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关联理论中译者的角色
2011-12-19刘婷婷
刘婷婷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浅论关联理论中译者的角色
刘婷婷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提出了有影响的关联理论,从而给语用学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简单介绍了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及 E.A.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从传统翻译理论对译者的认识入手,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于译者的角色和地位的也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关联理论使人们意识到了译者的双重角色和重要地位。
关联理论;关联翻译理论;译者
0 引 言
翻译是“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所以两千余年的翻译历史中有关翻译的论述有如汗牛充栋。这些翻译观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未能对翻译的本质作出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和反映。
1 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的角色
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翻译活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而且涉及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家完全忽视译者的作用,他们认为原文本在翻译中居于中心地位,译文应尽可能贴近原文本。在他们看来,译者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工具,把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例如:17世纪最著名的翻译理论批评家John Dryden认为的译者是奴隶,是工具。Tytler在他的文章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s中指出,译者应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原作者的灵魂。我国的翻译理论家们也持有相似的观点,比如“对于原文文本来说,译者是一个自由的奴隶。”总之,人们一度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作家与演员之间的关系。
20世纪快速发展的语言学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例如J.R.Forth,Roman Jacobson,E.A.Nida等)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投到翻译领域。他们认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必须根植于语言学的研究,然而,他们却没有对于译者的角色问题给予足够的认识。Roman Jacobson在On Linguistic Aspect ofTranslationde文章中,通过对比原文文本与目标文本,把翻译划分为三类:“inter-lingual translation”,“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和“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他认为翻译过程表明译者既是原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送者,是两个独立的但又紧密相连的交流过程的结尾和 开 端:“Author—Text—Receiver—Translator—Text—Receiver”。尽管Jacobson认识到了译者角色的二重性,但他并没有指出译者的主观性和译者是如何在接受者与发送者两个角色之间转换的。
随后,E.A.Nida在他的文章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提出了“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的翻译概念。他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交流的形式,注意到了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时,他也承认了译者的中心地位。“译者是翻译过程的焦点元素,他的角色对于基本的翻译原则和步骤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提到译者是如何把原文文本译为目标文本的问题上却没有详细的论述。
在J.C.Catford看来,原文文本是不能被完全翻译或被目标文本替代的。换言之,Catford认为原文文本是翻译的首要因素,译者应该为原文文本服务。Peter Newmark在后来的文章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里指出读者对于译文文本具有反应的观点,他坚信翻译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对等,认为原文文本是翻译过程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译者应该从属于原文文本和原语言。上述观点和看法体现了翻译过程中语言的外在形式(包括句型、原文文本的风格等)所发生的变化,但忽视了译者角色的作用。
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译者角色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清楚地进行了表述。1975年,Steiner第一次承认了译者的主观性。1984年,一位德国译者Holz-Mantari发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译者运动”。她把翻译认为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创造了目标语和最终翻译版本之间的一种联系。她认为译者是译文文本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且,译者和原语言作者及译语读者是同等的重要。
2 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中译者的角色
从事语言学和哲学研究的法国学者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Deirdre Wilson从格赖斯的关联概念入手,对话语理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于1986年联名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著名的关联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基于认知观来研究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它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话语解读,认为人类的心智是朝高效率的方向进化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倾向于自动处理那些具有关联的信息,话语理解过程涉及心理表征的推理和计算。换言之,人类心智的信息处理以关联为驱动,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处理,从而构建出新的话语表征[1]。从1986年关联理论的诞生之时算起,就有很多学者对它产生了兴趣,并且褒贬不一。但这个理论在诸多领域所带来和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学者们对它的肯定大大超过了它所引起的争议。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对于我们的认识和解释交际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赵彦春甚至认为,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但它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活动,指导翻译活动,并且成为奠定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2]。
关联理论是一个以认知科学为立论基础的关于言语交际的理论,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其形成基于如下的事实[3]:
A.听话人从每个话语的语言解码中获取信息时,可能会对话语作出多种理解(即明说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的结合,可以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
B.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能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
C.听话人往往用一个单一的、十分笼统的标准去理解话语;
