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及短期效应
2011-11-22曾佑玲
曾佑玲
摘要:当下全球通胀形势颇为严峻,各国纷纷开始步入加息周期,而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也即将宣告结束,对QE2之后的政策走向,是加息,还是要继续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美联储内部也都在争论不息。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与主流观点完全相悖的角度,来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在长期与短期的不同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套全新的货币政策与改革方案。
关键词:利率;宽松;紧缩;货币政策;货币史
利率的本质,就是调节未来向现时的货币流通量。当利率降低时,还款成本减少,这就等同于鼓励将未来的货币借贷到现阶段使用;而当利率升高时,还款成本增加,这就形同抑制了现阶段向未来的借款。因此所谓货币政策的收紧或放宽,其本质就是减少或增加未来向现阶段的货币注入量。有鉴于此,便可以分析并推论出不同货币政策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影响。
一、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
将未来的货币透支到现在来使用,无疑会对未来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每次货币政策的放宽,都会直接导致未来某个时期的衰退甚至萧条。反之若予以收紧,则会减少现阶段的货币供给,而紧张的流动性会衍生出一种“巧妇效应”。延伸至经济领域也是如此,只有当货币环境趋紧时,资源分配才会变得更有效率,产业结构也将自动得到优化,这种循序渐进的量能积累终将引发经济腾飞的完美质变。美国近50年的货币史,也充分的诠释了以上论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而金融界则由凯恩斯流派主导,政府并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60年代的末期;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灾难——大滞涨。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及石油危机,美国政府痛下决心紧缩银根;20世纪80年代,经济逐渐复苏,1989年失业率甚至达到了5,2%的超低水平。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继续坚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90年代,信息技术变革席卷整个美国,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促成了美国经济步入新一轮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采用了“灵活微调的”,并渐渐演变成“中性的”货币政策——究其本质就是对紧缩货币政策的逐步背离;2001年,美国IT泡沫破灭。21世纪的前10年,以伯南克为首的凯恩斯流派再次执掌美聯储大权,为了回避衰退、增加就业,利率长时间维持在超低水准,量化宽松层出不穷。
显而易见,在长期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滋生衰退的温床,而偏紧的货币政策,则是创造增长的根本。
二、货币政策的短期影响
根据凯恩斯流派的理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在短期内制造繁荣、促进就业,倘若收紧则反之。而本人则以为不然,富足的货币供给会衍生出一种“赌徒效应”:当一个赌徒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得大量财富时,必然将其挥霍于最奢侈,也是最不实用的地方。经济领域也是如此,当货币环境极度宽裕时,资源分配将会变得无效率,产业结构也会出现失调,虽然GDP总量看似繁荣,但支撑这种繁荣的,是过剩的产能及被热钱推高的资本泡沫,这是一种虚假的、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繁荣,但其它诸如民生、教育、科技等利国利民的领域并没有因为流动性的充足而受益。中国近20年的利率史及美联储两次量化宽松的实施效果也充分的应证了以上观点:
1998年以前,我国的利率一直维持在5%以上,在这段时间里,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98年至今,中国开始执行低利率政策,随后,资本泡沫、房产泡沫被吹大,产业结构失衡,而通货开始膨胀,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较98年之前明显放缓,贫富差距扩大。2008年9月,为应对2007年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开始实施第一次量化宽松(QE),寄希望于扶持实体经济。但最终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而股市却因此而扶摇直上。2010年11月,为改善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美联储开启了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时至今日,QE2也已即将结束,美国失业率却仍然毫无起色,而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突破100美元,通胀也已开始威胁美国本土。
显而易见,在短期内,宽松的货币只能注入到非实体经济、非实用经济,进而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而偏紧的货币政策,方可实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最为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增长。
综上所述,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虚耗未来的宝贵财富与资源,这对短期乃至长期的经济而言,都是有害无益的;而偏紧的货币政策虽然不能带来华丽的经济数据,但对实体经济而言却是大有裨益——那么是否就应该全面的否定宽松的货币政策呢?其实不然。当面临灾难、战争的时候,国家出现了亟待填补的大窟窿,此时则应适时的予以定点、定量、谨慎的放宽——这就好像是保险,把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天灾与人祸,交给下一代人来分担,而不是把下一代人的财富,用来供这一代人去肆意挥霍和浪费。
三、结语
纵观各国近100年来的货币史,可以发现:每一轮的繁荣,都无一例外的起源于前一轮的紧缩,而每一轮的衰退,都无一例外的开始于上一轮的宽松。前车之鉴,后事之师,21世纪的我们,应当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为全人类的幸福开启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