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析
2011-12-07丁成业
丁成业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工程机械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探析
丁成业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随着职教项目课程开发实践的深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改革并不仅仅是要研究单门具体课程,更要研究整个课程体系;不仅仅要进行单门课程的内容改革,更要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组织重构,进行项目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对工程机械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的实践,结合目前高职院教学现状,探讨如何深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工程机械;项目课程;课程改革
在推进示范高职院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工程机械专业根据自身实情况,积极在本专业建设和实践中,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本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践,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获取了一些经验,探讨分析如次,以求教于方家。
一、系部高度重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系部的直接领导下,教研室成立了项目课程实践小组,系主任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负责统筹、指导,协调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项目课程实践小组由工程机械教研室教师6人和实训中心实验教师4人组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思想统一,小组全体教师均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部分教师具有较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
小组实行周会制度,每周五举行项目课程实施例会,讨论本周项目课程实施的体会,制定下阶段项目课程实施调整措施。例会中,我们不断集体学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院相关课程改革文件,要求全体成员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为项目课程的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紧紧围绕学院示范建设要求,经过认真酝酿,制定了课程标准和总体实施方案,严格按标准和方案实施。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每门课程阐明该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与参考资料和教学建议等。总体实施方案,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对每门课程明确该课程由模块构成和项目构成,阐明该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考核方案和监控措施等。课程标准和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为小组成员实施项目课程的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实践证明,在项目课程实施中,有了制度保证,在标准和方案的引领下,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项目课程的魅力和实效。
同时,定期召开专业委员会,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岗位、岗位任务、能力要求和课程建设这条主线,归纳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对应执行进程表,如表1所示。
二、立足系情、稳步展开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业5个,分别为工程机械运用、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及双专业。其中,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院级试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办学时间相对较长,师资力量相对较强,教学设备相对较多,比较适合最先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
根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具体情况,以08511班级为试点,将整个班级划分为4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协助教师负责本组的考勤、工具保管和资料收集等工作。按照项目课程的要求,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根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确定机械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和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5门课程作为首批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在师资的配备上,首先,每门课程配备2名以上专任教师,主讲教师均具备5年以上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1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其次,为课程实施配备专门的场地和设备,将实验室改造成理实一体化教室,实验工具按10人一组配备专门的工具套装和工具箱,所有操作过程基本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要求,尽量与企业接轨,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
三、强化实践、科学实施
传统的课程大部分时间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再配合一定量的实验实训课程,但由于场地、设备和教师资源的不足,往往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教学效果不佳,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最终在考试前强化突击复习,考试结束后,学生才发现自己对课程知识没有真正掌握消化,久而久之,专业能力大为退化。
此次项目课程试点教学,我们把课按项目分解,课程所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明确,对每位学生每项能力都有详细的考核要求,每个项目包括日常考勤、过程表现、知识掌握和能力考核等几方面。每个项目要求学生当场完成工作单,工作单包括此项目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同时,每个项目完成后,现场对每位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考核,这样,保证每位学生真正达到此项目的学习要求。在所有项目完成后,在对每位学生进行课程的综合考核,要求每位学生能独立按照技术规范工作过程,并以实际生产的标准,对该学生系统评分。最终,将每项成绩和综合考核加权计分,这样的最终评分能系统完整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际专业能力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
以机械基础项目课程为例,项目构成如表2所示。
我们设计出项目情境用以说明本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在能力要求中,明确本项目学生所要达到的实践能力,在知识要求中,引导学生学习本次项目所设计的相关知识。同时,给出参考学时,根据学校学期的整体安排,建议有10%的课时浮动量。
以液压与液力传动项目课程为例,项目实施过程如表3所示。
液压泵的拆装项目的实施,把课时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流程进行,每一阶段明确任务目标、师生角色、参考时间和场地工具等,使得课程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和很明确的实施标准;结合项目课程的要求和本系实际,项目课程好实施、易组织和可监控。
表2 机械基础项目课程教学单元
表3 液压泵的拆装课程实施方案
以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课程为例,项目评价过程如表4所示。
表4将项目课程各项目成绩构成体系权重化,在过程中阶段考核,根据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进行调整,使得项目课程开展形成动态的教学状态。
四、认真总结、抓遗补漏
总的说来,尽管此次项目课程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曾出现一些预料不到问题,但我们都一一解决,并从中得到的不少收获和经验。
(一)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加强挫折教育
我们的学生都是90后的,不管是来自城市和农村,在家很多事情都是依靠父母,缺乏自我克服困难的能力,碰到难题,挫折一下就没有信心,畏惧困难,这会极大影响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和独立生活。在教学中,我们感觉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二)教学设备水平亟待提高,要与市场接轨
与传统教学相比,此次项目课程改革,对组织教学场地和设备提出更高更科学的要求,比如教室格局的革新布置、教学工具的合理配备和教学素材的校本制作,等等。此外,我们在项目课程改革中切身感到多媒体设备需要增加,教室专业气氛需要渲染,教具急需技术更新。
表4 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课程课时分配表
(三)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师资条件需不断优化
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有些教师对某些专业知识偏重理论讲授,实践环节比例偏少,反映出教师到企业进修的机会不够。另一方面,教师年龄构成不尽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少。
(四)加强学生日常素养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项目课程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发现学生日常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实验室里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教师指出其错误时,其不能虚心接受;有些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中,在言行举止方面,有些失礼的现象。我们的教育,首先是育人,同时,我们认为仅仅靠几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日常素养有很大提升,是不现实的,希望能在全系全院形成育人为先的教学观念。
丁成业,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
G712
A
1674-7747(2011)24-0011-04
[责任编辑 方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