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汉英对比理论的引入探究
2011-12-08黄瑞
黄 瑞
(洛阳理工学院 外语系, 河南 洛阳 471000)
“翻译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那就是证明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程度。(It has the special purpose of demonstrating the learner's 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1]
不少人误认为翻译就是简单的语际转换,不了解其所涉及的文化和语言差异,然而翻译并非是单纯依赖字典词条和译者的语法知识进行的逐字逐句的文字转换过程。“翻译是在熟悉两种语言特点,掌握一定的语言转换技巧,透彻领会原文的意义和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高度灵活地使用译入语,用具有相当语法功能的结构将原文的内涵意义和言外意义再现出来的过程和结果。”[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发现,学生译文中经常出现中式英语和欧式汉语,这反映出学生不能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融会贯通,翻译思维能力严重欠缺。“中式英语是汉语思维向目的语英语中负迁移的结果;欧式汉语是具有英语思维特点的语言形式残留在汉语之中,形成翻译腔。”[2]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这些人才主要从有专业背景的理工科毕业生中产生,少数外语学院的毕业生早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翻译能力,既能使他们增加一项实践本领,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一枚胜出的筹码,又有助于将来在硕士、博士深造时,研究国际学术前沿文献。因此,加强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技能培养已是势在必行。
一、公共英语教学中翻译之尴尬现状
翻译一直以来是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普遍把占据四六级题型主要分值的听力和阅读作为重点,而对分值较少的翻译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一贯强调的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在“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中“译”处于一种几乎被完全忽视的地位。这使得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边缘化地位。
大学英语课程一般每周4或5个学时,一般有精读课和听说课这两种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授课班级大,教学任务量大,教材中往往没有系统介绍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内容,教师迫于紧张的课时压力很少能兼顾翻译教学。即使偶尔在精读课上以口头翻译形式提问,却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支支吾吾,许多学过的词汇不会运用,当老师给予提示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知识都是学过的。究其原因,是其掌握的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消极词汇,没有通过认知学习的方法转化成可以灵活运用的积极词汇;有的学生勉强能翻译下来,却是从头到尾逐字翻译,不考虑语序和文化背景,把自认为同义的英汉词汇一一对应翻译,错误百出,教师一一纠正后,学生被动接受“正确译文”,却并未认真思考,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翻译的太差,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颜面,自信心受挫。
如果以书面形式布置课后翻译句子的作业,学生交上来的要么是照抄教辅书上的答案,要么是自己想当然地逐字翻译,漏洞百出。认真的学生查了字典,找对了词汇却不会采用符合英文习惯的地道表达方法,译文僵硬不流畅。教师不辞辛劳地将其一一修改,然而由于没有当面的交流,对于翻译过程的思维方式也无从正确引导,即使学生看了正确的译文,翻译水平却难以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易使其产生依赖心理,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钻研、分析、交流和总结,结果事倍功半。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当中应有适量的汉英对比理论指导和翻译技巧训练
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虽然教学任务量大,但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自学能力,在课堂上词汇、语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摒弃了。教师可分清主次,知识点当中重要的要讲,但不必面面俱到,适当压缩讲解知识点的时间,容易的内容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教辅书在课外自学,腾出的时间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汉英对比理论指导和翻译技巧训练。英汉对比理论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减少翻译的盲目性。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比较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不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2]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精读课文讲授汉英对比理论和翻译技巧,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教学,从比较英汉语言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的异同入手,探讨其所依据的思维方式的异同,挖掘原文的表面意义、隐含意义和语用意义,指导学生写出地道的译文,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提高双语转换能力。
