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责任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2011-11-22陈姝

中国经贸 201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作用

陈姝

摘要: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本文就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责任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责任会计在我国应用中的几点对策与建议,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责任会计;作用;核算原则;应用对策

一、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责任会计是在分权管理条件下,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的一整套会计制度。

1.有利于企业各基层部门与企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企业实行分权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各基层部门“各自为政”。为了防止此弊端,实施责任会计制度就成为分权管理在企业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以保证各基层单位与企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圆满地实现企业总目标。

2.有利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推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就是要明确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赋予与之相应的权力,并将其责任的履行情况同经济利益相联系。为此,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分权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约束机制,实行责任会计。由此可见,责任会计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椎行关系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保证责任预算的完成,最终促使企业全面预算的实现。

3.有利于应用例外管理原则。责任会计可以提供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业绩报告”。其中责任成本差异等管理信息将提醒高层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屑于不正常的、不合常规的“例外”情况上,抓住重点,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

4.为评价和考核企业职工的工作成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既能有效地、自上而下地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行为实施控制,也能使各责任中心在责任预算指导下和完成预算所获经济利益的激励下,通过对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核算,对发生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实施自我控制,而且企业还可以依据各责任中心对各自责任预算完成情况的好坏对其进行奖罚,公平合理地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

二、责任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责、权、利相结合原则。责、权、利相结合是实行责任会计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奉责任会计中,明确各个责任中心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赋予它们相应的管理权力,还要根据责任的履行情况给予适当的奖惩。一方面,责任中心权限大小要与责任大小相匹配;另一方面,责任中心的利益大小要与其责任大小相适应。如果利大于责,会使其他责任中心感到不公平,造成企业内部的激烈冲突,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如果利小于责,则会挫伤本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2.目标一致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就是要求各责任中心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有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这是建立责任会计的目的。因此,在确定责任目标、进行责任指标分解、制定业绩考核和评价标准时,应当与企业总体目标相吻合。同时要求在建立责任会计时,兼顾企业、部门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以便通过影响各级各类责任者的行为而达到预定的总体目标,避免单纯追求局部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发生。

3.可控原则。可控原则是指责任中心只能对其可控制的经济活动负责,对于其权力不及以及控制不了的经济活动,不承担经济责任。以便企业管理当局对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与经营成果进行正确的监控、评价和考核。在考核中,还应尽可能排除责任中心不可控因素的相互影响,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混淆的状态。

4.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是要求各责任中心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点差异进行分析、控制。贯彻例外管理原则,有利于会计人员有充裕的时间,足够的精力,对责任会计中的关键性问题和重大影响的事项进行分析与解决。同时,实行例外管理,还可以使各有关责任中心承担应付的经济责任,有利于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

5.简明实用原则。责任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会计,不需要受国家统一指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自身管理需要的责任会计制度。核算的程序与方法、各种指标的设置,应在切实有效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不搞形式主义,增加无谓的核算成本。

三、责任会计在我国应用中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1.领导高度重视并建立健全责任会计机构,完善实施责任会计的基础工作。责任会计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责任会计的作用,必须要求企业的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和健全责任会计机构,企业推行责任会计,应建立以领导总会计师为责任会计领导小组、财务部门为核算中心的责任会计管理体系。各工作组可根据企业不同情况灵活设置,按责任会计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设置。企业要实施责任会计,还必须做好一系列基础工作:企业必须改善各种原始记录、各项定额,健全计量验收管理制度、内部价格体系、各种定额标准、财产物资管理体系、清查盘点制度及规范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等;企业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核实各责任单位占用的资金及财产、物资等;企业还要完善内部结算制度,各责任中心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把市场关系引进企业,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制定责任目标。在划分责任中心的时候应该按照业务流程再造要求划分责任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重组工作体系,打破部门壁垒,力求实现企业在质量、创新等关键绩效上的突破。先设计业务流程,后调整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划分责任中心。同时企业应该对企业的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根绝各个责任中心实际情况分配合理的责任目标。并且要保证个责任目标之间要均衡,在责任中心追求个子的经济目标时,必须以不牺牲企业总目标为前提。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电算化的进程。责任会计的实行,还需要加强会计人员对责任会计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其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重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普及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开发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能力,为责任会计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资料,并且可以减轻企业在责任会计实行中的劳动消耗,降低成本。

4.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指导作用,利用管理层的贯彻能力。财政部负责指导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而推广应用责任会计的应用,理应成为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财政部门应做好督导工作,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管理层也一定要亲自参与到责任会计的应用当中,利用管理层的权威来实现企业战略的贯彻和财务管理的推动。领导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因地制宜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责任会计体系。

5.确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科学分摊共同成本。在责任会计实行中内部结算价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就显得十分关键。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根据是否有利于经济责任的合理落实、是否有利于客觀评价各责任中心的业绩、是否有助于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并制定。在责任会计中,影响控制效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共同成本分配基础的选择。通过运用作业成本法,使用成本动因基础分配共同成本,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从而大大的改善了成本信息服务于经营决策与控制的效果,可以更加明确的确定各个责任中心的管理重点。

6.完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决策的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能否围绕企业总目标有条不紊、卓有成效的持续运行,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企业应根据各责任中心实际情况,根据日常核算资料,定期进行责任考评,拿出考评报告。考评报告一般包括责任指标完成情况、承包合同履行情况以及奖惩建议。在进行考评和奖惩时,一是应注意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结合;二是应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各责任中心工作性质突出主要考评指标,实行主要指标考核制或主要指标否决权。在奖惩方面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好坏应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通过工资分配来实现。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作用
试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及其应用对策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