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疆边墙对苗族武术发展的影响*

2011-12-06徐泉森

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边墙统治者湘西

徐泉森

(1.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苗疆边墙对苗族武术发展的影响*

徐泉森1

(1.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苗疆边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封锁苗族人民而修建的一种军事工事,在边墙的压迫下,苗族人民对统治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斗志。边墙促进了苗族武术的进一步传播,因为文化封锁的因素,也使得苗族武术的传承体系更加的封闭,同时也是苗族武术能原汁原味的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边墙的缘故,苗族武术的价值功能也发生重要转变,使苗族武术成为了单纯的搏杀技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边墙和封建阶级已经土崩瓦加,苗族武术又重新回到了其应有的轨迹之中。

苗疆边墙;武术;苗族

1 苗疆边墙概述

苗疆边墙,又称为南长城,其主体位于现今湖南湘西地区的境内。“苗疆边墙修建起源于明宣德二十五年(1430年)由总兵萧授构筑的二十四堡。它是在屡次镇压苗民起义军事防御的基础上酝酿而生的。”[1]随着明军政府与苗疆地区的军事冲突加剧,明军在与苗族人民的对抗中往往损失巨大,所以在明万历以后,边墙开始大规模的进行修建。明朝政府对待苗疆采取了隔离与区分的方式。到了清代,其统治者对于苗疆的控制更为残酷,甚至使出了以苗制苗的策略,把边墙以内的,对于压迫进行反抗的苗民称为“生苗”,在在边墙之外的,归顺于清政府的称为“熟苗”,清廷就利用生苗与熟苗之间的民族矛盾来进行全面的统治。但是因为苗民激烈的反抗情绪,清廷数次对苗疆进行征伐,而每次征伐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清廷在明边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加固修建。从这可以看出,苗族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是建起苗疆边墙的重要因素。同时,“苗疆地区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这同样也是产生边墙的基础。从地理位置米看,位于湘西的苗疆地区,虽然历史上长期看做蛮荒和生界,但是它地处江南,是江南通往祖国大西南的交通要道。”[2]只要能控制了这片重要的区域,那么对江南与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就变得容易了许多。无论从何种因素出发,修建边墙都是明清两朝统治者无视苗族生存权力,残酷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产物。边墙的修建,给苗族人民带了沉重的灾难,甚至延缓了苗族经济与文化的发展。[3]但是苗民人民在面对边墙封锁的情况下,表现出了一种不为强权、拼死抗争的少数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与战争的环境下,边墙推进了苗族武术的发展。使得苗族人民的放抗更加的激烈。

2 苗族武术的发展加速了边墙的修建

苗族武术是中华武术大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武术的起源历史悠久,苗族武术是伴随着苗民族起源而发展的。最早的苗族武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苗族的始祖蚩尤创出了蚩尤拳法被认为是苗族武术现今的雏形。蚩尤被后世尊称为“战神”或者“兵主”,是苗族人民心中的偶像,久而久之苗族形成了一种蚩尤崇拜的独特民族文化。蚩尤拳也因这种文化而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直到今天我们在湖南湘西地区的花垣县,依然能看到蚩尤拳的身影,可以说蚩尤拳是武术的活化石。苗族武术包含了器械、拳术、与气功三大类,有几十种拳种。在与统治者的斗争中,苗族武术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直到今天苗族武术依然充满这活力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只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苗族武术少了许多军事搏杀的招法,增加了更多“健体延寿”的价值功能。

苗族历来是封建统治者征讨的对象,因为苗族人民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崇武尚勇的精神驱使,对于封建统治者一些不合理的苛捐杂税、民族歧视不是选择忍耐,而是选择奋起反抗。从苗族的历史可以看出,苗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与封建统治者发生战争最为频繁的一个民族。以清代乾隆年间的乾嘉苗民起义为例。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是使清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损耗白银千万两,众多精兵良将战死苗区,更重要的是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为清政府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苗族人民无论是上至70余岁的老者,下至10余岁的孩童、都进行武术的练习,反清的苗王吴八月为苗族武术的高手,以60余岁的年纪在起义战争中经常手刃清军。在苗民中也有10余岁娃娃组成的童子军对清军对抗中不处于下风。在战争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苗族武术技能技高一筹。苗族武术以一招制敌为主,招招夺命。苗族武术种类繁多,而且在苗族武功中,多以加入了巫蛊之术,就是在兵器上涂抹上了剧毒,只要一触及到敌人就必死无疑,而且苗族习武者受到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苗民面对统治者都表现出了一种拼死反抗的态度。所以苗族武术在这种反压迫的战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苗族武术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种以搏杀为主要目的的武术形式。苗族武术是少数民族武术的典型代表,因为在众多少数民族武术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都是以军事战争为主要目的,苗族武术的价值功能,就是以军事战争中的搏杀为主,以最短的时间内击毙敌人为主要特征。基于统治恐惧苗族人民的战斗力,所以修建边墙,对其进行隔离的政策。