教师可将一些基础的汉英对比理论,如意合与形合、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动态与静态等分批分期地穿插进教学计划中:
(一)意合与形合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汉英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意合与形合的区分。”[4]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换言之,英语是分析型的理性语言,词组中词与词之间,小句之间,语篇中句与句之间常使用联系用语(connectives,指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其关联照应手段是显性的、多样的,英语句子就像是一棵大树,枝桠横生,注重结构、形式,相对严谨;而汉语是综合型的直感语言,多数情况下较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性的,利用词语和句子表现出事情的先后顺序和因果逻辑关系。汉语句子仿佛是一根竹枝,节节推进,注重功能、意义,相对简洁。以下一例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言:
例1: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P. B. Shelley:OdetotheWestWind)
英文原文中的If表现了从句与主句之间“假设——判断”的逻辑关系。若译为“如果冬天来了,那么春天还会远吗?”,句中的“如果”、“那么”就显得画蛇添足,改译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无需采用任何连接词语,借助语序表示逻辑关系,反而非常自然,一气呵成。
另外,由于汉语句子结构松散,更多依靠句内各成分的时间或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英语句子类似于树形结构,先有主干,即主语和谓语,再添枝加叶,把介词、连词、短语、关系代词、从句等加上去,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需要分清汉语中哪些是主要成分,将其置于主句;哪些是客体描述,事件背景、条件、目的、手段、行为对象等,作为介词短语、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等形式处理。
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里的一则练习,因为是课文原句,可在讲解课文前先让学生试译,再和课文中地道的说法比较:
例2:我们把自己看作是在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生活方式,办法是倡导一整套能影响所有学生的原则。
译文: We see ourselves as preparing our students for a way of life by cultivating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rinciples that can effect all of them.
汉语译文用两个分句,结构松散,体现了意合特点。而英语中是一个主句后面接上介词短语表示手段,使汉语原文中的重要信息落在译文的主谓结构上,主次分明,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特点。
(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
英语中被动句应用很广泛,强调客观事实,施动者并不经常体现出来,这体现了英语国家民族客体意识较强;而汉语中被动句却相当少,即使是用被动句也往往把施动者说出来,这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较强的表现,有时汉语句子会以主动句的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例如新视野读写教程中的一句:
例3:在海德中学,更加注重的是和每个学生建立卓有成效的关系。(In the Hyde School, greate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ruitful relationship with each student.)
“英语中凡是不必说出施事者,或不愿说出施事者,或无从说出施事者,或为了保持上下文衔接一致,连贯通顺等原因都用被动句。”[5]
不必说出施事者的情况,如:
例4:人们必须要关注这个问题。(The problem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从此例可以看出,当不必明确施事者时,汉语就用诸如“人、有人、人们、大家、别人、某人”等泛称来作主语,采用通称的句式,而英语在该情况下常使用被动句。
无从说出施事者的情况,如:
例5: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有找你的电话。)
2.英语中it 作非人称主语时汉语中相应的主体意识表现
在英语中,有很多it做形式主语或表强调放在句首的用法,呈现出一种客观冷静的叙述,是英语民族客体意识的表现;翻译成汉语时,则多通过将原文中出现的人称或物主代词转换成句子主语,或增补一个泛指的主语等方式,体现出汉语的主体意识。如:
例6: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us to solve all the problems within an hour.
(我们在一小时内解决所有的问题是有困难的。)
例7: It is believed that health is above wealth.
(一般人都认为健康重于财富。)
(三)动态与静态
英语是屈折语,而汉语是非屈折语。(屈折语是指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英语中动词的形态变化繁复,使得动词使用受到形态的掣肘,而名词却无此牵制,因而名词在英语中占优势。由于英语中多用名词,必然也要多用介词,因而也产生了介词优势。名词和介词优势使得英语的静态倾向比较显著。而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使用活跃,可以连用,或代替其他词类,因而汉语动态倾向较明显。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我们不能墨守汉语原句的词类,可视情况将动词或动词词组转换成英语的介词、形容词或名词词组,实现汉语动态句和英语静态句之间的转化。
例8: 我们希望亚太各国密切合作,共同繁荣。
(We hope to see closer cooper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countries in Asia-Pacific.)
