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资源与需要双约束”假说

2011-11-21

关键词:约束条件人类

陈 奇 斌

(华南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需要”的概念体系

1. 需要:人性的本质内容。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人的需要应是一个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问题。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大层级,即人的生存需要、人的享受需要、人的发展需要,并认为这三大层级的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性的实质内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各种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依次序上升依次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无论是马克思的三层次理论还是马斯洛的五层次理论,其所概括的人的需要的总和都是相同的,实现了对社会人人性的高度概括,区别只在于分层的视角以及对于人的需要从低到高的不同观点。另一方面,马克思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概括基本停留在哲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上,这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尺度的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但是如果要将它应用于经济运行的具体分析,显然过于抽象。为此我们将人的上述各层次需要称为目的性需要,人的生存需要是要达到自我生存的目的,而人的享受需要是要达到自身享受生活的目的等。目的性需要本身并不能直接决定人将采取什么手段和通过什么途径以实现自己相应的需要。人的目的性需要具有一定的绝对性,而满足相应的目的性需要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却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因而具有相对性。

2. 欲望:从抽象的需要到具体的需要。人一旦有了各层次的目的性需要,必然就会产生用于满足相应需要的手段和途径,而这些手段又表现为对具体的物品和服务的占有和使用的欲望。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原始人产生对野果、野生动物肉类、树皮、动物毛皮和天然洞穴的欲望,现代人产生对各种自然食物、食品工业产品、纺织工业产品和住宅的欲望等。由于所处时期生产条件不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将相应产生对不同物品和服务的欲望。

总之,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欲望是指人对特定使用价值占有和使用的欲望。

与抽象的目的性需要相比,欲望更接近于对经济活动的分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尽管人的目的性需要在不同历史时期差别不大,但人的欲望却带有明显的历史属性。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人的欲望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为满足其目的性需要时选择手段和途径的视野的差异。为满足其生存和健康需要,原始人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一些天然的材料和条件,而在生产力高度发展时期的现代人的视野却宽广得多,因而产生的欲望也更为丰富和复杂。

3. 需要:从不受约束的欲望到符合历史现实的欲望。人的欲望只受知识、信息和想像力的限制,因此在人的欲望中,自然有一部分因为不符合当时的现实生产条件而只属于幻想,而另一部分符合现实生产条件的却可能因为信息的缺乏而未成为欲望。尽管人类的幻想成为人类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演变的原始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人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我们选择将幻想纳入科技进步的动力范畴,而不是将幻想型欲望纳入人的需要。我们在下文中将要探讨的人的需要只包括符合现实生产条件的人的欲望,而将不符合现实生产条件的幻想型欲望排除在外。一旦厘清了幻想的欲望和非幻想的欲望,我们就可以定义下文中将要使用的“需要”:需要,就是人的非幻想的欲望。或者更精确地说:人的需要,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对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的占有和使用的欲望。

4. 需求:一定价格水平上的购买意向。“需要”的概念,已经充分接近经济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活动都是在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就市场经济的具体运行来说,需要依然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概念。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关心的是在使其有利可图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相应商品的数量,即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以下三要素相互组合而形成:人的需要、一定的支付能力、一定价格水平上的购买意愿。只有人们在需要的驱使和支付能力的保障条件下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产生购买意愿,有效需求才能形成,三者缺一不可。

二、资源的概念

1. 资源的概念。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一切自然存在物和经过人类加工和生产的一切物质资料甚至是人类自身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资源的概念,对于分析人类社会的现实生存状态和经济行为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事实上这样宽泛的资源概念等于拒绝对资源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人类现实经济活动及其历史中,资源的范畴只能是上述资源范畴的一部分,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部分。

我们认为,所谓资源,是指人类需要使用并且有能力使用的一切自然存在物、人类加工和生产的产品以及人类能力。实际上,用通俗的话说,我们将资源定义为可利用的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资本和人的能力(包括劳动和技术)。在这里我们摈弃了以稀缺属性来定义资源的一贯做法,而强调人类的需要以及人类使用能力对资源的规定性。

“西方学者实际上是用‘稀缺’来定义‘资源’的,不稀缺的就不算作资源,资源一词已内含着稀缺性,因而再说资源是稀缺的,无异于同义反复。”[注]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实际上,西方学者概念中的资源必须具有市场价格,而具有市场价格的物品首先必须具有价值,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及边际生产力价值理论,这又要求该物品必须具有稀缺性,这就是西方学者用稀缺性来定义资源的理论背景。

