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地区明代遗址遗迹考
2020-02-27于生龙
于生龙
摘 要:明朝初年朱元璋接受建议在北方与女真部的交界一带修筑长城,并在九个边镇设防,九边中第一个边镇为辽东镇。丹东隶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下的定辽右卫管辖,定辽右卫初治辽阳城,后迁至凤凰城。东边与朝鲜为邻,北部与女真相连,作为明朝东北的边防、京师的左臂,在“终明之世,边防甚重”的形势下,被列为九边重镇之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关键词:城址;边墙;烽火台
丹东地区明代军事设施分布众多,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共发现明代遗址遗迹810处。主要有城址、边墙、烽火台、古庙等。这些军事设施的建立与明朝政府重视对边塞地区的统治和防范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丹东地区在明代作为一个边境重镇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结合文献记载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介绍丹东地区在明朝时的基本概况。
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设二十五卫,丹东隶属定辽右卫。成化五年(1468),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边塞地区的管理,在辽东地区修筑“东路的开原至鸭绿江边的辽东边墙”。嘉靖至万历年,明政府为防倭寇之乱,在丹东沿江抵海一带“建墩台、凿壕堑”。万历初年,为防御建洲女真西进,明朝拓筑宽甸六堡。至此,丹东地区明代军事防御設施的数量和规模达到顶峰,形成了以长城、烽火台及堡城等军事设施相互依托的防御体系。
1 本地区明代军事设施的种类
1.1 边墙
丹东在明朝时期所修建的边墙称辽东边墙。1990年初,由辽宁省、丹东市联合考察队行程2000余千米,确认了明代长城东端的起点位置在宽甸虎山,同年秋便开始对虎山长城进行了长达4年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现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鉴于它的重要性,2007年辽宁省考古调查三队历时三个月对丹东地区明代长城所属位置、设置路线及周边范围内的军事附属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008年年初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丹东地区各普查队伍对所属区域内的长城路线及其周边附属设施再一次进行更加详尽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认定了明长城的基本路线。丹东段的边墙主要可以分为3种:
①石墙。利用自然石块顺山势走向砌成墙体,这种石墙大部分现已倒塌,形成石堆,有的还可见基石。现今在虎山乡老边墙到杨木川的边沟段尚可见到。
②山险墙。利用自然山峰随山势设险,此墙主要在蚂蚁岭到锅头峪之间可以见到。
③沟壕障墙。这种形式不多见,主要依地理形势,利用深涧谷口和高大树木构成。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附近有一小段。
万历初期,因辽东地区多次遭到女真部的骚扰,明朝政府在宽甸等地增设了六堡(现在的宽甸六堡)。
1.2 古城址
堡城是守卫其所在区域附近长城沿线的主要设施,每座堡城都负责守卫一段长城沿线及其附近烽火台等。选址大多设在长城沿线以内,选择既可以伏兵又能攻击敌方的有利地形进行修筑。堡城在宽甸、东港和凤城等地都有分布,总数为37座,多为矩形和方形,分为砖石砌筑和土筑两种。凤城分布较多,大多靠近明代长城沿线,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石城城址、叆阳城城址等。东港的明代堡城分布较少,主要分布于大孤山等乡镇。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堡城主要有宽甸六堡,振安区则以九连城最具代表性。
1.3 烽火台、拦马墙
丹东地区明代的烽火台、拦马墙主要是围绕城堡周围及边墙内外的交通要道而建,或在易于相互瞭望之处量地缓冲而建,相距远近不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拦马墙及边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长城或者关隘,因地处塞外,通往沟谷平缓地时,需有和其他地区相连的过岭山路,因此在此地设置一道石墙作为防守,加强对长城主体的守卫。
从调查结果来看,丹东地区共发现明代时期烽火台419座,三县区都有分布,主要分为平地型和高岗型两种。从作用上来看,分为腹里接火台、沿边烽火台和沿海烽火台。
1.3.1 腹里接火台
这类烽火台建在长城的内侧,用以接连远方烽火信息传递到指挥部的烽火台,凤城、东港、振安区内的烽火台即属此类。烽火台的形制分为两种:一种为土石混筑;一种为山城式结构。山城式结构多建在险要之处,依山势而设置,用石块垒砌围墙,状如城堡,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凤城市发现的尖砬子山城。
1.3.2 沿边烽火台