在此例当中,“密切合作,共同繁荣”这两个汉语中的动词词组翻译成了英语的名词词组,行文简洁而得体。
汉语句子中常有出现好几个动词的情况,而在英语中,由于谓语动词受到形态变化的约束,句子中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作为句子的核心。在包含一个以上动词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时,在把源语主要动词体现到目的语的谓语位置上之后,应考虑能否把其他动词转换为名词或者介词短语来表达,从而符合目的语的习惯。如新视野读写教程中的一例:
例9: 她要的那本关于克隆的书不在我手上,于是我让她到学校图书馆去借。(The book on cloning she asked for was not within my reach, so I referred her to the school library.)
拙译: I didn’t have the book on cloning that she asked for, so I asked her to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to borrow it.
汉语原句用了几个动词集结表达,而英译在并联句“so…”中仅用了一个动词referred,再加上介词短语,避免使用过多谓语动词,比较符合英语习惯。而学生拙译中,前句多了个didn't have, 后句用了asked,go,borrow这几个动词,行文非常累赘。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英对比理论穿插在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是完全可行且必要的,尤其可以课文中的典型句为切入口,讲授其相应的翻译方法,并适当举例、分析,最后引导学生比较英汉语的不同,归纳出汉英对比理论,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用理论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
三、创新翻译教学方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具体说来,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翻译教学,轻松掌握枯燥的理论并付诸实践,从而提高翻译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后翻译作业,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把自己的译文和小组其他成员相互交换、讨论,选出每组当中的最佳译文,在课堂上宣读。接着,师生共同讨论每组译文的不足之处,并选出最佳译文小组。最后,教师点评并完善最佳译文,传授汉英对比分析理论,接着归纳出翻译技巧,做出小结。
通过集体修改和评价译文,学生翻译活动的动态过程可随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就能够及时掌控和了解学生的翻译实况,及时沟通与指导。而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看到别人的问题,在以后的翻译过程中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除了能在有挑战性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对于译文质量的鉴赏能力。
翻译教学要循序渐进。开始阶段教师可选择精读课文里难度适中的原句进行翻译指导,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适时讲解词组、句型翻译技巧,引导学生注意词的搭配、词汇的褒贬、一词多义现象,重视语法结构的分析,并传授一些基本翻译技巧,如增词、减词、拆句、并句、词性转换、被动句与主动句的转换等。继而延伸到以句子为单位的专项基础练习,集中强化某种翻译技能。过一段时间后,可将课文长难句和语篇让学生分析、翻译,教师再结合课文的语境,讲解长句和语篇翻译的技巧。对于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要先展开讲述其语言背后特殊的文化背景,解决对于源语的理解上的困惑,再指导学生进行语篇翻译的实践练习。
“需要老师去唤起学生注意,以激发学生加深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主体在学生,老师不能替代,但必须常常加以旁敲侧击式的启发、暗示、提醒,让学生悟出内涵来。”[6]教师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学习新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最新动态,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指导自己的翻译教学,不应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权威定势,以势压人,更不能让学生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共同研究可替代的译法,探求更好的译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参与教学进程。
四、结语
笔者上个学期在所任教的班级的精读课上融入了汉英对比理论和翻译技巧知识的讲解,颇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汉英理论和翻译技巧之后,不再凭借对于词汇表面意义的理解生搬硬套地逐字翻译,而是学会了分析句子和语篇,使用理论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英汉互译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也跟着有了进步。
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对比理论的引入具有长远的效应。因为传授理论和技巧实则传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以渔”,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了思考、交流、分析和总结,通过不断积累,对于英语语言的认识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大学英语课堂一般都是全英教学,但与其在课堂上避讳使用母语,不如变堵塞为疏通,向学生传授汉英对比理论与翻译技巧,减少他们在全英授课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借助翻译让外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英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对于翻译教学,尤其是汉英对比理论与翻译技巧的教学虽仅能点到为止,但涉及一些基础知识,能够它有机地融入到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精读教学的一个环节,却是可行且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温建平.论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6(3):7-13.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4]NIDA EUGINE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New York: Leiden E J Brill,1982.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115.
[6]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7]赵宇阳.论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120-121.
[8]贾广芬.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3(2):52-54.
[9]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
[10]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
[11]成昭伟,周丽红.译可译,非常译——英汉互译典型错误例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