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口语输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初探

2011-12-25天津科技大学刘冬雨杨秀珍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内化英语听力听力

□天津科技大学 刘冬雨 杨秀珍

加强口语输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初探

□天津科技大学 刘冬雨 杨秀珍

英语听力是一种综合技能,不能作为单一的技能而独立存在。笔者对某高校100多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的大学听力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听力与口语间的密切关系出发,根据输入与输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关系及输出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口语输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并论证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加强口语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输入假说;可理解性输入;输出假说

一、引言

语言学习是从听力开始的。世界上的语言,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声音。“听”是我们获得和理解语言信息并进行语言交流的首要途径。听力已经成为衡量英语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听力仍然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道难关。鉴于听力与口语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根据输入、输出等二语习得理论,探究在听力教学中,适当增加口语输出的听力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输出促进输入,加强输入的理解、内化,增强听力的教学效果,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二、现状调查

关于听力的教学目标,Rost M.(1994)提出了“听力等级任务结构Hierarchical task structure of listening”,如表1所示:[1]

表1 听力等级任务结构

根据Rost M.(1994)的“听力等级任务结构”,理解仅是听力的目标之一,而并非是最终目标。理解为听者建立合理连接,为最终能够做出恰当的应答做准备。

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教学可以融合为听说课,也可以分设听力课和口语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校把听力和口语分设成两门课,将两项技能完全割裂开来。对于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训练,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放录音,学生在下面听,边听边做一些课本上的练习题。如果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教师往往反复播放录音,而实际上,影响听力学习效果的因素众多,例如:不了解基本的发音规则(连读、弱读、同化和失去爆破等),词汇量不足,语法基础薄弱,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等等。

为了探究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达到了Rost M.所提出的听力教学目标,笔者对某高校英语专业2010级5个班的112名学生(调查时为大一下半学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受试学生的选项,统计结果如下。

1.上大学以来听力水平是否有提高?

A.显著提高的占3%(3人);

B.有些提高的占8%(9人);

C.提高不大的占85%(95人);

D.没有提高的占4%(5人)。

2.听力课上说英语的的机会多吗?

A.很多的占4%(5人);

B.不很多的占64%(72人);

C.很少的占31%(35人)。

3.你喜欢在听力课上给学生更多说英语的机会吗?

A.很喜欢的占16%(18人);

B.喜欢的占77%(86人);

C.一般的占5%(6人);

D.不喜欢的占2%(2人)。

4.你喜欢在听力课上增加下列哪些活动?

A.收听前讨论即将收听的话题,预测词汇和内容占54%(60人);

B.收听中适当停顿,对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性讨论占59%(66人)

C.收听中跟读、模仿、练习发音占65%(73人)

D.收听中讲授听力技巧和快速记笔记方法占82%(92人)

E.收听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占54%(60人)

F.收听后归纳总结大意占54%(60人)

G.收听后对故事性较强的场景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讨论占25%(28)

5.如果你喜欢上述活动,理由是什么?

A.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占71%(80人)

B.能学到更多的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占57%(64人)

C.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占55%(62人)

D.使听力课更有趣味,培养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占53%(59人)

E.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占53%(59人)

F.有目的地听录音,更能集中注意力,听力效果更好占52%(58人)

G.缓解长时间听录音造成的厌烦情绪,消除疲劳感占52%(58人)

H.有利于理解、吸收听力材料占43%(48人)

I.能学到更多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占38%(43人)

6.如果你不喜欢上述活动,理由是什么?

A.听力时间缩短,影响课程进度占3%(3人)

B.活动难度过高,不具备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占7%(8人)

C.这些活动不能帮助提高听力水平占1%(1人)

由问卷的第一项可知,85%的学生大学入学以来听力水平提高不大,可见,这种一味地大量输入,而不注重接收质量的教学方法,尽管耗时耗力,收效却并不显著。由问卷的第二项可知,听力课堂上,64%的学生认为口语输出的机会不是很多,31%的学生认为机会很少。由此表明,听力课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口语输出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这可能是导致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不明显,并逐渐失去对听力的兴趣和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口语输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输入的内化程度,提高听力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输入、输出理论,提出如下一些适合在听力课上加入的口语输出活动。

A.听前对所听话题进行讨论,预测将会出现的词汇,内容等;

B.听中在适当地方停顿,对下面的内容进行预测讨论

C.听中跟读,模仿发音

D.听中讲授听力技巧,如,预测、抓主题、快速记笔记法等

E.听后用自己的话重述故事

F.听后归纳大意

G.听后对故事性较强的场景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讨论

这些教学活动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及各活动的侧重点等,决定采用哪些口语输出活动,以及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重。

四、可行性分析

1.听力与口语关系密切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与说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两者构成了口语交际的两个必要条件。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口语水平高的人听力水平也会很出色。口语流利,意味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目标语言的语音系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会有效地处理各种语音信号,从而理解听力输入的主要信息和相关细节。

我正在发愣,巴克夏推了推我。一看,她落落大方地把行李和脸盆牙具放到地上说:“谢谢大家来接我——”一看是我们,便笑道:“是你们?怎么样?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吧?”说着向我伸过手来。

为了进一步考察听力与口语之间的关系,笔者对另一高校英语专业07级6个班的159名学生的大一下半学期的听力及口语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便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计算得出,听力与口语的相关系数r=0.42。根据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设计的统计指标,此值意味着听力与口语显著性相关(|r|<0.4为低度性相关;0.4≤|r|<0.7为显著性相关;0.7≤|r|<1为高度性相关)。既然听力与口语显著相关,若能在教学中将两种技能结合起来,很可能会帮助学生增强听力教学的效果。