这类烽火台一般建在长城的外围沿线,即丹东市的宽甸地区。在选址上多建于高山。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或是乡镇交界的界山,或是重要交通要道的制高点,或是高出河岸丘阜及道路的转折处,这里视野开阔,易于扼守要冲,传烽示警。台子的形制多为土石混筑,有的带有铺舍,驻有戍卒,如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车轱辘泡村的孤砬子烽火台、古楼子镇的炮台山烽火台等。
1.3.3 沿海烽火台
沿海烽火台主要分布在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至东港市沿江抵海这一地区,主要是为防止海上倭寇来袭,后期则兼具腹里接火台的功能。其中保存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应属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的萌芽山城。
2 本地区明代军事设施的特点
明朝政府修筑大量的防御设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边境安宁,丹东在明代隶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下的定辽右卫管辖。作为一个边境重镇,丹东的边塞文化的特点十分突出,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民族文化多样并存的地区,以满族为核心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为建设辽东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也均有自己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从明成化三年(1467)修筑辽东边墙、建立城堡,到万历初期明朝政府在宽甸等地进行拓边,并建立宽甸六堡,它们巩固了边疆的安宁,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并建有大量的庙宇及马市等贸易场所,来促进他们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对于明朝政府来说,这不单单是交流的问题,这是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所采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安抚政策的表现形式。尽管明朝修筑庙宇、开设马市是为了加强边防、巩固统治的需要,但客观上却为女真部落经济的繁荣搭设了桥梁。建州女真在明朝后期能突飞猛进地发展,无疑得益于辽东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果。在明朝政府和女真部落的贸易交流中,明朝政府每年都有巨大的财力支出,除了贡赏活动外,还通过马市贸易的方式进行。马市的设立大大便利了女真部落与内地的互通往来,当时女真正处在农耕、渔猎、采集等多种生活方式并存的时代,但相比明朝腹地还是较为落后的,其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多仰赖内地供应。在马市的贸易中,女真可通过马匹、山货等来换其所缺的耕牛、粮食等,这对地处荒僻、经济落后的女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女真逐步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军事行动上,明朝对女真并非动辄军事镇压,而是一再说教无效后才以军事行动予以镇压,可谓是恩威并施。
尽管明朝政府在对待女真的关系上采用如此谨小慎微的态度,但还时有边衅的事情发生。也许正是明朝政府对女真的这种优抚政策,即在政治上是宽松的民族自治,在经济上大量给予资助,在军事上采取“谕之不从,而后诛之”的政策,才使边塞地区在相对的时期内得以安定,女真族也不断进步和强大。尽管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但到了明朝后期国力逐渐衰落,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萨尔浒大战后,明军惨败。此战虽未宣告明朝的衰亡,但明末一系列的军事失败始于此,同时也奠定了后金军事强国的地位,其历史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3 重要遗址、遗物介绍
3.1 辽东边墙
成化三年(1467),明朝政府为了防御蒙古兀良哈部和黑龙江流域女真部的频繁南徙,修筑辽东边墙。辽东边墙由鸭绿江边的虎山南端起,北行经青盖沟、黄家沟、老边墙、冒气顶、老李丫口、南大岭、老古道沟,后沿着宽甸和凤城的交界山脉向北直至凤城市爱阳镇的牡丹顶。边墙主要以土石混筑的石墙为主,沟谷处筑石墙,平地则挖壕为墙。丹东地区明长城总长度为48000多米,现存石墙体长度15000多米,周边堡城有10余座。成化五年(1469),修建辽东长城第一关镇朔关。经调查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柏林川村有一通石刻,因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依稀能辨出的字样有“钦差镇守辽东缮”“成化五年二月五日”。后经查找相关资料,初步得出结论,认为这是明代驻守辽东武将韩斌于成化五年(1469)因开展边界在此立的碑石。而对于明代万历新边的走向说法很多,笔者认为其走向应起于宽甸和本溪交界的大边沟,向南经郎大户到岔沟、平顶山、台子沟、上蒿子沟,再到雁脖子沟、鸡冠砬子、白菜地边墙,最后到达鸭绿江边。
