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形势下农业院校科技服务实践及建议

2011-12-08毕保良杨生超谢世清

关键词:农业院校抗旱云南

毕保良,吕 霞,杨生超,谢世清

(云南农业大学 科技管理处,云南 昆明 650201)

干旱是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1]。云南由于受西南季风控制,加之地理位置和地形的作用,大部分地区呈现四季不分明、干湿季明显的气候特征[2]。干旱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大部分地区均达特大干旱等级。给全省城乡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也给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统计显示,干旱已造成云南省16个州市 2 512 万人受灾,全省965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823万人需要口粮救助。小春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16.2万公顷,全省小春粮食(夏粮)因灾减产50%左右;林地受灾面积达384.6万公顷、报废107.9万公顷。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直到2010年7月17日,全省才出现了明显降水过程,对旱情有明显的缓和作用,至7月28日,全省旱情才基本解除。干旱期间,云南农业大学积极响应省政府提出的“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投身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干旱防御技术方面,国内外已研究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在不同领域都有所发展和突破,我国20世纪6O年代以来就开始进行旱灾防御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保水剂、作物抗蒸腾剂和土面覆盖剂等研究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抗旱的农业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关于干旱的成因、特点、干旱对农业危害、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抗旱化学制剂的研制与产品开发等国内很多高校、院所开展了很多的研究,本文不做阐述。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干旱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服务农业的一些经验、做法,同时提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农业的一些建议,旨在将我校抗旱工作做一个总结,同时也为有关部门提供一点借鉴。

一、干旱形势下农业院校开展科技服务的主要途径和做法

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农业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青年节前夕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的回信,要求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尔后,农业部和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然而,以往农业院校服务农业的途径主要包括:协助地方有关部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联合地方相关部门申报项目、开展教育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以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和共建创新转化中心等方式参与当地建设。如河北农业大学提出走“太行山道路”,探索出农业院校教育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一是通过地方政府、民间组织,把乡镇技术员、农村基层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示范户请到大学校园,接受课堂教育,就实用技术、农村文明等进行系统培训,即“请进来”;二是大学教授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即“走出去”等[3]。

2010年,云南遭遇特大旱灾,旱情最严重时,全省农作物受灾316多万公顷,占已播种面积的90%,绝收105.7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28.8%。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等部门对科技抗旱救灾的安排部署,深入做好抗旱保收工作,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各项措施的落实,发挥地方农业院校具有面对基层、面对农民的优势[4]。引导广大农业院校教师、专家深入实践,服务农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大力推进高校与基层科研生产单位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努力创造农业科技教育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机制、新局面,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云南农业大学切实立足云南省农业生产主体,充分认识农业发展的产业条件、体制环境、肩负任务和服务对象,积极探索地方农业院校服务农业之路,大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发展模式,采取多项措施,积极面对席卷我省的这场干旱战役。

(一)学校领导以身作则,深入抗旱第一线摸排旱情、指导抗旱备耕工作

面对干旱,学校领导明确提出发挥好农业院校在科技、教育、推广、培训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立足“三农”发展,办好农业教育,立足农民需求,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培训,动员学校教师、专家深入实践,服务农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因此学校要通过指导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推广,与当地农业部门重点抓好样板规划、措施制定,及早谋划晚秋及冬农开发,为地方政府分忧解难,帮助农民出主意想办法抗灾自救、抗旱备耕。自旱灾伊始,学校校长、书记等校领导率科研人员400余人(次),深入昭通、西双版纳、普洱、红河、文山、玉溪、丽江、曲靖、大理等受灾一线调研旱情,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考察受灾和救灾情况,全面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抗灾救灾出谋划策,竭尽全力降低灾害损失,指导大春备耕工作,以保障农民兄弟的利益。

(二)组建“科技抗旱服务团队”分赴各地指导抗旱工作

为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和科技力量等优势,把不同作物的相关科技专家组织成抗旱科技服务团队,形成“科技抗旱会商”机制,开展农业抗旱科技服务,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干旱形势展开会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专家的科技智慧,避免单个专家在科技服务中经常出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缺陷[5]。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要求和云南省农业厅“百日抗旱促春耕行动”的具体安排,学校抽调了15位技术专家组成了“科技抗旱服务团队”,深入曲靖、玉溪、文山、大理、丽江、普洱、西双版纳、德宏、怒江、迪庆、临沧等11个州(市),46个县进行了抗旱工作,提出了一个教授团队,联合一个地方农业部门,围绕一种农作物,制定一个抗旱工作方案,服务一方农民的“五个一工程”科技服务新思路。发放学校编印的《农业抗旱科技成果及措施简介》等抗旱技术资料 5 000 余份。有效地将学校丰富的科技、知识优势转化为农业科技服务力量,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了干旱条件下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保障农业的顺利发展,进而达到服务农民的效果。