2.人的需要对资源的规定性。某一自然存在物是否被人类当做资源,并不完全由其自然属性决定,它首先必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人类有用,也就是它符合当时人类的需要,不被人需要的事物不能算做资源。资源除了一小部分直接作为人们需要的对象外,大部分资源是因为生产而被需要,因此我们在此所表述的“需要对资源的规定性”主要是指生产者为生产而产生的需要。生产者并非完全根据市场需要而被动地生产,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因此我们在此强调规定资源范畴的“需要”是基于生产行为的需要并不是多余的。

无论是人们对于商品的需要,还是生产者对资源的需要,均随历史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资源的范畴也因此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但是人类需要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根据我们的定义,只有符合当前经济条件的人的欲望才是需要,而资源状况又是决定生产能力和经济条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资源状况的发展又成为人类需要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此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循环:人的需要规定着什么是资源,反之人的需要又要受到资源状况的约束。这是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资源属性的一个方面——需要,决定资源范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能力,而这又决定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突破以上循环,引领经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 人的能力对资源的规定性。人类的能力是决定资源范畴的重要因素,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是人类能力进步的重要源泉。技术,总是为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而发明的,因此技术的进步总是为满足人类需要而产生,技术进步使人们利用原有资源生产出新的产品、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技术进步使人们有能力开发使用更多的自然存在物,因此使资源条件和生产条件得以改善。

三、需要、科学技术创新、生产与资源的辩证关系

1. 需要、科学技术创新、生产与资源的辩证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类可以使用的资源都是具有历史属性的概念。人的需要受到资源和生产条件的约束,同时也规定着资源的范畴和生产的方向;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拓展资源范畴和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也诱导出新的需要;随着人的需要不断被满足,人类自身得以不断解放,人类能力得以不断提高,这又是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是需要、科学技术、生产与资源之间的辩证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需要、科学技术、生产与资源之间的辩证关系

2. 需要与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在任何历史时期,人的需要因为受到知识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总是处于有限状态,但是技术创新将不断拓展需要的范畴,因此从长远来说,人的需要是无限的;同样,在任何历史时期,资源因为受到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制约总是处于有限状态,技术创新在提高人类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需要范畴,因此从长远来说,资源必将是无限的。当我们分析某一时期的经济活动时,必须承认需要与资源均处于有限状态从而都有可能对经济活动产生约束。

四、评西方经济学的“资源有限与需要无限”假说

自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出版以来,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断被提出和应用,尽管至今已是流派林立,但基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亚当·斯密的理论进行阐释。尽管西方经济学的各流派在很多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但是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假设。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它们的资源。事实上,正是因为稀缺性和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经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注][美]保罗·萨谬尔森:《微观经济学》,第2页,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保罗·萨谬尔森将经济学的这一目标概括为: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1.“资源有限与需要无限”假说暗含的理论条件。西方经济学“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假设表明人类经济活动只受到资源稀缺性的约束,其直接推论是:(1)资源总是得以充分利用,人类需要总是处于未满足状态;(2)随着可供利用资源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约束条件的放松),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逐渐提高。这一理论假设可以在数学上表达为一个条件极值问题:在给定的资源条件下,不同的资源配置将产生不同水平的人类需要满足程度,问题归结为应如何使用和配置给定的资源方可使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但是要使这一分析框架得以成立,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人的需要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因此单纯从需要的满足程度来看只有更大没有最大。

(2)资源总是处于充分利用的状态。如果资源并非总是处于充分利用状态,经济活动的限制条件就不再是资源约束,而是受其他条件的约束,于是问题将部分地演变为在一定别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3)人类需要本身不对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作用。如果说人类需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资源结构及其数量,然后再在由需要所规定的资源条件下研究如何最大地满足人类需要,便会陷入由需要决定需要的满足这一逻辑循环,因而不再是一个在给定条件下最大化目标变量的条件极值问题。

(4)人类的需要及其结构独立于资源与生产之外,资源及其使用是用来满足业已存在的人类需求,而不对需要本身产生反作用。如果说资源的种类及其数量、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将引起需要结构的改变,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构将由资源及其配置来规定,不同资源条件及资源的不同配置将产生不同的需要结构,这样再谈在一定资源条件下使人类需要得以最大满足,就将陷入非线性分析。资源条件的改善未必会导致人类需要满足程度的提高,而且可能得到“更少的资源反而使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更高”这一西方经济学不愿意看到的命题。

2.对“资源有限与需要无限”假说暗含条件的理论与现实考察。事实上,历史与现实都明确地表明,西方经济学“资源有限与需要无限”假说及其分析框架所需要的上述前提均无法满足。

