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2011-11-29尹娟
尹娟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改革,初中数学在教学理念、内容和结构上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怎样实施新课程的标准,是现代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分析了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原因存在着的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分层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都参差不齐,因此,学校和教师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A、B或者A、B、C几个层次,然后在课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全班乃至全校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全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方面,环环相扣的数学知识更加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下面本人就分层教学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对学生档案进行分层
1.教学中应该以全体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成A(较好)、B(中等)、C(较差)三个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建立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跟踪以及评估,对于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或退步的学生随时进行不同层次的调换和重新分层,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2.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标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努力程度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作为辅助指标,并结合综合考评成绩,科学地、合理地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结合班级内以及全校范围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大纲,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教材知识点分成不同的级别,并制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并使这些不同层次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要求C层学生了解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明确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运用此推导过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要求B层学生不仅掌握C层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还应该要求他们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举一反三,灵活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习题;要求A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B、C层全部掌握的知识,还得会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点:结合旧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照顾到全班所有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1.分层进行课堂提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有效引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教师所制定的问题必须恰到好处,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否则都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对于基础性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要提出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鼓励C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不论回答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不再惧怕回答问题;对于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尽量提出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将问题分成了解、掌握、综合运用三个层次,让班级内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例题“描点画函数y=1/2x2,y=1/2x2-1,y=1/2(x+1)2-1的图像”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C层学生的问题是:怎样画出函数图像?并说明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通过这个问题能够使C层学生掌握列表、描点画像,掌握开口方向的判别方法。而对于B层学生的问题是,如何求各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要求B组学生能通过图像归纳出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的方法。而A层学生的问题是,猜想抛物线y=x2-8x+6是否有最值,为什么?若有,请求出来。这样A组学生在掌握求顶点坐标的特性后,归纳出一般抛物线怎样通过配方求顶点坐标,然后再转化为求最值问题。
2.分层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根据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在教授概念时,要引导A层学生注意概念的实质,不要认为掌握了概念就能“一举成事”,在一朝内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完。因此,使学生在学习以及运用概念的时候学会“弱化概念”,把握概念实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例如在学习数的绝对值时,对于C层学生,只要求他们知道“一个具体数的绝对值,就是去掉它的性质符号后得到的那个数”,能够知道|-4|=4等就可以了;对于B层学生就要掌握绝对值的性质,记住“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如利用|x|=3,求x值等;对于A层学生还应该理解“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由上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即绝对值得几何意义,掌握|a|=|-a|≥0,并灵活运用概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最好能够对|6-x|中的绝对值符号进行讨论化学习。随着学生对知识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渐提高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逐渐使得C层学生能够掌握B层知识点,B层学生能够掌握A层知识点,而A层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能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3.分层进行课堂练习
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课堂练习,倘若老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采取统一的练习题,要么使基础差的学生无所事事,要么浪费学习较好学生的课堂时间。为了能使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练习中得到充足的锻炼,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习题,设立不同层次的练习。对于C层学生要设计一些涉及基础知识和简单地运用基础知识就能够解决的习题;对于B层学生就设计一些难度稍微大一点的,能够体现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习题;对于A层学生就要设计一些发散性习题,能够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体现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习题,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练习中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四、对课外作业进行分层布置
课外作业跟课堂练习一样,都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但是布置统一的作业题目并不能起到最好的练习效果,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采取分层布置的手段,将作业分成必做、选做和思考等不同层次,必做题是针对所有学生的,选做题和思考题分别针对B层和A层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主选择练习题目,巩固基础,挑战高难度,全方位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对达标测试进行分层
达标测试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真实反馈的直接手段,为了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测试题目,也可以制定统一的试题,然后在试题后面附加选做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之后,除了教师针对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找出试卷中存在的失误和错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手段,不但能够照顾到班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效实现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合理、科学地运用分层教学手段,有效发挥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合理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2]黄长斌.数学学科要搞好分层教学[J].西北职教,2009(4).
[3]李高升.初中数学课堂的分层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9(Z1).
[4]吴海蓉,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数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