3 边墙对苗族武术的影响

3.1 促进了苗族武术文化的传播

边墙是明清两朝统治者为了防苗、治苗、彰显国家权利在地方区域管理中的作用而修建的。因为苗民生性勇猛,崇武尚勇,给统治者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统治者惧怕苗民的勇武 ,修筑边墙予以阻隔,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消磨其勇武之性,控制其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速了苗族武术文化的传播。边墙在苗族人民看来,是一种对本民族歧视的耻辱符号。因为受着传统儒家成王败寇的封建思想影响,自从苗族始祖蚩尤被黄帝擒杀,苗族人民在中原之地就再难以立足,其民族历史基本可以用迁移与战争这两个词来概括。在历代的统治者无数次的征绞后,终于在明代统治以修筑边墙以制苗。而边墙的修筑,正是这颗仇恨种子的催化剂。边墙这种民族歧视的烙印,给苗族人民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是这种方式还是没有抑制苗族武术文化的发展,更加坚定了其习武的决心。其武术文化得到了更为广阔传播。

3.2 使苗族武术变得更加封闭

边墙是统治者用来封闭苗疆的一种工具,边墙对湘西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边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湘西苗族社会的整体发展。边墙的阻碍性不仅是对湘西苗族人民在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对其意识上的阻碍。湘西苗族人民在其生活的历史当中,受到了其居住的喀斯特地貌的严重限制,这种地形对湘西文化起到了一种自然性的“保护”作用,而在明代时期边墙的“封锁”使湘西苗族文化显现出一种天然的自足性。湘西苗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受尽了统治者们的不断掠夺剥削,甚至是征伐,这使得湘西人民的社会生产力遭受了严重破坏,这就是得苗族的文化还是处于一种相对原始的状态。这对其武术文化具有其“原始”性,起到了一个被动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边墙修筑以后加强对湘西苗族人民的封锁,这使得湘西苗族人民只能选择以一种封闭的姿态来保护自身文化的生息。这就使得湘西人民产生了一种文化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也是深刻的作用于自身的武术文化之中。

边墙对苗族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苗族人民在以往采取了一种自我的封闭的方式来抵御强大的汉文化冲击,以保护本民族的文化的延续。苗疆边墙的修筑是对苗族文化封闭性的加强和延续。边墙也可以看做是对苗疆的一种双重封闭。对于处于双重封闭环境下的苗疆,根本不可能吸取外来文化,对于苗族武术文化说也是一样。既然中华武术种类繁多,门派庞杂,各个武术派系拳种不断的进行文化交融与碰撞。但相对于湘西地区的苗族武术来说,因为受到如此严密的封锁,就很难与其外界的武术文化进行交流,只能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自身的重复性循环发展。所以直到今天,在苗族武术的身上,能清晰的找到其不同于其他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元素,同时苗族武术文化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地域民族武术文化的一种代表。

3.3 让苗族武术的价值功能发生转变

一种武术的文化价值,很多都是从其价值功能进行表现的。武术,或者是少数民族武术的价值其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技击搏杀而存在的。技击搏杀是武术本源的价值所在。也是武术起源的根本所在。苗族武术,就是起源于军事战争。从其历史来看,苗族武术文化的主线无非就是战争二字。苗民习武,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所以有当时“十苗九武”的这种说法。从地理环境来看,苗族群组地区高山延绵起伏,在山间还多分布石峰、洞穴和阴河,地形十分复杂,同时还经常有毒虫猛兽出没于山中。[4] 这使得苗族人民必须掌握武艺,才能在复杂的地形获得生存。苗族自古就成为了一个尚武的民族。苗疆边墙的修建,使得苗族人民对待统治者更加的痛恨,更激起了苗族人民反抗的斗志,这个时候,苗族武术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种杀人的“工具”。没有修建边墙以前,苗族武术中有着强健身体、治病救人等内容。而边墙的修建,改变了苗族武术原来的内容。因为武术是反抗统治者最有效的手段,所以边墙修筑以后苗族武术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了军事搏杀的角度。

4 结语

历史已经过去,现今代表着统治阶级权威的边墙只剩下了残岩断壁,湖南省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从文化保护角度的考虑的角度对边墙进行了重新的修善,使得边墙现今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现今的苗族武术,已经从杀戮的暴戾形态,转变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做为历史悠久的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跃在民族的舞台之上。在新时期,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与武术工作者的努力下,苗族武术这朵民族奇葩一定会盛开的更加夺目。

1 彭永庆. 民族历史记忆的价值重构—以湘西苗疆边墙为个案的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9(1):60-61

2 石邦彦.苗疆边墙试探[J].吉首大学学报,1990(1):36-38

3 吴曦云. 边墙与湘西苗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6):69-71

4 徐泉森,秦可国.湘西武术文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84

The Influence of Border Wall in Miao Territo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ao Nationality's Martial Art

XU Quanse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Border Wall in Miao territory was a kind of military fortification built by the feudal rulers to blockade the Miao people.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this border, the Miao people showed their severer resistance will to the control. The Boarder Wall facilitated further spread of the Miao martial arts.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blockade, the inheritance system of Miao nationality's martial art was more closed. Meanwhil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of Miao nationality's martial art surviving till now. On account of the Border Wall, the value functions of Miao nationality's martial art changes significantly, which makes it a pure fighting skil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Border Wall and the feudal class have disintegrated and the Miao nationality's martial art has come back to his due track again.

border wall in Miao territory, martial art,Miao nationality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社会功能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10CTY005。

徐泉森(1985-),男,满族,辽宁鞍山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

猜你喜欢

边墙统治者湘西
边墙与东部苗族方言区的艺术变迁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丹东地区明代遗址遗迹考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
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下)
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