(1)关于人的需要的可满足性。人的需要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其数量和种类不可能无限。即使从历史上看,社会中人的需要从来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也不能因此认定它就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从来没吃饱过,就断定这个人的饭量无穷大。考察人类经济史,在任何时期,总有一些人的需要已经完全满足并且产生极其严重的浪费,与此同时,另一些人的某些需要却未能得到充分满足。既然有的人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那就说明对单独的人来说,需要是有限的,人的数量有限,因此整个社会中人的需要总量就应该是有限的。尽管我们承认迄今为止并不是所有人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需要的未充分满足性只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人的需要终将逐渐获得全面的满足。

(2)关于资源的充分利用性。这一条件更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每当发生经济衰退,经济中便有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工厂停工或开工不足、工人失业等,这已经足以说明资源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充分利用。资源并不是经济活动的唯一限制条件,一定有其他条件同时在约束着经济活动。

(3)关于人的需要与资源和生产条件间的独立性。这一条件也经不起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从理论上说,需要与资源和生产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的辩证统一关系,离开人的需要将不会有资源和生产的概念;离开资源和生产条件也不可能有明确的需要的概念。将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决定的对象一个作为约束条件而另一个作为最大化的目标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西方经济学又是如何将需要与资源独立开来的?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在处理需要与资源关系时,采用了以下不对等的方法:当假定资源有限时,暗含着以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为前提,而假定需要无限时,并没有以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为前提,认为一旦人的原有需要得到满足又将产生新的需要,很显然西方经济学在谈论人的需要时已经将未来可能产生的人的需要全部提前透支,实际上产生那些未来需要的经济条件现在并不具备,我们甚至不知道将来的生产条件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更无从知晓人的未来需要到底是什么。并不知道人的无限需要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却声称要将其满足程度最大化,其荒唐性无须多言。“把两个前提不一致或不对称的经济事物和概念放在一起加以对比或撮合成一对经济基本矛盾,显然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缺乏完整的逻辑性和辩证性。”[注]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五、人的需要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尽管我们认为,资源与需要同时对经济活动起着约束作用,但是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需要一方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人的需要如何影响资源配置?影响的机制是什么?既然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将构成生产活动的约束之一。为此,我们假定资源处于有限的固定状态,探讨在给定资源和生产能力条件下人的需要如何对经济活动产生约束。

需要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的需要未获得充分满足的条件下,应该首先或优先满足哪些人的哪些需要?这决定着经济活动应该生产什么,各种产品应该分别生产多少。(2)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人的需要,在关于“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的前提下应该如何配置当前有限的资源,也就是应该如何生产?(3)在人的需要尚未充分满足的前提下,以人的需要为目的的生产活动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当前有限的资源?

在不同的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模式乃至社会经济制度下,以上问题的答案存在着极大的区别,尽管我们将主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应问题,但是对于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模式如何决定需要对经济活动的约束的阐述还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各种问题发生的原因。

1. 资本主义之前的生产与需要。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极为简单和低水平的需要,但是即使如此,人的需要也处于未满足的状态。原始公社的生产力水平和集体劳动、集体享有劳动成果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必须从人的自然需要出发分配劳动产品,资源闲置不可能发生。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出现过的直接根据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制度。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依然较低,奴隶主的需要也还未被充分满足,奴隶只是奴隶主饲养的劳动工具,类似于牲畜,奴隶主的需要决定着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而奴隶的需要对生产活动基本不发生作用。同样由于其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非社会化生产性质,资源总是被充分利用。

封建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交换开始普遍出现,因此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得以提高,但是这一时期的交换本质上只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交换媒介,生产的本质依然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这一时期,尽管农民并不拥有土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如何使用土地有了一定的自由,因此拥有了一定的资源配置的权利。尽管在生产关系上,农民依然依附于地主阶级,但是与奴隶社会不同,除了地主阶级的需要外,农民的需要对生产活动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由于生产资料被地主阶级占有,这一生产关系决定了地主阶级需要被满足的优先性,从而决定了需要对经济活动约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尽管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产品的剩余,但是产品的剩余主要是以具体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并且被地主阶级直接占有,因此封建农业社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工、生产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没有出现生产普遍“过剩”的资源非充分利用状态。

2.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需要与资源配置。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种类前所未有的丰富,经济中的剩余产品已经不再适合由所有者直接占有,资本主义生产由之前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转变为交换价值的生产,由于货币承担着交换价值及其储藏的功能,对货币的追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这一历史转变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农业经济的根本区别。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以生产普遍过剩(资源闲置)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并且经济危机以相对规律的形式一再出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摆脱了对资本家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物而产生普遍的联系,人的需要不被直接识别和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关注的不是人的需要本身,而是在使生产者可获得最大利润的价格水平上拥有支付能力的那部分需要,也就是有效需求。人的需要再迫切,如果其支付能力无法使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这样的需要不可能受到重视和得到满足。