(三)发挥校县联合行动“3+3”创新合作模式,开展科技抗旱服务

“3+3”校县联合行动是云南农业大学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立体合作、发展三农”的创新合作模式,是一种打破学术殿堂与田野界限的尝试。其内涵概括为:“3+3”立体合作、“一对一”结对帮扶、“百名教授博士进百村入百户”。 即云南农业大学一个学院对口一个乡镇,一个学院党总支对口一个脱贫示范村党支部,百名教授和百名博士进合作县百个自然村和百家农户,开展对口科技帮扶活动。提倡教学人员把实验室放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把研究论文写在合作县的大地上,把“农民接受不接受,农民受益不受益,农民满意不满意”当做衡量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云南农业大学已与大理州剑川县、曲靖市会泽县等县(市)签订合作协议。

自旱灾伊始,学校及部门领导迅速组成以学院学科(作物、畜牧、果树、蔬菜、水利等)为单位的专家小分队共计200余人(次),深入到剑川、会泽、姚安对口帮扶乡镇、村开展科技抗旱服务。针对粮、烟、果、畜、菜、水利、农村经济、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方面开展调研,帮助农民出主意,想办法抗灾自救,抗旱备耕。如专家组制定的对蔬菜苗床、玉米营养坨、茶叶苗圃等进行浇水,立足抗旱保苗;浇水后覆盖稻草、作物秸秆或遮阳网,减少水分蒸发;对于小麦、油菜等作物绝收的田块,重新翻犁改种马铃薯或速生蔬菜,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弥补夏粮损失和缓解城乡人民蔬菜的供应问题;提高种植密度等,努力将灾害降低到最小。

(四)组织农业产业体系专家进行抗旱救灾

组织了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5位岗位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深入曲靖、红河、玉溪、昭通、大理、丽江、普洱、昆明等8个州市25个县(市、区)进行调查,编写了“大春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要点”、“生猪抗旱减灾应急技术措施”、“奶牛抗旱养殖技术措施”,发放抗旱减灾技术指导资料 3 000 余份,指导农业和畜牧业抗旱减灾。

(五)积极编制抗旱技术指导手册和举办专题科普活动

学校组织科技人员先后编写了水稻抗旱技术要点、马铃薯地膜覆盖节水抗旱栽培技术、马铃薯与玉米间套作栽培技术、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辣椒无还苗水移栽技术、大豆抗旱种植技术、玉米抗旱栽培技术、山地果园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山区果园滴灌技术等科技抗旱技术10余项,制作成技术手册 10 000 多份发放到农户手中,指导农户的小春抗旱和大春备耕工作。还邀请省内著名专家开展了“气候变化与云南干旱”、“干旱对云南农业生产的影响、云南省水资源状况与农业生产、云南干旱与‘三农’发展”等专题报告。

(六)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抗旱项目,为科技抗旱减灾作好技术储备

针对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干湿季分明,雨量分布不均,冬春干旱频繁发生的特点,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部的全面部署和要求,深入做好科技抗旱保收工作,发挥科学技术在抗旱减灾中的重要作用,解决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低纬高原冬春干旱区主要粮食作物抗旱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计划筛选、选育抗旱粮食作物品种,研发抗旱栽培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措施,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田间用水状况可得到改善,使节水农业系统的降水径流收集率,旱季土壤蓄水量增加。目前,该项目正进入立项审批阶段。

二、地方农业院校服务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三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教优势,整合优势资源,从智力支持方面服务农业,解决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问题。同时还要创建科研方面的特色,注重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根据区域特定的气候、土壤、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主攻方向。应根据学校科研基础和队伍状况,因校制宜,扬长补短。通过与基层农技人员和地方农科所科技人员共同承担课题,共同攻关,开展科研课题的横向合作,逐步形成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特有的科研网络体系。因此,面对旱灾频繁局面,针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干湿季明显,冬春干旱频繁发生的特点[6],作为农业高校,应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抓好抗旱技术等的储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采取特殊措施,建设一支有鲜明特色的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向基层延伸和发展,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就得有懂生产、会生产、懂技术、会技术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青年教师下基层锻炼,或轮流安排教师到基层工作,这样使教师能真切了解基层的现状,了解社会需求和生产需要,从而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科技开发,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寻找课题,培育富有实效的成果[7]。另外,还要制定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确保教师能下基层并收到实效。如社会服务科研工作量的核算,职称评定中实行“双职称制”,即在理论教学方面按教师系列评定职称, 在实践教学按农技推广系列评定职称(推广教授),这样,在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才能够组织一支有知识、懂生产的师资队伍,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二)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耐旱品种筛选与选育及示范

