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1-12-25江南大学张娟陈坚堵国成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学科

□江南大学 张娟 陈坚 堵国成

发酵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江南大学 张娟 陈坚 堵国成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确立了基于行业需求与学科引领、厚基础、重应用和学科交叉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师资,构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创新制度,培育了一流的科研成果,并通过构建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扩大了发酵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示范引领作用。

发酵工程;创新人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过程管理

发酵工业是我国轻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酵工程专业工程教育突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体专业。随着现代发酵工业的发展,培养以工为主、并具有开发引领市场创新产品能力的研究型工程人才是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使命。

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由于高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培养数量迅速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焦点。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生源情况、科研条件、质量要求以及培养体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的培养思想方针和方法非常重要,也极为迫切。研究生作为高校中一支重要的科研队伍,也必将是今后国家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基于此,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针对当今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科研意识相对淡薄、科研方法不够正确、科研精神尤为欠缺的情况,探索出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已成为实现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迫切需求。

我校发酵工程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便在国内率先开始了研究生教育,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在教育部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一。在发酵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我校坚持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应形势要求的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努力提高发酵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在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从“确立先进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流育人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系统地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确立基于行业需求与学科引领、厚基础、重应用和学科交叉的教学理念,构建一流学科建设平台

我校发酵工程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总结与提升,确立了“基于行业需求与学科引领、厚基础、重应用和学科交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理念。依托发酵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家发酵工程技术中心”、“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优势教学资源及雄厚科研平台和强大的工程实践体系,确立了“主动实践,科研与工程并重”的本科教学理念。同时,注重与食品、化工、医药等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强化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了发酵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发酵工程学科建设平台

二、以培育轻工特色发酵专业创新人才为导向,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的学科凝练,以发酵工程学科为基础,设立了五个研究中心,形成了由责任教授为核心,不同专业背景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术团队和学科梯队,提出了导师负责、团队指导、相互协调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将研究生学术方向的选择与导师团队的学术专长结合在一起,通过团队指导,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宽学术视野,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近年来,不仅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行业影响力大的国家级优秀人才,也造就出一支由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全国优秀教师领衔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名师引领,形成了导师负责与团队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该团队四次荣获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所支撑的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

在注重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科资源,牵手行业精英,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度。我们依托贵州茅台、青岛啤酒、江苏洋河、杰能科酶制剂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了多个教学实训基地,并聘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行业精英作为兼职教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本学科发展的国际趋势,以培养学生研究与工程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通过聘请海外兼职教授,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推进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构架了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贯穿发酵产业上、中、下游的知识体系和精品课程群。2005年以来,先后立项《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遗传育种》等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生物技术基础》等国家双语课程,继而形成了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加强过程管理,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在生源结构与质量方面,我们依托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及强化班建设,采用“3+5”或“3+3”模式,将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和培养体系进行了有效的衔接,集中优势生源,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积极推进与兄弟院校的合作,着力发展优秀本科生的校际免推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质量工程的大力提高,夯实了我校发酵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以及在本领域内的深远影响。

学校建设了研究生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并出版了多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集中体现我校科研成果的学术专著和精品教材,形成了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优质研究生教学科研资源。同时,注重理论类课程与工程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创设硕士研究生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实验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发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

此外,在研究生分类改革中,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划分“学术型”、“应用型”和“在职应用型”培养模式。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工作为主要毕业流向;“应用型”研究生以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创新与工程设计为主要就业渠道;“在职应用型”研究生则以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后返回原单位就职为主体。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通过建设多种形式的科研教学培养基地,推进分类培养,有力地加强了研究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选题、研究、答辩阶段,全程引导和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创新成果的质量。

四、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一流的科研成果

在创新平台构建中,注重全程引导和培育研究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程学习阶段,鼓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及自身课题撰写高水平综述,了解学科前沿,为后续研究奠定创新基础。

在论文选题阶段,通过专题讲座及专家点评,挖掘科研工作的前瞻性与导向性。进入课题研究后,着重考察研究生独立探索科学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路,鼓励研究生与研究领域内的“小同行”专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培养其专业素养,活跃其创新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深入实施“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构筑了国家、省、校三级研究生创新工程体系。同时,优化创新条件,借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与学科研究中心平台,着重支持基础和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鼓励研究生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力求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近3年来,先后有多名研究生直接参与了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相关科研成果的研究工作。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Applied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发酵工程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了包括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在内的百余项授权发明专利。

五、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打造一流学术交流平台

在立足本土资源进行发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的同时,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交流会、食品与生物技术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等一系列海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我校发酵工程在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实现“在中国代表国际发酵工程科技发展趋势,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发酵工程发展水平”的目标。同时,通过实施“111引智计划”,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Ferid Murad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研究生教育搭建学术创新交流平台。此外,以学术互访与交流的形式,大力支持研究生进行短期出国访问或与课题相关的短期研究,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拓宽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为培养与国际前沿学术水平接轨的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随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坚实、科研能力出众,得到了本领域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的高度认可。众多的年轻校友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精英和行业中坚,据统计,已有近60名毕业研究生成为中科院、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的正教授和学术带头人,有的则在杰能科酶制剂公司、百威英博啤酒(武汉)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自发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来,得到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业内一流专家学者的认可与好评。我校所形成的教学理念、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机制及其课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已经被国内多所高校借鉴采用。近3年来,共有包括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0多所高校的500多人次来本学科参观、交流。与此同时,研究生培养方法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已有来自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越南、老挝及非洲各国等18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本学科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1]张文辉,林基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论坛,2010(3):117-120.

[2]尹发跃,秦发兰,许丽琼,等.基于就业视角—中外研究生教育取向探究[J].教学研究,2009,32(1):29-32.

[3]李崎.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6(2):35-37.

[4]张淑林,裴旭,陈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9-13.

[5]何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9-30.

[6]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8-72.

G642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