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需求关联因素研究

2011-11-27张樨樨郗洪鑫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人才需求数量

张樨樨 郗洪鑫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需求关联因素研究

张樨樨 郗洪鑫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从业人员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海洋科技人才的整体数量和水平仍难以适应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数量综合影响指标体系的深入挖掘,并按照影响力度对各因素进行排序,从中找出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影响更为显著的因素,并在解析影响因素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需求数量预测,为制定海洋科技人才未来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对提高海洋科技人才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加强海洋科研投入,增加对海洋科技人才的涵养力;加强涉海高校的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海洋科技人才规模;调整涉海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优化海洋科技人才结构等。

海洋科技人才;需求关联;因素分析

海洋技术是新世纪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大力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海洋从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海洋科技人才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从业人员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海洋科技人才的整体数量和水平仍难以适应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由于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对市场的反应明显滞后,常常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调控,将会导致人才培养与供给体系的紊乱,致使海洋科技人才数量大起大落,严重影响相关海洋产业的技术升级。海洋专项人才需求关联因素体系的确立是作好海洋人才资源规划、办好海洋专业教育的前提,其分析结论可以为国家制定海洋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培养方略提供科学依据。

一、文献回顾与评析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依靠科技是必由之路,而科学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目前我国海洋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整体水平都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要求,海洋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断层明显,海洋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这些已成为我国海洋发展的重大障碍。①王淼:《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1期。在海洋人才划分与评价方面,谭俊(2008)将海洋人才划分为海洋管理人才、海洋科技人才、海洋教育人才和海洋体力劳动人才,指出海洋科技人才在评价中存在评价标准不准确、评价方法不完善、评价有非学术因素介入等问题。②谭骏:《海洋人才现状分析及评价体系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年6月。

在海洋人才需求预测方面,叶强(2006)比较了德尔菲法、传统趋势预测法两种传统的人才预测方法并指出其缺陷,认为此类方法受科技进步的影响以及我国海洋产业特殊性的约束,用于我国海洋人才需求预测的效果不佳。③叶强:《海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方法研究》,《海岸工程》2006年第3期。赵昕、李丹(2010)指出人才的变动会受到诸如经济、社会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很难调整且不可靠,用灰色预测方法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指出要满足未来几年海洋人才需求大幅度上升的需求,必须加强海洋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力度。①赵昕、李丹:《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海洋人才预测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1期。

关于海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探索研究。袁路(2008)认为我国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产出机制中的关键点——涉海高校的人才培养仍存在许多问题,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如,课程体系落后,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教育,忽略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方法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落后,电子课件制作简单,多媒体手段使用不够,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式教学手段尚未普及等。②袁路等:《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第5期。苗振清(2008)以浙江省为例,李洁琼(2008)以海南省为例,分别对各自省份海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有海洋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与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大量集中在事业单位,供需矛盾突出。潘爱珍(2009)认为地方高校海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统一化、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师资缺乏、课程体系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等。对此,应加强宣传,强化公民海洋意识;加大投入,加强海洋科学学科建设;全面规划,推进海洋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政策引导,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工程等。③潘爱珍、苗振清:《我国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人才培养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

为了解国外学者对海洋科技人才的研究现状,笔者以海洋人才和海洋科技人才作为标题关键字和内容关键字对CSA,Web of Knowledge,Science Direct,Proquest,Gale英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除了找到少数新闻报道以外,专业的科研论文几乎没有找到。查询了2010年Times全英综合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发现在综合排名前20名的高校中,只有南安普顿大学有涉及海科技方面的专业。经过统计测算,在Times全英综合排名前100的全英高校中,设有海洋科技专业的高校还不到英国高校数量的10%。用同样的方法查询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海洋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得出的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国外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处于初级阶段,即便像澳大利亚、美国等海洋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其有关海洋专项人才的研究也相对匮乏。

通过梳理以上文献可知,针对海洋科技人才的专项研究极少,大多数前期文献侧重于笼统的研究海洋人才,分析工具较为初级,预测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不理想。同时,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数量的影响因素挖掘不够深透,没有弄清海洋科技人才系统与其他系统在动态发展变化中真实的内在关系,缺乏合理的关联因素体系且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不明晰。因此,本文立足于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数量综合影响指标体系的深入挖掘,并按照影响力度对各因素进行排序,从中找出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影响更为显著的因素,并在解析影响因素体系的基础上进行需求数量预测,为制定海洋科技人才未来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二、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需求数量的关联因素分析

表1 2001—2007年海洋科技人才数量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统计表

(一)指标体系的确立

影响海洋科技人才需求量的因素较多,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尝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找出一定数量的关系更为密切的指标,拟定了以下八个指标,分别涉及科研、宏观经济、教育等领域,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将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一个系统的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方法。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2001—2007年海洋科技人才数量与其他影响因素变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