作物品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稳定粮食生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因此,可针对低纬高原地区冬春干旱突出,开展水稻、玉米、麦类、薯类、豆类等主要粮食作物耐旱品种筛选、选育及耐旱作物种质创新及应用,解决粮食作物生产上面临的干旱问题,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危害程度。

(三)开展主要粮食作物抗旱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作物栽培技术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技术,是实现粮食产量至关重要的终端环节,是实现农业新技术最大潜力发挥的有力保障。结合作物抗旱优良品种的应用,针对水稻、玉米、麦类、薯类、豆类等主要粮食作物,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地制宜集成创新国内外先进抗旱栽培适用技术,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最佳的土壤、光照、水分、养分等环境供应,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小,从而实现作物生产潜力的最大发挥。

(四)开展旱作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和养分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在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灌溉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因此和许多国家一样,增加粮食产量主要依靠灌溉农业来满足。针对旱作区季节性缺水严重的问题,发挥学校水利水电学科的优势,开展以提高粮食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为核心,集成旱作区集雨技术、山区节水灌溉技术及旱作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技术,形成旱作区农业高效用水的综合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

(五)继续开展生物多样性间套作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

今年百年不遇的冬春连旱,严重影响马铃薯、玉米、豆类和麦类等粮食作物生产,近亿农民的口粮受到严重威胁。针对云南等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的难题,云南农业大学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方面的科技优势,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生物多样性间套种技术示范推广和作物高产示范创建工作,大幅度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缓解耕地压力,增强抗灾减灾能力。2009年,云南农业大学组织了103名教授、博士组成8个技术推广组,对现有先进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统一编制技术方案,建立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实施了“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万亩辐射带”,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因地制宜扩大粮粮、粮烟、粮油、粮菜、粮蔗、粮果等生物多样性间套种高产栽培面积。做到村有百亩核心示范样板、乡有千亩展示区、县有万亩示范片。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生物多样性间套种技术示范推广和高产创建81.5万公顷,增产粮食18.3万吨,其中:生物多样性间套种技术示范推广54.7万公顷,增产粮食12.4万吨;高产创建面积26.8万公顷,增产粮食5.9万吨。2010年云南省计划推广作物高产创建200万公顷,生物多样性间套种266.7万公顷,其中云南农业大学负责高产创建推广57.3万公顷,生物多样性间套种74万公顷。

(六)加大适合云南省情的高科技抗旱产品研发

研发适合云南冬春期主要农作物抗旱保水保苗的土壤耕作技术、抗旱施肥、保水剂、保水缓释肥等技术,集成主要农作物水肥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示范并应用。如保水剂、保水缓施肥等产品的研发。

(七)参与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云南省的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水利工程设施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也小,抗御干旱的能力十分有限[8]。因此,借助特大干旱后国家对云南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学校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学科优势,参与修建各类水库、提灌站、雨水集流和窖灌水利工程等建设。开发土壤墒情快速监测仪、雨水集蓄成套产品,自压滴灌、喷灌配套设备,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改善山区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为农业抗旱服务。

(八)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节水农业技术和抗旱保墒措施,以增强农业节水抗旱综合能力[9]。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性能;推广地膜和秸秆覆盖,减少田间水分蒸发;集中育苗,节水管理;深沟板土槽植,充分利用土壤毛细管水;遮阳网覆盖,降低温度,减少蒸腾;喷灌、滴灌,减少灌溉用水;因干旱造成出苗不整齐的,及时采取育苗移栽补苗;灌溉用水没有保障的田块,及时进行水改旱种植甘蔗、玉米、烤烟等旱地作物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总之,地方农业院校尽管不具有综合大学的条件,但具有一支由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组成的人才队伍,还具有面对基层、面对农民、直接面向农业生产的优秀科研成果和农业产业相关信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振镛,倾继祖.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减灾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77-16179.

[2]黄英.云南省干旱特征的研究[J].水资源研究.1996(6):54-57.

[3]龙宁.农业院校教育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2):125-127.

[4]张海翔. 地方农业院校在我国现代农业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8):4-5.

[5]全锋,陈淳.新形势下农业高校科技服务模式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48-19.

[6]彭贵芬. 云南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J].灾害学,2009,24(4):40-44.

[7]刘在洲. 以“服务农业, 服务农村, 服务农民”为己任—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88-91.

[8]张正哲.浅谈旱作农业区地力培肥与节水途径[J].农业科技通讯,2010(5):144-145.

[9]付思明.大春粮食生产抗旱节水技术措施[J].致富天地, 2009(4):28-29.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抗旱云南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2022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北方茶园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