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1-11-22崔焕忠周佰祥范译文张加力黄海龙

中国兽医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血清型琼脂菌落

崔焕忠,周佰祥,张 辉,范译文,康 倩,张加力,黄海龙,王 开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2.吉林省磐石市动检站,吉林 磐石132300)

孔雀作为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在很多地方都有养殖,但随着养殖量的增加,患病率也在逐渐增高,尤其是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常引起禽类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关节炎、眼炎、脐炎等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太多,并且极易产生耐药性,为弄清本病流行情况及流行菌株的耐药性,从而科学指导用药,经常对大肠杆菌病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期指导临床诊治。2009年11月中旬,长春某珍禽养殖场所饲养的80只6月龄孔雀先后有20几只发生腹泻、肿脸、流泪等症状,继而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从现场采集了病料,通过病原分离、生化培养、动物试验等,最终确定病原体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的大肠杆菌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药物,有效地控制了该群孔雀的病情。有关本次试验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病料 无菌采集病死孔雀的肝脏、脾脏、胰腺和心血。

1.2 主要试剂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参照文献[2]配制;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及三糖铁培养基,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及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大肠杆菌O 型单价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3 主要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高速低温离心机、高压消毒器、分光光度计、pH计、微波炉、冰箱、水浴锅等常规设备。

1.4 试验动物 健康小鼠10只,购自长春生物制品所。

2 方法

2.1 病毒分离 取肝脏、脾脏、胰腺等组织,制备1∶5组织悬液,低温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双抗感做4h后,过0.45μm针式滤器,滤液经尿囊腔接种9~10日龄鸡胚,孵育。剔除24h内死亡鸡胚,24h后死亡鸡胚置4℃冰箱保存。孵化至第4天,将未死亡鸡胚全部置4℃冰箱4h后收取尿囊液,并将鸡胚尿囊液盲传3代,做血凝试验(HA)[3-4]。

2.2 细菌分离 将无菌采集病死孔雀的肝脏及心血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置于培养箱中,37℃培养24~48h,挑取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比较一致的单个菌落,接种于普通营养肉汤,37℃培养18~24h。

2.3 培养特性及显微镜镜检观察 将纯化的细菌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三糖铁琼脂及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48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取纯化细菌涂片、固定、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染色情况。

2.4 生化试验 将纯化的疑似大肠杆菌接种于常用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置于37℃培养18h后观察结果。

2.5 血清型鉴定 将麦康凯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于普通琼脂斜面,37℃培养24h,用石炭酸盐水洗下,形成浓缩菌液,115℃高压制成菌体抗原,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抗原-抗体平板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5]。

2.6 动物试验 无菌条件下将细菌的纯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洗下,制成细菌数约为1.5×108CFU/mL悬液[6]。将1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5只,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菌悬液0.2mL;对照组每只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2mL。隔离饲养,观察小鼠的发病死亡情况。小鼠死亡后剖检尸体,将病变组织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镜检、生化鉴定。

2.7 药敏试验 按“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进行药敏试验[7]。用一无菌棉拭子蘸取校正为0.5麦氏单位的菌悬液,在管壁旋转挤压几次,去掉过多的菌液,均匀涂布于整个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表面,待平板上的菌液稍干后,将药敏片依次均匀贴放到平板上。各纸片中心相距约24mm,纸片距平板边缘约15mm,各纸片间距离相等。将平板倒置于培养箱中,37℃培养16~18h,观察结果。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判定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标准,以敏感、中敏或耐药的形式解释结果。

3 结果

3.1 病毒分离结果 接种鸡胚后,孵化4d,结果均无死亡,收获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无血凝性。鸡胚尿囊液盲传3代,均无血凝性。排除了感染新城疫病毒及禽流感病毒。

3.2 细菌分离培养及镜检结果 从肝脏及心血中均分离到单一细菌,将分离的细菌接种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及三糖铁培养基,37℃培养24h后观察发现: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生长良好,形成边缘光滑、湿润、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呈现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三糖铁培养基产酸产气。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在油镜下观察,菌体呈现淡红色,为革兰阴性、呈单个或成双存在或呈短链排列的短杆菌。

3.3 生化试验 将纯化的疑似大肠杆菌分别接种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等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37℃培养18h后,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分离的细菌生化特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

表1 分离细菌的生化反应

3.4 血清型鉴定结果 从不同病料中共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9株,O抗原其中6株为O9,占66.7%;3株为 O2,占33.3%。

3.5 动物试验结果 在接种细菌24~48h内小鼠全部死亡。剖检死亡小鼠,发现肝脏肿胀出血,心外膜出血,从死亡小鼠的肝脏和心血中,分离得到与原分离菌株一致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照组无异常表现,这说明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3.6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法对分离纯化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该分离菌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氟苯尼考敏感;对其他几种药物中敏或耐药。

表2 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 小结

4.1 结合发病孔雀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毒及细菌分离、细菌染色镜检、培养及生化鉴定,诊断该珍禽养殖场孔雀所患疾病为大肠杆菌病。经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本病迅速得到了控制。

4.2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发病,但是却难于控制,这不仅因为其血清型多,各血清型间无交叉保护性,而且不同血清型以及不同地区的大肠杆菌对药物敏感性也各不一致。该珍禽场经常使用头孢类药物预防细菌性疾病,导致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头孢类药物有明显耐药,而对未使用的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有高度敏感性。

4.3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因此对本病的预防重点在于搞好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刺激,避免混合饲养以免交叉感染。

[1] 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13.

[2]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试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28-30

[3] 傅继华.病毒学实用实验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49.

[4] 涂凌云,全炳昭,陈如圣,等.丹顶鹤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2):49-50.

[5] 宋立,宁宜宝,张秀英,等.中国不同地区家禽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66-1473.

[6] 何博.旧院黑鸡致病性大肠杆的分离与药敏试验[J].四川畜牧兽医,2010,233(3):26-30.

[7] WS/T 125-1999.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S].

猜你喜欢

血清型琼脂菌落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规模化猪场仔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