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
2011-12-14黄国庆
黄国庆
(1.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成都 610064;2.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
黄国庆1,2
(1.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成都 610064;2.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将当前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分解为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条件等指标,并通过构造比较矩阵并量化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模糊评价及多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计算出得分值。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旅游资源评估;层次分析法;三峡库区
Sat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了多层次分析法(AHP)。AHP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层次化、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它为全面评价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价值提供了帮助,通过专家打分后计算出权重可以避免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更好地明确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所处的作用和地位,进而能因地制宜地提出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三峡库区是一个由三峡工程的兴建与运行而形成的相对较新的地理名词和空间概念,它横跨重庆、湖北两个省市。所辖范围包括夷陵区、兴山县、巴东县、秭归县、万州区、涪陵区、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县、长寿区、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区等区县。
笔者主要采用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对各区域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性分析,结合长期带团游客的资源评价反馈,把各区县资源级别最高、最具游览价值的景点进行了筛选,挑选出渝北统景温泉、奉节白帝城等旅游资源单体15处,将其作为三峡库区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
1.2 研究方法
国内外文献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时如何划分指标体系,二是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三种,定性定量评价主要包括直观判断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数学规划方法和模糊评价法。综合评价方法是将二种或两种以上的评价方法相结合,也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发展趋势,文献[1,2,3]研究了模糊评价、灰色评价和AHP评价相结合的应用情况。本文对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专家的意见构建了指标重要性程度比较矩阵并计算出了指标权重,设计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价的资源评价模型。
1.3 AHP及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把研究问题按层次分解成各个指标集。通过专家给出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计算出指标权重,最后计算指标综合得分,其步骤如下[4]:
(1)建立系统指标及指标集的层次结构;
(2)根据1~9比例标度法构造两两重要性程度比较矩阵;
(3)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4)进行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要求C.R.<0.1);
(5)构建分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计算综合得分。
2 构建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要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本研究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建立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AHP及模糊综合评价
3.1 指标层次划分
本文采用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15个风景区的指标得分。由图1将评价指标集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顶层评价集A={B1,B2,B3}={旅游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条件},权重 Q=(0.7324,0.1297,0.1379)。
表1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综合得分表
指标评价集B1={C1,C2,C3}={观赏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B2={C4,C5}={景点地域组合,景点旅游环境容量},B3={C6,C7,C8,C9}={可进入性,景点接待人员素质,景点基础设施,景点旅游商品},相应的权重分别为Q1=(0.625,0.1365,0.2385),Q2=(0.3333,0.6667),Q3=(0.4444,0.2222,0.2222,0.1111); 图 1中最底层叶结点评价指标集权重:Q1’={0.6,0.2,0.2},Q2’={0.3333,0.6667},Q3’={0.2,0.2,0.6},Q4’={0.2,0.6,0.2}, 将得分值量化为F={5,4,3,2,1},代表优、良、一般、差和较差五个级别。
2.2 对风景区1至风景区15作综合评价
(1)首先对风景区1第四层作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得到隶属度矩阵 R′1、R′2、R′3、R′4,计算得分:
1)E′1=Q1′×R′1={0.077 0.503 0.377 0.042 0},W31(1)=E′1×FT=3.616
2)E′2=Q′2×R′2={0.038 0.263 0.527 0.161 0},W32(1)=E′2×FT=3.145
3)E′3=Q′3×R′3={0.142 0.418 0.299 0.140 0.002},W33(1)=E′3×FT=3.557
4)E′4=Q′4×R′4={0.090 0.511 0.357 0.043 0},W36(1)=E′4×FT=3.647
(2)再对第三层作综合评价,计算得到隶属度矩阵R1、R2、R3,计算得分:
1)E1=Q1×R1={0.087 0.450 0.379 0.082 0},W21(1)=E1×FT=3.538
2)E2=Q2×R2={0.075 0.484 0.398 0.043 0},W22(1)=E2×FT=3.591
3)E3=Q3×R3={0.058417 0.381926 0.682578 0.177505 0.001561},W23(1)=E3×FT=4.224
(3)再对第二层作综合评价,计算得到隶属度矩阵R,计算风景区1总得分:
同理,对风景区2至风景区15作评价,最后得到各景点资源综合得分如表1。
4 结论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三峡库区15处代表性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分名列前3位的分别是巫山小三峡景区、武隆仙女山景区和奉节白帝城景区,和库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相吻合,这从侧面印证了层次分析法对库区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具体的评价中,分值超过3.8分的旅游资源有江津四面山、白帝城、巫山小三峡、巫溪红池坝森林公园、武隆仙女山和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共计6处。此类旅游资源价值高、旅游条件相对较好,景点规模成片,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可以针对大中尺度的旅游者重点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峡移民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和科考旅游等项目。分值低于3.8大于3的旅游资源有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长寿湖、丰都鬼城、渝北统景温泉、巴南东温泉、涪陵大木花乡、万州青龙瀑布和刘伯承元帅故居共计9处。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总体得分相对偏低,景点规模、旅游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大尺度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小,客源市场有限。因此,旅游地的开发可以针对中小尺度的旅游者设计近郊休闲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自驾车旅游项目,实现与高级别旅游目的地的错位经营,满足不同层面旅游者的需要。
本研究只选取了三峡库区15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了资源评价,没有涉及到所有的景点,对库区旅游资源的综合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未来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资源统计分析评价,研究结论将更有实践指导意义和针对性。
[1]蒋云霞,刘冬荣,肖华茂.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综合绩效的测评[J].统计与决策,2010,(2).
[2]耿涌,王珺.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
[3]贾慧敏.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旅游资源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9,(3).
[4]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
F590
A
1002-6487(2011)11-0088-02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0909614)
黄国庆(1978-),女,重庆奉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责任编辑/浩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