2.输入、内化及输出理论

外语学习过程包括输入、内化和输出三个主要环节。“输入”指学习者接收到的并能作为学习对象的语言信息,分为书面语言和口语语言两种形式。“内化”指把输入的语言消化、吸收并纳入学习者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系统。因此,只有那些被理解并内化的输入才具有意义。“输出”指学习者在经过输入、内化后,通过说或写而产出的语言和信息。

尽管输入材料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言语习得的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输入内容的吸收。Krashen(1982)认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其著名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中,Krashen提出了“i+1”原则。其中,“i”指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状态,“1”指当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状态之间的间隔距离。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应该和他们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即大部分的输入内容应该可以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来讲具有挑战性。输入的水平应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标准,输入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防碍学生的外语学习。[2]

如果输入是外语学习的外因,那么内化便可看作是外语学习的内因。而内化又会受到情感和记忆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最初是由Dulay和Burt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释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碍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Krashen(1982)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认为,有了大量适当的输入和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态度、动机、焦虑等。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被吸收。[3]杨晋(2000)的研究表明,在英语听力课上,焦虑感严重困扰着学生。而造成焦虑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听力任务过难,同学之间有竞争压力,教师控制课堂的方式等等。[4]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创造一个低情感过滤的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英语听力是一项综合语言技能。Byme(1979)指出,听力的过程是听者先通过听觉器官,正确感知外部语言,并存储于短时记忆中;再经过大脑对信息进行解码、分析、思考和筛选,领会说话者的意思;然后,经过大脑思维、分析和综合,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将所需信息重新组合并转换成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即通过编码过程用语言表达出对信息的反应。[5]

长时间听录音,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难以集中注意力。实验证明,在未经复述的条件下,大部分信息在短期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通常为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继续输入新的识记内容,信息超出大脑容量,会很快衰退并被遗忘,而且无法恢复。与长期记忆相比,短期记忆对信息的储存时间较短,容量也有限。[6]

Swain(1995)根据在加拿大所进行的沉浸式教学实验发现,学生通过几年的沉浸式教学,虽然获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但他们并没有获得像本族语者那样的语言能力。Swain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语言输入有限,而是学生的输出不足所致。因此,Swain指出,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又需要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出。学生需要被引导并督促着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它更恰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8]

输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精力都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输入的吸收质量。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关键和前提,输出是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成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经过理解、吸收,并伴以实践和输出,才能被最大程度地内化和掌握。

语言学习中的准确性(accuracy)与流利性(fluency)问题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热门课题之一。“准确”指正确和得体地运用语言。“流利”指自然流畅地使用语言。传统的外语教学一般只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而交际教学法兴起后,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则成为关注的焦点。英国语言学家Brumfit(1984)指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流利活动(fluency activities)”,这样,才能促使外语学习者从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法则,向获得无意识的语言能力迁移,使有意识学得的语言知识(conscious knowledge)转化成为无意识的语言知识(unconsciousknowledge)。[9]由此可见,加强语言输出能帮助学生促进内化速度,提高内化质量,提高输入的效果。

3.符合学生的需求

学生问卷的结果表明,在听力课上增加口语输出活动符合学生的需求,因为从问卷的第三项可知,93%的学生表示喜欢或很喜欢在听力课上给予学生更多说英语的机会。

问卷第四项列举了听力课上可加入的一些口语输出活动,分为听前、听中及听后三个部分。其中,除“对故事性较强的场景进行分角色表演”的支持率仅为四分之一外,其它几项均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赞成。最受欢迎的三个教学活动均位于收听中,依次为:讲授听力技巧占82%(92人);跟读、模仿发音占65%(73人);在适当地方停顿,对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讨论占59%(66人)。

问卷的第五项列举出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排在前三位最受学生支持的是: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占71%(80人);能学到更多的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的占57%(64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占55%(62人)。

由此充分表明,在英语听力课上适当增加口语活动,用口语促进听力的教学模式,将受到大多数学生地欢迎,值得我们试验与推广。

虽然笔者提倡在英语听力课上适当增加口语活动的教学模式,但无意将听力与口语完全融合成一门课。听力与口语在外语教学中均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合二为一的做法容易顾此失彼,导致输入量过低。因此,把握好听力教学中所穿插的口语输出活动的“度”显得非常关键。由问卷中的第6项可知,有3%的学生也有同样的顾虑。此外,口语活动的难度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口语表达水平,应该以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准则。

总之,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听力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觉感知和记忆能力。口语输出的加入,旨在以输出促进输入,提高和促进输入效果,而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因过分强调口语训练而忽视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1]Rost,M.Introducing listening[M].Harmondsworth:Penguin,1994:1-112.

[2]S.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3-225.

[3]Dulay,J.et al..Language Two[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10-358.

[4]杨晋.英语学生焦虑感和听力成绩的关系[J].外语研究,2000(1).

[5]Byrne D.J..Hearing and selection:an analysis and point of view[J],Chicago: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1979:23-27.

[6]Atkinson,R.C.et al..Human memory: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M].London:Academic Press,1968:20-254.

[7]何高大,周刽霞.我国现行高师英语专业的听说课[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8]M.Swain,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In G.Cook&B.Seidlhofer(eds.),Principles&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Studies inHonourofH.G..Widdows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25-144.

[9]Brumfit,C.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The Roles of Fluency and Accurac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107-125.

H311

猜你喜欢

内化英语听力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