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

2011-12-08张海翔

关键词:云南文明绿色

张海翔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一、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文明已经跨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道门槛,或者说经历了三种文明形态,目前正在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迈进。不同的文明形态清晰地映射出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

(一)原始文明

在远古时代,人类刚从大自然母体分娩出来,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完全的依赖关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只能以采集、狩猎、渔捞等方式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茫然无知,处于大自然的仆从地位,将大自然神化,怀着感恩、祈求、恐惧、盲从等心理,依赖并顺从于自然,从而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天然和谐关系,即原始的敬畏自然状态。

(二)农业文明

随着畜力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人类进入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依靠农耕牧渔而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活动,逐渐开始摆脱对自然的简单依赖。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对自然的原始敬畏渐趋消解,开始不断地使用、开发、占有自然。但是,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仿效自然、利用生物规律进行有机物质再生产的过程,因此,农业文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对自然的破坏没有超过自然界的自我承受和再生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这一时期,人类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玛雅文明、恒河文明以及黄河文明。但是,由于部分地区过度垦殖、肆意放牧以及乱砍滥伐等人为活动,致使有的区域生态失衡、水土流失,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甚至彻底消失。

(三)工业文明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欲望变得愈加强烈。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从莱布尼茨的“万物是由人的理性支配的”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人类开辟了用理性驾驭自然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从蒸汽机到电力的使用,从化工产品到原子能,人类实现了对自然的部分征服,近代机械论自然观支配下的工业文明的极度扩张,使人们在对自然的暂时胜利中,陷入了一个美丽幻觉而不能自拔。这个美丽幻觉是:人已经是自然的主宰,人能够充当创造世间万物的上帝,人是他所居住的地球的主宰。机械论的思想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观、社会观和价值观。自然界在人类面前不再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正是在此过程中,恩格斯郑重地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事实上,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废弃物排放引起了空气、水源、土壤的严重污染,出现世界性水源危机、水土流失、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空洞等重大生态灾难。人与自然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分裂与对立,人类的生存与未来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避免陷入严重的工业危机,人类必须积极开拓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深刻认识工业文明的反自然本性及其表现,必须呼唤文明的新生与转型——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

(四)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这种文明是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摆脱生态危机,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新时代、一种新境界。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进程中传统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与升华。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但从根本上说,它是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一种崭新的文明。

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将融合在一起,二者的融合正是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的生态危机越来越成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共同关心的话题。科学越发达,社会越是高度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越棘手。这些问题困扰着人文主义者,也困扰着科学主义者,单靠前者和单靠后者都无法解决这些难以解决却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人文主义者与科学主义者打破各据一方、画地为牢的格局,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人类发展所面对和关心的难题。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不仅关怀着人类的现在,而且关怀着人类的未来。它给人类带来的是美好的希望,它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的是对真、善、美的期待。这种对高度理想性生态文明的期待,绝不会是“乌托邦”,而是能够通过人的心灵改造而获得的客观事实,是使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美好境界。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因此生态文明归根到底不是生态的文明,而是人的文明,是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生态的良性运转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失去了人,生态的良性运转是毫无意义的。人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

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其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和社会的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健康的人文道德观念,使人们真正地了解自然,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理想的高级文明形态,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对立将在这里得到化解,因此,在现实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人类的一切活动要体现理性的生态价值取向,自觉地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自身的发展,按照生态世界观及其科学方法论来充分发挥人类的能动作用,维护和促进自然进化,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很显然,迄今为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一直停止在一种价值缺失的状态,换句话说,自然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而人类对于自然而言则是没有用处的。人类的发展绝不能停止在这种价值缺失的状态中,人类应该在自然面前有所作为,在保护自然、促进自然发展方面,体现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生态文明的兴起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纵观当今世界,或许还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但从一些新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步伐是坚定豪迈的,前景是光辉灿烂的。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政治在全世界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二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虽然个别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存在恶化趋势,但更多的地区通过积极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三是生态经济发展迅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等各种生态产业模式在很多地方试验示范,效果显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生态生活方式日益扩展并受到推崇,环保的生活消费,低碳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时尚与潮流;五是生态文化日渐繁荣,引起人类自然观、发展观、伦理价值观的逐步转变,地球村民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方兴未艾。

云南的农耕文明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云南各民族文化中“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思考和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通过生态科技来发展生态产业,通过生态制度来检视生态经济,通过生态文化来倡导生态消费,最终才能实现生态文明。

二、绿色农业的升华

纵观人类发展史,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均为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

进入21世纪,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食物有效供给,又能维护食物安全和生态平衡,并且具有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推动的、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绿色农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农产品安全(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汲取人类农业文明成果,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实现生态、生产、经济三者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模式是用绿色农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赋予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内涵,所以,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模式,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发展绿色农业,倡导绿色文明,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建设绿色家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作为农业大省,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相结合,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相结合。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将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数量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型农业转变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发展与环境良好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云南的最佳选择。

由于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云南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开发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也有引以为自豪的名牌产品,如前文提及的云南稻米、普洱茶、烤烟、花卉、文山三七及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云南白药等等。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我们在发展云南绿色农业时也应注意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要努力打好生态牌、绿色牌、科技牌、区位牌、资源牌,造就精品,创造名牌。通过发展云南绿色农业,实现云南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回归与升华!

如果我们不了解一种文化的昨天,那么,对其今天的现实状况和明天的发展愿景均是难以作出清晰判断和准确预期的。对于云南农耕文化这一传统的精神资源,我们既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也不可一成不变、机械地照搬和沿袭;我们应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辨析和扬弃,在传承与发展中,推陈出新,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当代价值,并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千百年了,云南农耕的丝丝缕缕,没有死灭,茶马古道没有绝音,千年的云南农耕,不仅是一种“技术”或“文化”,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

[参考文献]

[1]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黄承梁,余谋昌,张文台,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4]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张文台,陈寿朋,徐伟新.生态文明建设论:领导干部需要把握的十个基本体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8]辛旗.百年的沉思——回顾二十世纪主导人类发展的文化观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6.

[9]周海林,谢高地.人类生存困境——发展的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吕昭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案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吴晓军.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为了复兴的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3(2):60-62.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48-53.

[13]陈飞.生态文明: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新文明形态[J].学术论坛,2009(6):18-21.

[14]王朝全.论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J].软科学,2009,23(8):69-73.

猜你喜欢

云南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请文明演绎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漫说文明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