D.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排除其它的理解,而只认定一种是唯一可行的理解。
作为西方近年来极具影响力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本身。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 E.A.Gutt是第一个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的学者。在他的博士论文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Gutt认为,迄今为止的翻译研究使用的是一种“描述—分类”法,侧重点放在了“翻译行为”上[4]。从 Gutt的整体立论来看,翻译被当做一种交际。在这种交际中译者既要揣度作者的原意,又要考虑译语读者的需要,扮演着双重角色,是信息传递的中转者。由此可见,Gutt的解释类似于交际翻译理论。Gutt主张用关联论研究翻译,因为“关联论从能力而不是从行为的角度看待交际,它试图具体说明人们大脑中的信息处理机制在人际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其范畴是大脑机制而不是语段本身或语段产生的过程。”这个理论既是对关联理论的传承,又在翻译领域对它进行了发扬,为人们重新认识什么是翻译以及翻译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为翻译提供了统一的宏观理论框架,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各类翻译现象而不自相矛盾。Gutt认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最佳关联,使原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望相吻合。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两轮交际[5]。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性也随之产生。在“原语—译者—译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主体,是翻译过程的中心,原作者和原语,译语和译语读者是它的客体。译者通过其中心地位,跨越两种语言的障碍,策略性地优化语言,连接了前后两个客体的时空,使原语和译语的主体性融合在一起。
在译者的角色和地位取得多数人的认同之后,一部分学者开始从语用学角度来处理问题,尤其是关联理论,认为译者的角色和地位是十分值得研究的[6]。
图1 翻译过程及译者角色
从图1中可以看到,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两轮交际活动,译者既是原语的接受者,又是译语的创造者。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在第一轮的交际过程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双重角色的作用。首先,译者应通过语用学、语义学等方法找出原作者所表达的,以及想要表达的信息,必须通过推理清楚了解原作者的意图。之后,译者把自己的理解和译语读者的期望、认知环境、阅读思维习惯和心理、文化背景等相联系,以原作者的名义来构造一个新的作品。从关联理论来说,原作者的每一个明示都传递一种假定,译者要付出比原语言读者更多的努力来获得原作者更多、更确切的意图。这种意图包括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例如:清晨两个中国人相遇,其中一人会说“您早,吃了吗?”如果这句问候语被译为“You are early,have you eaten?”,这样是传递了信息意图,然而却违背了中国文化。译者此时应把握交际意图,把它的问候特点翻译出来,可译为“Good morning,how are you?”另外,译者自身的能力及喜好会影响他对原作的理解以及翻译,他也会被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所限制。
在第二轮的交际过程中,译者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创造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接受者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译文文本的创造者。译者需要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创造者,译者要承担起给译语读者明示自己信息意图的责任,同时要避免由自己造成的对原文的误解和其他交际困难。译者的译文必须能够使译语读者理解原作者的显义与隐义,正如原语读者所理解的那样。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的过程中,要摆脱原语言的约束来表达原作者的意图。身为一个译语文本的创造者,译者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和情感,更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环境。换言之,要明确原文作者企图传达给读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读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从中调出所需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
3 结 论
笔者认为关联理论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方法。其中对于译者角色和地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译者的双重角色更新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译者的双重角色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来重构原文含义。以钱钟书的名作《围城》的英译本 (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翻译为Fortress Besieged)为例:
原文:指着那些土馒头…
译为:Point to the coars steamed bread,…[7]
译者在第一轮的交际过程中就出现了错误。“土馒头”在文章中指的是坟墓,译为 the coarse steamed bread显然是错误的。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用关联理论中译者角色来评价一个译文是否恰当,对于译者角色的把握也能够使译者自身得到提高。
Gutt认为一个“信息”可以不管听众的认知环境而传达给他的观点是绝对荒谬的。那些认为翻译理所当然的是传递“信息”,认为问题的实质是为“信息”寻找恰当的语言形式的观点,其根本错误即在于此。只有与原作者相同的态度和观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更好地翻译作品,才能与译语读者达到心灵的契合。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5):273-295.
[3]何自然.推理和关联[J].外语教学,1997(4):1-10.
[4]Gutt 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92(3):287-289.
[6]欧阳利锋,彭石玉.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31-134.
[7]李丹弟.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3):36-39.
The Role of Translator According to Relevance Theory
LIU Tingt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030051,China)
Relevance theory was established by Dan Sperber and Deirdre Wilson in1986.It was applied to explain many phenomena in translation fields.Translation theory and its practice have entered a vigorous development time since last century,especially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E.A.Gutt introduced relevance theory into translation practice.According to r elevance theory,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double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 nication,so translator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ranslating process.
relevance theory;relevance-theoretic translation;translator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1.021
1673-1646(2011)01-0088-03
2010-07-04
刘婷婷(1980-),女,助教,硕士,从事专业:翻译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