3.2 江沿台堡
江沿台堡修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是辽东长城东端的第一座堡城,位于振安区楼房乡石城村石城村民组。城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内外均为石块砌筑,中间为夯土堆成,四周设有凸于墙外的角楼,设有一扇南城门。经考古勘探发现该城城内是以南门为中心修筑的干道,向北直通原来的庙宇。城内东、西两侧地下有房屋建筑遗址和古井两眼,南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北墙原先紧临叆河为护城河,因此无北门。
据《全辽志》记载:“历年来东虏入犯道路,止有二處,一自十岔口,逾山而入,则犯新安、凤凰西南等堡,而险山其要也;一自短错江(今叆河)沿流而入,则犯九连城、江沿台东南等堡,而康家哨其要也。”东巡时,督同分守道参议张邦士、参将李成梁,踏得近康家哨,见有旧江沿台地方,土地肥美,堪以建立城堡。当时驻守官兵383名,可屯兵设伏,配有警汤站,宁东兵马也可为策应。本堡下辖邦山台、古河台、铜匠峪台等12座墩台。以上种种防御设施的设立,足以表明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4 明朝覆灭的原因
4.1 萨尔浒之战
明代中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大战。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努尔哈赤率领的女真各部与明朝进行对抗。明朝由杨镐担任主将,兵分四路围攻赫图阿拉城,四路兵分别为:西路军,即抚顺一路,以山海关总兵官杜松为主将;南路军,即清河一路,以辽东总兵官李如柏为主将;北路军,即开原一路,以原任总兵官马林为主将;东路军,即宽甸一路,以总兵官刘廷为主将。明军的四路主将以刘廷的声名和战绩最为显赫。东路军由宽甸出发一路向西挺进,经过拜东葛岭(今宽甸的坎川岭)、牛毛寨、富察等地,后因种种原因战败于阿布达里岗(今桓仁境内),至此明军主力几乎全军覆灭。此战虽未宣告明朝的衰亡,但明末一系列的军事失败始于此,同时也奠定了后金军事强国的地位,其历史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地人称此地为“拜刘川”,后误念成今天的“柏林川”。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当地发现了一块明代石碑,根据墓碑形制和规格可以看出墓主人在当时的身份尤其显贵,当地百姓称此为将军碑,但因年代久远,碑上的字体难以辨认,此碑的主人是谁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4.2 辽东海战
我国的沿海设防到了明代才真正形成了海陆结合的防御体系,丹东地区在当时属于辽东海防的一部分。东南面是鸭绿江。为了防止女真部南下及倭寇的骚扰,明朝政府在此修筑了大量的烽火台、路台、城堡等设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位于宽甸的苏甸城和丹东的镇江城,以及向南一直到东港的萌芽山城、宣城、孤山山城等,这些都是海陆两用城堡。万历四十八年(1620),女真部占领了辽东大部分城堡。为了恢复疆土,辽东巡抚王化贞于天启元年(1620)派毛文龙(明末平辽总兵)率二百名勇士,赴辽东招募将士。毛文龙奉命渡海出征,一举攻占了被女真占领的大鹿岛等岛屿,这对刚刚建立后金政权的女真部是个巨大的威慑。1621年,努尔哈赤调八旗劲旅围攻镇江,毛文龙因寡不敌众,败走朝鲜,后被斩首。崇祯十五年(1642),辽东全境及沿海大小岛屿被后金占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领在东港市大鹿岛上为其筑立石碑、修建碑亭。
明朝政府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修筑长城、构筑宽甸六堡,并未能挡住女真部的扩张。经过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大战明军的惨败及崇祯年间辽东的失守,城址被各个击破。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至此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统治了276年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王朝—明王朝灭亡。
5 结束语
明朝时期整个辽东的边塞问题,一直困扰着明朝政府,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塞地区摩擦不断加深,加上明朝军备废弛,为防患于未然,明王朝修筑边墙和城堡等设施,目的是人为地划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主要居住地,辽东边墙以外仍属明代奴儿干都司辖境,因此,可以说辽东边墙内外都是明朝的范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明代辽东边墙、城堡等军事防御设施的设立,不仅在明代的边防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对于整个辽东地区的军事、政治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任鸿魁.丹东史迹[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