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汤加减治疗牙周病验案
2011-12-09张立新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市300222
张立新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市 300222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中医称为牙宣、齿衄。牙周病是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它和龋病同为口腔两大常见病,本病是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牙齿过早缺失,直接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全身健康。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清胃汤加减治疗牙周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分析1例如下,与大家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周某,男,55岁,2010年7月4日诊,患者满口隐隐作痛半年余,曾经社区门诊治疗,服用土霉素、牙周宁、安乃近等,缓解1~2周后又复发,近1个月加重,口服上药无效,遂来我院求诊。体检牙龈浮肿,微红,牙齿松动,触之易出血,牙石(+),牙周袋深达3m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西医诊断:牙周病。中医四诊:自感烦渴饮冷,多食易饥,口臭,胃脘嘈杂、纳差,便秘,尿黄。查:牙龈红肿,出血溢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辨证属于胃火上蒸型。治以清胃泻火,凉血散淤。
1.2 治疗过程 方药:生石膏30g,黄芩9g,黄连6g,生地黄15g,丹皮9g,升麻6g,大黄6g,3剂。水煎服,二诊时自觉诸症顿减,大便通,原方去大黄,3剂;三诊时余症明显减轻,但饮食无味,下肢软弱,属湿热不下,原方加薏苡仁12g,茯苓12g,白术12g,健脾利湿,上方3剂以善其后,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烟酒,注意口腔卫生,停药后随诊1年未复发。
2 探讨
祖国医学多认为本病病机是肾虚和胃热以及这两种病因、病机的综合表现,但是明代王伦在《明医杂著》中指出“牙床肿痛,齿痛动摇或黑烂脱落,世人皆作肾虚治,殊不知此属阳明经湿热。齿虽属肾,而生于牙床,上下牙床属阳明大肠与胃。”如此看来,这两种病机又相互制约和影响。故笔者以清胃汤为主方治疗牙周病。
清胃汤主清胃热,证见口臭、牙龈红肿疼痛,热能灼伤脉络,导致牙龈出血,风邪相搏,口干咽燥,兼有湿热则苔黄厚腻且胃纳较差,牙根松动、牙周袋形成此乃肾气虚弱,不能荣润骨髓,骨萎齿摇。因按经络循行部位,肠胃属阳明经,与上下牙龈相联系。方中黄芩、黄连、生石膏清泻胃火;生地、丹皮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升麻散阳明之火又能解毒,肠胃湿火一清,则阴得其养,血不妄行,牙龈溃烂出血之症就可痊愈。
笔者认为,中医辨证施治牙周病,还应配合必要的牙周病基础治疗,如洁牙、局部药疗、牙周手术、咬合调整、牙周固定等,采用正确的刷牙和牙龈按摩方法,坚持每半年做1次牙周洁治术保健治疗,这样才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牙周病的治疗是长期的,不仅需要中药的辨证治疗,更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正确用牙方式,正如中医理论提倡的“人与天地相应”,注意节食、节欲和防止劳倦等,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身体抵抗力,才能抵御邪气入侵和祛邪外出。
[1] 易善永.牙周疾病祸及全身〔J〕.家庭医学,2007,17:22.
[2] 吴东辉,刘玉芹.口腔保健的临床意义〔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