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s city and coutryside,and w ith the help of surveying data of our w hole country’s students’body development in 1985 and 2005,the autho r analysed the charateristicsof the changesof the national students’physical development during recent 20 years.The research result show s:the students’physical development in city is better than students in coutryside.The gap of height between city and coutryside students is shrinking.The gap of weight and chest measure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tryside isw idening.The reasonsof the students’physic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and coutryside are various.Besides geographical and biological influence,there are o ther impo rtant facto rs,like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diet structure,health care,culture and education.

students;height;weight;chestmeasurement;differenc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changing charateristics

G804.49

A

1008-3596(2011)04-0076-04

2011-03-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09BTY027)

李学君 (1970-),女,四川梅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和青少儿体质。

猜你喜欢

体格胸围差值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胸围革命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
基于区域最大值与平均值差值的动态背光调整
用平均差值法制作乡镇精细化温度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