实际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利润最大化与人的需要的最大化满足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之所以认为需要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约束条件,只是因为人的需要是产生有效需求的先决条件,满足人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生产实现其剩余价值的唯一途径,为了使实现了的剩余价值——利润——最大化,资本主义生产的资源配置必须受到由人的需要引申出的有效需求的约束。

3.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需要、有效需求与经济总量。由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有效需求在引导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在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规模产生着约束。有效需求相对于生产能力的不足,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由于在有效需求的形成中,人的需要、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缺一不可,因此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必然隐藏在这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中。

尽管我们认为人的需要从来没有被普遍满足,但是试想这样一种状态:如果百年来的技术进步仅仅是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而不是创造出更多种类的产品,人的需要仍然只局限于衣食,需要的相对满足必然导致人们愿意付出的价格远远低于生产者付出的成本,于是产生有效需求的不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利润的追求这一硬约束必将导致资源的非充分利用。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但充分说明了需要对经济总量的约束力量。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说明,生产者总是千方百计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激发人们新的需要使之具有高度迫切性,从而形成较高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有效需求。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创新本身又来自于生产者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当然,创新并不是生产者一厢情愿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外生性,在创新不断涌现的历史时期,经济一般处于繁荣状态,除了因创新而引起的投资性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因新产品不断涌现所刺激的有效消费需求。

人对商品的需要的迫切性与人们支付能力之间的不同结合方式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有效需求。经济中的低收入者由于受到其支付能力的限制,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较低,因此对商品的需要具有较高的迫切性;相反,富有的高收入者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较高,因此对商品的需要具有较低的迫切性。由于只有需要的迫切性和支付能力结合才能产生有效需求,因此过大的贫富差距必然降低对商品的有效需求。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广大工人阶级存在未满足的现实需要而又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相反富有的资本家阶级具有庞大的支付能力却又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需要。

总之,要使得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必须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新、创造出品种和功能更丰富、质量更高的产品,同时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本身就是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使所有的人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使所有人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我们看到,这也是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

六、资源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与技术条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由于人的能力与需要的双重约束,资源总是处在一定限制范围内。从这一点看,资源对经济行为的约束是不言而喻的,西方经济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强调了资源的有限与稀缺性。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同这一理论假设,但是并不局限于资源一时的有限性和其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性。资源在任何历史时期的有限性,显示出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约束力;长期中因人类创新活动对资源范畴的拓展,又使得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只有认识到资源在短期中的有限性和长期中的无限性,才能真正把握资源与经济的全面关系。

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避免资源的错误配置、闲置与浪费,是短期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强调的是,人类在短期中对有限资源的使用方式将对资源的长期丰裕性产生显著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已经从土地、阳光等可再生流量资源逐渐深入到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存量资源,这一转变在迅速耗尽相关矿物资源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的可用性,甚至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因此,考虑到人类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短期中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约束还应该增加“对资源使用方式加以约束”的内容。尽管制度经济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不懈的探索,但是在以私人资本利润最大化为基本驱动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上述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七、总结:“资源与需要双约束”假说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虽然从目的性需要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将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将其视为无限状态对于分析具体问题并无大的不妥,但是考虑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用于满足人类目的性需要的手段具有有限性,而人类对于每一种满足目的性需要的手段的需要又具有有限性,因此,在对具体商品和服务的占有和使用的层面上的对象性需求总是处于有限状态,这一有限的需要经常成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因素。

另一方面,尽管宇宙中的自然存在物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几乎处于无穷状态,但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由于人类需要的有限性和人类使用自然存在物的能力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总是处于有限状态,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资本积累也是有限的,所以资源的有限性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个事实。有限的资源自然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另一个约束因素。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正是不断突破资源和需要的双重约束的历史。

资源和需要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在不同时期表现各不相同。在经济周期的上升和繁荣阶段,需求旺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资源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在经济周期的下行和萧条阶段,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经济活动由需求一方决定,处于需求约束状态。需求约束与需要约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需求是由人的需要状态和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状态共同决定的,由于需要是形成需求的基础性原因,因此需求约束的部分原因表现为需要不足,另一部分原因表现为财富和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跨越上述障碍,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不断解放。

猜你喜欢

约束条件人类
排除多余的条件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选择合适的条件
人类第一杀手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