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为比较数列。海洋科技人才是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将海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数作为参考数列,将海洋科研机构数、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数、海洋总产值、GDP、海洋类专业本专科学生情况以及硕士及以上学历学生情况作为比较数列,进行关联度分析。

2.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的物理意义不同,导致数据的量纲也不一定相同,即单位不一,初值不同,因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将该序列所有数据分别除以第一个数据。如下所示:

5.关联度排序。

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主要用关联度的大小次序描述,而不仅是关联度的大小。因此,依据以上步骤,将在matlab(R2007b)中计算得到的试验结果排序,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系数排序表

(三)结论解析

由相关系数的排序结果知,海洋科技人才数与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数的相关度最高,此分析结果符合经济学常规,科技人才是科研机构从业人员的一部分,从业人员的增加必然会带来科技人才数量的增加,这是无庸置疑的。从其余七项影响因素的排序结果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海洋科研机构数的相关系数仅次于从业人员数,排在第二位,两个科研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相关性最为显著。可见,随着对海洋技术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科研机构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也会愈发强烈。与此同时,科技人才是支撑海洋专业科研机构上规模、上档次的重要支柱,依托科研机构平台施展自身才华,两者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组合。

2.排在第三位和第五位的分别是GDP和海洋生产总值两项总量指标,说明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海洋产业的产值越突出,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就越旺盛。我国的宏观经济包括海洋经济的发展均处于上升通道,需要大量海洋科技的攻关人才,应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节奏掌控并预测对海洋科技人才的潜在需求。

3.四个海洋教育类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其中海洋类专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785,略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可见,海洋教育的发展从供给角度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产生根本性影响。海洋高等教育系统实质上是孕育海洋科技人才的母体,向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科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需求会受到供给类型与数量的影响,即海洋类毕业生的专业口径与绝对数量决定了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方可以选择的范围与最终选择的结果。因此,海洋专业教育的质与量能否与海洋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决定了海洋科技人才的现有培养方向是否具有前瞻性。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实现了对八项因素的影响力排序,揭示了哪些因素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有着更为直接显著的影响。海洋科研的深入、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专业教育的规范激发出对海洋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与不断增加的未来需求,对需求的预测分析有助于从源头调整供给,从而更好的满足未来需求。

三、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解析海洋科技人才需求的关联因素,明确了各指标因素的影响力度,据此我们对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提高海洋科技人才质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海洋科研投入,增加对海洋科技人才的涵养力

由关联度排序结果可知,科研因素对海洋科技人才需求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必须加大对海洋科研的投入力度,搭建优质科研平台,筑巢引凤,形成“良禽择木而栖”的良好局面。在提高基本待遇的同时,加大对海洋优秀科技人才的奖励,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减少精英人才流失,使人才能够安心从事科研工作。尽量减少科研岗位人才向缺乏科研环境的机构流动,可以适度引导海洋科技人才从研究机构向同行业经营岗位转移,鼓励科技人才向研发力量不足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集聚。

(二)加强涉海高校的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海洋科技人才规模

与海洋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科技人才的总体规模偏小,而海洋产业的高技术门槛决定了海洋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因此,涉海高校需要肩负起培育海洋科技人才的重任,保证人才数量能够满足未来海洋事业的需要。同时,重视人才质量的提高,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培育踏实、执着、不畏失败的科研心态。

(三)调整涉海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优化海洋科技人才结构

海洋科技人才是海洋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中人力资本积累较为雄厚的群体,因而后备人才多从海洋类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生中补充,对学历有较高要求。基于此,涉海高校可以建立海洋科技人才专项培养机制,挑选有科研潜力并热爱海洋事业的优秀学生,推荐硕博连读,毕业后直接输送到海洋科研机构中,保证专业的科研机构能够及时获得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外,海洋科技人才结构依赖于涉海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因而调整难度较大。可以根据海洋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两大类研究的不同需要,对专业按比例进行划分,属于前沿研究的专业尽量多提供深造机会。同时,培养机构应与海洋科研院所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用人意向,从而明晰培养方向与数量,少走弯路。除了涉海高校以外,涉海部门应加强对海洋从业人员的二次培养及技术培训,精选具有潜力的专业人才,以多元化教育形式进行深度培育。

C93-03

A

1003-4145[2011]06-0105-04

2011-0-0

张樨樨(1980—),女,经济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郗洪鑫(1986—),男,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资助项目“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与培养模式研究”(AOCQN201003)的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栾晓平E-mail:luanxiaoping@163.com)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人才需求数量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统一数量再比较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头发的数量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