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价值共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1-12-08叶振兴钟玉海雷娟娟

关键词:共识价值观价值

叶振兴, 钟玉海,雷娟娟

(1.合肥工业大学 人文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但无论是就整个世界还是国内社会而言,价值差异、价值多元化的存在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价值观差异与多元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繁荣进步的表现特征之一。但我们在面对和解答社会现实问题时,人们并不满足于一种价值差异和多元的“怎么都行”的状态,而总是要去寻找一种共同的解决方案,达成一定的价值共识,来规范和统一大家的言行。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代青年的成长,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巨大影响,甚至关乎国家命运。因此,在价值共识的视域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是一个很现实且紧迫的问题。

一、价值共识的含义及特征

(一)价值共识的含义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价值共识可以被看作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共同理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共同理解?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一个社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便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交往,人们便在交往中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念。马克思说:“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这就是说,特定形式的价值共识的最终动因在社会生产领域,因此,要理解现代社会的价值共识,就必须首先理解现代社会的生产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交往。

因此,可以说价值共识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使特定社会共同体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价值观念达成相对一致的共同理解或判断。

(二)价值共识的特征

1.一致性

同质的,未分化的社会结构内在地需要一种把社会成员凝聚和结合起来的粘合剂,需要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来协助政治力量实现社会整合,而价值观正承担着这样的使命。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曾把承担这一使命的价值观称为“集体意识”,在他看来,以机械团结为特征的传统社会,需要一套稳固的,且被共同体所有成员一致抱持的价值情感和信仰,只有依靠这种一致性,集体性的价值信念,才能够维系着同质社会的机械有序性。[1]

2.普惠性

是指使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受益,尽管这种受益可能是差异性的,不是平均性的,但是大家必须合理分享。比如像公正、和谐、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等价值观念。

3.共享性

是指社会特定的价值观念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应该被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接受、理解和信奉,并且因为融化在血液中而身体力行。

那么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实现,首先就得看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性。

二、价值共识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性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价值主体观念取向多样性的矛盾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为了实现其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都得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发挥对人们的价值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一元性特质。我们必须从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能增强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广泛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而,形成现实社会中的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呈现多样性特点,但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一元性特征。基于价值共识的含义及特征,可以说价值共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就具有矛盾性。

(二)培养目标的统一性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多样性、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矛盾

21世纪伊始,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特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也确定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推行教育的大众化,提倡受教育者要努力不断创新,不拘一格等,从而顺应社会发展。但同时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教育对象的思想比较活跃,接触信息面比较广,层次性越来越明显,另外教育对象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心理和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可以说这些都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或方向有很大反差,这也是主观与客观相矛盾之处,可以说这是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矛盾体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价值视域之间的矛盾性

我们知道,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但他们在价值观上有很大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主要有辅导员、党政工作者,业务教师等,都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这些人一般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思想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他们一般都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本位,正如“社会倡导和践行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它不仅成为建国以后群众普遍接受的价值观,更是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念,并成为建国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2]

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传统以社会或群体为绝对本位的价值取向最终被彻底打破,以集体为荣的心理定势开始动摇,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被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满足,受教育者在价值取向上的个人本位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而教育者必须固守自己的职责,二者之间无形中就产生了矛盾,二者之间很难达成价值共识。因此,可以说这是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

三、实施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尤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比如在思想意识领域,近年来流行的“淡化理想”,“拒绝崇高”等思潮,对人们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及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和内心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还有学者把中国人现在的价值观归纳为“八无”——无知、无能、无情、无义、无道、无德、无耻、无赖和“四荒”——荒唐、荒诞、荒谬、荒芜等,问题可能没有那么严重,足见现在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能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应首当其冲,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和素质修养,巩固加强其地位,使大家在某些价值观上达到共同看法,比如爱国主义、公正、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等应成为现当代我国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度和宣传力度,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建立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实施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解决思想矛盾,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客观地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发挥了利益驱动的功能作用,它在迅速推动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分化。对此,亨廷顿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进程却滋生着动乱。”[3]不言而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是很正常的,如利益冲突的加剧、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等,加之社会转型期调控体系的缺失、社会整合机制落后于社会结构变迁,更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利益的无序分化。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利益系统的任何波动和变化,都会形成强烈的心理态势和社会震荡,从而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联动,引发基于价值观差异基础上的利益冲突。可见,利益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基本的导向作用。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承认这些都影响到人们对现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只有承认矛盾,找出问题,我们才能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社会中的各种思想矛盾,就必须在尊重利益格局的转变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功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价值冲突乃至社会冲突的发生,为向更高层次的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可以说建立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化解思想矛盾的必要工具。但如何实现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四、实现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性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达成价值共识的时代性条件,需要有历史性发展。从事实上看,人类社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难以摆脱多种文明或文化、多种价值观念之间长期并存与竞争的状态。或者说,在多元论的前提下寻求价值观共识,较之从前更为复杂与困难。但共识与认同问题是人类始终面对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共识与认同,其生成机制和运作方式可能不同,但共识与认同达成的基础条件是相似的,它们最终都会指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个体之间利益的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等。因此,要重塑今天的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对能够促使社会价值共识的主要条件加以重新考虑,并且主要条件要相互匹配和有机协调。比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均衡机制、不同社会人群间的利益协调、社会精神生活新目标的明确等。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性和多样化的正确处理

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的思想条件。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就是坚定不移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形势下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

但我们不能忽略了日益多元的价值观冲突这个现实,这对形成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个悖论。那么如何处理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待。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人都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和价值观,都有各自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而要尊重、包容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不要把它们简化成单一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求同存异,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寻求价值共识的达成。

第二,互利互惠和共赢。不同主体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立场和观点,但不要把这种不同或对立看作是绝对的,而是要积极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形成价值共识,进行合作,最终达到共赢。

(三)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形成价值共识的必备条件。只有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力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制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5]。目标的确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为我们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除了是要帮助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外,还应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为实现价值共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提供了根本的人才条件。

(四)主客体之间的交往性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争论较多的前沿问题。我们知道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对话与话语的分析,他所倡导的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可以说为我们实现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我们用相互主体性统摄德育过程,首先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其次,强调双方同时作为道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教育者只能是对话者、指导者、协助者、领航者,而不是权威者、统治者。[6]

因此,在当代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作为主体在平等的相互交往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形成对一定价值观的共同认同。使价值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能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需要相合拍,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合拍,并可以不断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17.

[2]陈学峰.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与调节[J].南昌航空工业学报,2003,5(1):53-57.

[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8.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5]费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J].高教研究,2005(35):1-2.

[6]殷朝晖.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我国德育建设的现实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3(5):55-57.

猜你喜欢

共识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